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之策略探析

2014-04-29 17:17蔡娟娟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角色定位

蔡娟娟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不需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而不是为了“教”而“学”,教学做要合一。这“不需教”的境界就是成功教师的追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尝试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及策略,不断调整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机智,在解放自己的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与探索,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建构认知,让孩子真正体会学习的幸福感,从而达到“双赢”。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角色定位;引导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每个教师在新课程面前都成了“新手”,需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重新探索出一条“新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期望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最终能轻松面对“新课程”。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们每天在幼儿园忙碌的奔波的身影;每晚为制作教玩具及资料查找忙的疲惫不堪的面容;每天喊得沙哑难以出声的嗓子……为的就是所谓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们“考虑”,为的就是能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时间游戏和学习,从而心甘情愿地“代劳着”。可这其中却藏着孩子们许多的被动与不情愿,也使孩子们丧失了许多自我发展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不需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而不是为了‘教而‘学,教学做要合一。”这“不需教”的境界就是老师的追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尝试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及策略,不断调整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机智,在解放自己的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与探索,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建构认知,让孩子真正体会学习的幸福感,从而达到“双赢”。

一、提升教师关注幼儿经验水平的能力是教学做合一的前提

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已经会的不需要教,一点不了解的不能教,只有为孩子积累相当适宜的基本经验,孩子又有兴趣时所进行适当的引导才会轻松、自然,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班奥尔夫课程中有一个集体律动音乐《草原上的舞会》,音乐体现的是草原部落舞粗狂、豪放、热闹的形象。要让生活在平原上的中班孩子表现这样一段舞蹈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教师能关注到教学前的经验准备,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教师在教学前让孩子先与家长一起收集了有关草原的信息(如草原的人、草原上的动物、草原上的房子等等),又让孩子们一起观看有关草原上的人生活的纪录片。因此,在活动开展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各个动作夸张连平时比较羞涩的孩子也被欢快热闹的场面所感染而舞动着,甚至有几个孩子自发的跳到中间当篝火……让听课的老师仿佛置身于真正的草原篝火晚会现场。

正是由于“学”前的是视觉丰富及经验储备,才让孩子有“做”的兴趣和灵感,才会呈现孩子们的表现大胆、思维活跃、积极投入的快乐课堂,也改变了老师在课前为孩子是否能理解乐曲风格是否能掌握动作要领而担心的情景,同时,为老师下一步的“教”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并能准确进行角色定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着。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呈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课堂。教師要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摒弃以往传播者的身份,转变成“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快乐、自发、有效地参与学习。

在“纸棒变变变”这个活动中用到的“纸棒”均是孩子们在区域活动时自制的,孩子们往往对自己制作的东西很有感情,所以,活动刚开始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讨论“纸棒”像什么,鼓励个别小朋友进行即兴表演时,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在初次表演时,教师用“欣赏”的神情关注幼儿的表演,用“接纳”的态度倾听幼儿的猜测,用“赞叹”的语言评价幼儿的表现。当幼儿在猜测不到答案时,教师适时引导表演者自己公布答案。

当我们从孩子“做”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努力实现以“做”促“学”,以“学”促“教”,唯有如此,课堂上的教师才不会忙忙碌碌,课堂中的孩子才会积极参与。

三、教学做同步进行,提升教师过程引导能力

在孩子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包办,否定孩子的答案急于告知自己的观点,让课堂按着教师的思路,顺畅地进行,自己带着嘶哑的喉咙离开课堂,而孩子却带着不服气离开课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做”的过程中,让孩子乐于并习惯于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而教师只需建立宽容、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在适时、适当的引导下,与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在“班级我型我秀”的活动中,教师安排幼儿自由分组,三三两两进行商量、排练,轮流表演,排练结束。要求幼儿分组表演并由大家推荐几位当“评委”,出乎意料,有的“评委”对极有创意的表演也评的很低,这让我们这些“观众”老师觉得怪可惜的。这时,组织活动的教师没有急于批评而是主动出击,“采访”他们为什么不给分,听听小“评委”们的回答,他们可没有瞎糊弄,原来在他们的眼睛里,这几个同伴表演确实不太到位呢——“小兔怎么可以大喊大叫呢?”——“做房子是不能动的,怎么能晃来晃去呢”……原来如此,光说不练可不行,还得请评委上来示范一下,然后再指导表演者改进动作,努力使不同的角色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能感受到教师始终能以尊重、接纳的态度参与、引领幼儿的学习活动,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宜的提示,避免了“一言堂”代言劳累、窘迫的境地,少了“下断言”的多余环节,却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表现形式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做”成果。

