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英语作业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014-04-29 20:52齐新超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3期

齐新超

摘 要:作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作业有利于学生消化、巩固和掌握课上的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作业的布置和安排。

关键词:预习作业;复杂句型;篇章对话

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一种内驱力,只有学习者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应当如何遵循兴趣原则,设计形式多变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习、在作业中提高英语能力呢?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从听做、说唱、读写、玩演等多方面进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一、预习作业制一制

在学习时间表达法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预习时间的三种说法并制作一个小钟表。上课时,我先提问了时间的表达法并做了一些练习,然后让学生们拿着自己制作的钟表设定时间互相提问,学生积极性很高,争相问答,课堂气氛很是活跃,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学生们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种成就感一方面是学生认真学习后获得的丰厚回报,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二、抄写作业画一画

在学习单词和句型时,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图画展示是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这样抽象的单词和句式与形象的图画相结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当教师借用某个学生的图片时,学生会产生自豪感、认同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说读作业录一录

当需要背诵某个句式某篇文章时,为了避免学生嫌文章枯燥不愿意背诵的现象,我布置了录音作业。学生为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和同学,就会在家反复练习和录音,在这个过程中就达到了熟读和背诵的目的。我在此基础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词空出来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几乎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复杂句型唱一唱

中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爱说爱笑,爱玩爱闹,尤其热衷于流行歌曲的演唱。在学习疑难句型时,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顺应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曲来唱英语的词呢?实践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复杂的句型经过学生自己的演唱,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五、疑难问题查一查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普遍进入了学生家庭,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学习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自己查一查电脑,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遇到阅读中有sands和waters時,学生都认为不可数名词怎么会有复数呢,一定是出题的人出错了。自己查找后,学生明白,原来sands是沙漠、waters是水域,这是两个词特殊的用法。在教学中,只要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作业。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六、篇章对话演一演

大篇幅的文章和对话令学生们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我留作业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把文章和对话进行改编并表演。学生改写课文,互相对词,制作道具,兴致高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再学习和深加工,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七、写作文章采一采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是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担负。”在写作练习时,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物,我就让学生进行采访调查,然后再写成报告。在复习一般现在时的时候,我让学生回去采访自己最喜欢的人,了解他或她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看什么等等。在学到价钱时,我让学生去市场或者超市了解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的价钱。在学到动物时,我让学生上网查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且用英语介绍。这样的作业都是让学生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了解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既复习了所学知识,练习了写作能力,又对一些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式多变的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到布置作业时,学生就会猜想老师今天会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由于这些作业适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他们自由发挥、自我创造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高兴、轻松,作业质量高,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参考文献:

王唐英.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英语音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五十七中学)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