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索

2014-04-29 16:25胡邓涛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胡邓涛

摘 要:从分析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根据“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践对实现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观点。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也是一个值得不懈研究的课题。然而目前在中职学校要达到数学的有效教育存在很大的阻力,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大部分教师都站在“师本”的角度上,把這一现象归因为学生素质下降、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的原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立足于“生本”的教学理念的。所以把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学生身上显然违背了有效教学的内涵,有必要正确、全面去剖析问题,寻找根源。

一、中职数学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学内容的抽象化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地在进行优化,但是它依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按照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一定程度上只是对高中数学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和难度的降低,内容上还是偏向于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注重数学的解题训练、注重推理论证。职校学生本身数学素养较差,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兴趣不高,现在接触到的仍然是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型”内容,自然就提不起兴趣,进而厌恶数学、抵触数学。

2.教学内容的理论化阻断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需求是学习的内驱力。根据中职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的任务是为专业知识提供数学工具、思想和方法,其“工具性”重于“知识性”,这实际上也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实学习的目的性很明确——学好专业、学好技术,换个角度而言,就是要学和自己所学专业、所想掌握的技能有帮助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学习当中,他们没有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没有感受到数学为专业的服务功能,所以对数学没有了需求。没有了需求就没有了学习的内驱力,有效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从表面上看,阻碍有效教学的原因还在于学生,但透过表面看实质,问题却主要是出在我们教师身上。因为作为教学实施者,我们可以筛选讲授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而言,传授知识点不是困难的事,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才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二、构建“生本”理念下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

1.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同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要求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因为需求是有效教学的原动力。

每个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每个专业又有自己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真正做到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基于不同岗位需求的数学教学内容也必须具有其鲜明的个性。这就需要学校根据自己不同专业,甚至相同专业不同方向培养目标的需求按照有用、够用的原则,对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选择,用不上的坚决删除,用得少的合理删减,必须要的作为重点,并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过程,强化知识的运用,满足理实一体专业教学要求。例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要侧重于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电子专业的学生则要侧重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教学,特别是对其他专业可以不作要求的正弦型函数也必须作为重点,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电流与电压波形图;财贸专业的学生则要突出概率、统计初步数学内容等。

根据专业选择知识点只是在内容上体现了专业特点,更重要的是还要让数学教学围绕专业教学转,专业需要什么就上什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彻底打散数学固有的课程体系思维,与专业课教师深入交流合作,对选择好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归纳、排序,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达到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同步,避免学了没用,要用了没学,达到现学现用、现用现学的愿景。比如建筑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学专业知识就要用到向量的相关知识,就要求数学课在教学内容上将向量的章节予以提前。只有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期望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才能让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成为可能。

2.转变教学理念,践行“生本”理念教学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这实际对我们的职校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学者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是一个教学的设计者。

(1)教学设计要有体现分层性

分层教学是“生本”理念教学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的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上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在兼顾整体的情况下注重层次,注意知识点梯度的把握,尽力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情况的出现。只有通过具有分层教学理念的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在设计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将其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分别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运用和综合性运用,让学生根据自己自身实际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就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2)教学过程要富含感性元素

数学一直以来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脱离实际的运算,要实现有效教学,我们首先要让教学过程中富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活性的感性元素,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生活是感性元素的源泉,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感性元素是解决抽象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数学学习中,概念和理论占了相当多的份额,并且数学的抽象又往往就体现在这些概念与理论中,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或在其他浅显的问题中找到它的投影,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就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传授集合概念的时候,书上给出的定义是:将某些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一个集合。这对刚进中职学数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反复重复这二十幾个字,就是“看”不到什么是集合。但如果放一个整理箱在讲台上,让同学放一些自己的物品到箱子里,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告诉学生盖上盖子的箱子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集合”,里面的每件东西就是“确定的对象”,就是集合的“元素”,空箱子没有任何元素叫“空集”,任何一件物品只有两种可能:在箱子里,不在箱子里。所以“元素”和“集合”只有两种关系“属于”“不属于”。这样一来,这些抽象的关键词就会实实在在出现在学生的记忆中了。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感性元素,让学生实践体验可以倍增学生理解度。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数学教学要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效率和观赏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板演的作用,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实践体验基础上。比如在讲解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我们如果事先准备好四个图钉、两根细线、两根木尺,指导两位同学在课堂上直接在黑板上作出椭圆,虽然学生作出的图形一定没有多媒体美观、准确,但学生却可以在作图过程中自己轻而易举地归纳出椭圆上的点都具有“到两点距离和等于定长”的共同点,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坐标、推出方程、理解a、b、c的几何意义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了,这是多媒体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3)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认知

“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强调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教学的方法要符合学生认知。

课堂导入是否成功对能否达到有效教学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课堂导入不仅要考虑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更要尽量创设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与学生相关联的情景,注重情景刺激,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了欲望,学生才会有自主参与的可能。比如,在数列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国际象棋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让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还有距离感。但如果我们在数列导入的时候创设以下情境:假如你去某公司应聘为期一个月(按30天算)的暑假工,公司给你两个工资方案,A. 工资第一天500 元,第二天1000 元,第三天1500 元,以后每天工资都比前一天多500 元;B.工资第一天1 分,第二天2 分,第三天4 分,以后每天工资是前一天的两倍,你会选择哪种工资方案呢?在这个导入的设计下,不仅有效将数学与生活进行了融合,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时候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两个方案各自的特点、自己进行探究基础上提炼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一定会事半功倍,并为后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作了铺垫,不用布置预习,学生课后就会主动去探究。学生主动性调动了,有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教学过程能否与专业紧密结合是有效教学能否持续的决定因素。中职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专业教学服务,所以教学上要实现知识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在知识点的讲解要弱化理论性、推理性,强化工具性,更要求数学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数学为专业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给学生注入学习的动力,才能让有效教学得到推动力。比如在讲授解三角形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讲授,我们就可以不纠结与定理、公式的来源,只要求学生知道A、B、C与a、b、c分别代表三角形的三内角、三条边,知道它们在图形中的标注原则,然后会熟练应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以及其变形公式就可以了,反而要注意的是例题的讲解最好能结合自己所教的专业,体现出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功能。

3.提升自身素质,获取学生的信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亲其师、信其道”在职校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教师只有获取了学生的认同和信服才能有影响力,才能让学生愿意在你的引导下学习。这给中职数学教师提出了比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功底,更需要有独特的专业视角,有让学生仰视、崇拜的魅力,所以提升自身的素质成了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要实现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主动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然后再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再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教会他们“怎么学”。要实现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念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浅谈科技英语教学
浅谈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