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

2014-04-29 02:17:40朱英勇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3期
关键词:情感美

朱英勇

摘 要:语文课程新理念要求语文课堂必须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充分整合语文教学中的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介入课堂,以其丰富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给沉闷的语文审美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展示了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语文文本的熏陶。

关键词:情感美;画面美;思想美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将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下面我就如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语文课堂之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听名家朗诵,感悟文本的情感美

语文文本的内容丰富而多彩的,它是作者认知美展示美的重要载体。无论是诗歌教学还是小说散文的讲解,最好让学生听听录音朗诵,尤其是名家朗诵,因为朗诵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优美的语言,能够让学生迅速领悟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美。

如,以孤独忧愁情感为主色调的《雨巷》。在著名朗诵家乔榛那充满温情的朗诵中,我们仿佛见到了抒情的主人公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他希望逢着那个冷漠凄清惆怅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这姑娘并不会出现。此时,欣赏者能够领会到抒情主人公那融化于字里行间中的寂寞忧愁与孤独。

这种哀怨迷茫的忧愁充斥于诗句内外,这种挥之不去驱之还来的迷茫忧愁正是诗人青春的忧愁。

在极具情感的诵读中,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二、利用投影,再现文本中的画面美

投影片图像清晰亮丽,色彩逼真,且制作方便,能根据课文意境创意着色,利于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主动进入课文思想内容轨道。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是一首缠绵悱恻、艳丽动人的抒情诗。不必说那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令人荡气回肠;也不必说那起伏跌宕的韵律节奏,让人朗朗上口;单就那清新明艳的康河晚景,足以使人心驰神往。

夕阳西沉,余晖给河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媚人的金黄;垂柳依依,仿佛是美艳温柔的新娘娇羞地立在那里,粼粼的波光中荡起了绯红的笑意。“我”似乎就是幸福的新郎了,心头不禁荡漾起来。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唤起的是人们对七彩生活的遐思;“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燃起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浪漫和激情。

“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众多色彩明艳的意象,构成的是一幅明丽和谐的画卷。画面是迷人的,回忆就甜蜜,情感便随之热烈而奔放。

这些无疑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诗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教学影片,指导学生鉴赏文本中的思想美

语文教材中,有些优秀作品由于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如果单纯地依靠文字的描述,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影片,能创造教材所描绘的场面,活化课文内容,使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入情入境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讲授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时,我们可以借助教学影片,让学生通过影片直观地了解祥林嫂这个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祥林嫂一生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几经坎坷,沦为乞丐,最终在人们一片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死去。祥林嫂形象不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悲剧形象,她是千千万万中国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

通过影片是欣赏,学生可以直观地领悟祥林嫂悲剧发生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礼教对普通民众的毒害。在“政权、族权、夫權、神权”四大绳索的压迫下,祥林嫂只能是凄然地死去。祥林嫂无声无息地死,从美学上讲这是一种非崇高性悲剧。

因此实践证明,语文文本的魅力,在于它的人文性,感染力和情景化。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展示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把文本中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这样学生既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情感美
让审美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语文魅力
声乐演唱中对歌词情感美的发掘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11:53
自然视域下的情感美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10:20:27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求知导刊(2016年3期)2016-04-21 17:50:42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2:49:35
《燕子》教学随笔
浅议走出初中古诗教学“窠臼”的有效途径
童谣审美艺术特征论
江汉论坛(2015年5期)2015-07-20 04: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