四、互帮互助,在相互协作中成长

要想将教学做自然的统一还得靠团队的影响力。我园将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成长小组”,大家通过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全方位素质,在同伴身上找到自我解放的“适合”的方法及促成孩子“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我们每学期将教师们相互观摩做了量化的规定,此外还让成长小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两次大型的课堂展示活动,每次展示要求教师每人精心准备一堂课,大家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形式,学习别人的有效教学策略及成功经验,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与方案,从而不断地提升整个小组成员的能力。

同时在成长小组中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针对第一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集思广益,修改教学方案,由同年龄组的其他教师针对自己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再次开展活动,从而激发大家在“教学做”的循环探索中,不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青年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五、在教学做合一的循环实践中,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得累,学得也累。那么如何才能使师生共同轻松有效形成教学做合一呢?

1.教师少些干预、少些代劳、多些引导,让孩子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教师在教学做中的“组织不能放羊,启发不能填鸭,点拨不能袖手旁观”。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孩子的主体作用越能充分发挥。只有充分信赖孩子,创造条件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锻炼,才能帮助他们摆脱依赖,使学生真正勤快起来。

小一班朱老師在开展活动《石头叠叠乐》活动中,有个环节要让孩子了解石头的特性,她只是给了每个孩子足够多的各种石头让孩子玩,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石头是没有味道的”“石头摸起来凉凉的”“石头是很硬的”……等孩子们玩的差不多时石头的特性他们也已了解了。同时孩子们也已自发的开始叠石头,装饰石头,整个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轻松,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干预、没有代劳,有的只是鼓励和适时引导,有的只是给予孩子动手的机会,这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2.教师少做代言、少说玩法、多给鼓励,让孩子勤于交流、勤于尝试

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孩子共学、共事、共修养,强调教师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孩子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发现,求得新的成长。在教学相共的过程中,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不随意下“断言”,不轻易做“代言”,而应该引发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有效的沟通,适时地给予支持,培养孩子勤于交流与尝试的习惯。

一天早上贝贝(化名)和凯凯(化名)等几个孩子来的很早,老师就在他们面前示范折大轮船。一会儿工夫个别孩子已经学会了整个折叠过程,拿着作品向进来的小伙伴“宣传”。小伙伴们都喜欢这大轮船,都主动要学折叠方法,会折的孩子也乐意而耐心地“示范讲解着。一个早上的时间班内的孩子基本都已学会轮船的折叠方法了。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提议玩轮船,一般在玩玩具前老师都会介绍玩具的玩法,因为这样可使孩子们活动的过程可能更顺畅些,但却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于是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去找适合的地方玩,教师发现洗手间,地上、桌上、活动区内……到处都有孩子们的身影,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之后,我们又鼓励大家相互交流各自的玩法,孩子们都很勤快地到处去尝试同伴的介绍。我想这个孩子们自由寻找和相互介绍、交流的过程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远比在教学做的过程中,由老师一一告知来得有意义!只有真正实现“教学相共”的良好师幼互动,孩子们会更热衷于做个“勤于创新”“勤于挑战”的孩子,而教师可以轻松享用这颗丰收的“果实”。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背后是教学的智慧与艺术,需要以教促学,以学定教,在实践活动中教学相长。当我们的老师能有艺术地将孩子推到前台来,自己隐到后台去的时候,孩子们才真正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与舞台。让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中,成就一批批乐意自主学习的孩子们,从而使孩子们能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赵明,恽跃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焱.学前教育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海盐县庆安宜家花城幼儿园)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