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金融的趋势

2014-04-29 00:44沈静凝
时代金融 2014年29期
关键词:碳金融发展趋势

沈静凝

【摘要】本文基于碳金融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气候政策、碳金融市场交易、世界金融危机等大环境,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趋势,从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碳金融产业成熟度、碳金融市场体系、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金融 市场体系 产业成熟 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都更加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在此背景下,碳金融方兴未艾,成为新兴的金融市场。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碳信用供给国之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在碳金融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二、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碳金融是伴随着国际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新概念,包含了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市场、机构、产品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目前,有6种被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CO2是最重要的一种,因此,国际交易中通常将其他温室气体都折算成CO2当量,所以讲排放权交易市场均成为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可以细分为市场体系、组织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三大部分。碳金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受国际能源政策、金融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较大。

(一)国际气候政策变化推动碳金融发展

目前,国际气候政策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重大国际公约对碳金融市场影响巨大。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所有缔约国的减排责任,并制定了相应的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催生了碳金融的大幅增长。1997年,《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并于2005年进入强制执行,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推动了国际碳交易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碳相关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其他衍生品也不断出现。

(二)碳金融市场交易从爆发式走向平缓

2005年《京都议定书》强制生效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9.40亿欧元,到2008年时,已经增加到92.37亿欧元。2005~2008年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黄金时期,碳金融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入主体不断增多。2009年以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市场对碳交易的需求不断减少,碳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影响,当年的碳金融交易规模下降到了62.58億欧元,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的履约到期,“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各国在减排指标、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利益博弈,谈判进展困难,碳金融交易逐渐从爆发式增长走向平缓。

(三)金融危机恢复期对碳金融市场的影响

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延缓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改变,与2008相比,2009年的碳信用交易额下降了32%,碳平均价格从19欧元下降到了11欧元,在此情况下,很多发达国家出现资金融资难、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对CO2的减排量需求不断降低,外部需求的降低带来碳金融投资减少,碳交易的市场价格不断降低,碳市场交易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金融环境的动荡使得碳金融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2009年后世界进入金融危机的恢复期,碳金融市场不断探索和前进,近年来碳金融市场日渐回暖,市场大环境在慢慢变好。

三、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不断提升

我国从2005年以来逐渐介入碳金融市场,在起步阶段面临着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有待完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相对单一、碳金融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碳金融市场的培育,先后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几大交易所,我国在五省八市开展了低碳试点,并兴建了几十家碳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与兴业银行合作推出了中国低碳信用卡,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绿色零碳信用卡,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总体不断提升。

(二)碳金融产业成熟度日趋加强

自2005年进入碳金融市场,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碳信用供应国,但处于交易产业链的低端,同时,配套的政策、法规、服务都有所欠缺,产业成熟度整体不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不断进行区域示范和行业试点,通过减税、贴息等优惠政策,整体上推进碳金融产业发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区域金融中心基础上,培育多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断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北京环境交易所和BlueNext交易所合作推出了我国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的V1.0版,建立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三)碳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多样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碳金融市场的产业成熟度不断增强的同时,碳金融市场的产品也不断多元化,期货、期权、互换、环保衍生品等碳金融形式不断出现。商业银行也在碳金融领域提供绿色信贷,推出碳金融理财产品,兴业银行于2008年加入“赤道原则”,成为我国第一家“赤道银行”,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两大碳基金,用于减排量的碳汇项目,在碳金融服务机构方面,2010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碳资产管理、信用机构评级等相关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总体上升。

(四)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碳金融市场在我国国内不断发展和成熟,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致力于发展绿色信贷,对金融顾问、服务咨询、产业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需要熟悉碳交易规则、了解碳交易市场、精通相关金融知识的跨领域人才,尤其是在碳资产管理、与农业项目结合、碳金融成本效益分析等新兴领域的创新性人才更加稀缺。当前形势下,我国要推进碳金融大国地位的提升,还必须加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领域内的优秀人才,构筑发展的人才高地。

四、结语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碳金融市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我国是CDM项目的主要供给国,在碳金融市场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碳金融的趋势总体良好,应该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完善碳交易体系,推动碳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倩,王遥.碳金融全球市场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2]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2.

猜你喜欢
碳金融发展趋势
中国碳金融市场风险度量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我国碳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众筹在碳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探讨
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及路径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