【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日渐成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形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制定针对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体系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程度,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操作性,使创新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核心力量。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税收优惠政策 问题探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科技强国的需要。如何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重视研究结果、轻视研发过程
现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多倾向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直接优惠,而间接优惠比较好。对于已经研制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且取得成果的企业而言,优惠比较多;但是对于那些还在研发与成果转化阶段的企业而言,税收激励政策少,措施力度弱。缺乏事前政策激励,多以事后激励为主。目前税收优惠政策过分偏重于产出环节,科技投入少。税收制度本身也不完善,一些重要税种的税制规定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了严重的约束。对于处于刚创业阶段没有盈利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效果和意义。而且税收优惠没有普及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的每个环节,对技术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受让方的税收优惠支持也比较少,目前仅针对技术转移方。
(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折旧激励不足
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都有大量的、高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很容易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更新,而淘汰,所以折旧速度比一般的固定资产快,更新周期也更短。而目前对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仅限于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以及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且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和大多数国家相比,计提折旧年限明显偏长。这些措施抑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现行税制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
针对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比较少,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只有软件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可全额列支,至于其他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总额2.5%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我国在这方面税收优惠力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很弱,缺乏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也比较少,不利于对科技进步的刺激,有碍高新技术企业良好的发展。
(四)政策设计在促进发展中存在全局性不强的问题
财政拨款无法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足够的资金,现有财政科技资金用于支持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偏少, 用于支持竞争性行业的专有技术研发偏多。受惠范围有很多限制,有些优惠政策是针对特定领域,很多企业无法申请享受,使得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而且立项门槛比较高,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于有些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落实不到位,对研发项目认定困难,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有欠缺,对于已经实施多年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仍然有企业不知道政策具体要求。各地税收优惠政策设计带有浓重的地区性色彩,税收手续繁琐,而且成本高,强化地区性政策优势弱化了产业性政策导向。
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中国现行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税制体系、管理税收优惠、税收管理透明度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一)规范税制体系,加强政策可操作性
要求税制的制定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规范和完善,增大违法纳税的违法成本,不断强化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另外将技术创新的收支进行标准化定义,便于优惠政策的落实。如对科技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标准化的定义,并与价格、分配、折旧、信贷、投资等政策相协调,以这些为基础,增强税制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所得税优惠对创新行为的激励效应,深化流转税对创新行为的政策激励。
(二)形成针对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体系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形成体系化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针对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体系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率的减按征收与费用的扣除并用会产生的抵减效应,避免对一个税种的税收优惠往往导致另一个税种的税负增加,导致各税种税收优惠作用的相互抵消的情况,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鼓励税收优惠与政府直接投资相结合,取消研发领域限制,实现普惠性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的优惠方式可以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的综合运用,更多地采用间接优惠,即税基式优惠。增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具体的开发项目和环节的优惠政策,包括将企业资本型货物如专利、研发技术等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同时对高新技术人才采取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倾斜,这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环境下,能够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優惠程度,扩大优惠范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就需要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减轻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负担。政府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扩大优惠范围,降低立项门槛,使企业充分享受到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在研发、成果化、产业化等各阶段的人、财、物各要素,有选择性地纳入税收优惠范围。将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范围扩大到一般性企业开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活动。税收优惠方式应以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的综合运用为主,改变之前的直接优惠倾向,更多地采用间接优惠,即税基式优惠。实施对企业引入高科技人才有推动效应的优惠政策,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推行鼓励高科技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改进税收宣传传统方式,加强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
加大税收监管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完善“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的建立,调整现行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纠正企业间的不平等待遇。同时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简化免抵退等手续及流程,减少企业资金流负担,利于资金的快速流转。
参考文献
[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2期.
[2]甘行琼.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J].财政研究,2008,4期.
[3]薛薇.以税收刺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长期投资[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4期.
[4]王文静.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2012,14期.
作者简介:姬睿婷(1989-),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M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