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2016-04-21 17:50王丽萍
求知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感美

王丽萍

摘 要:“古典诗词鉴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今的教学来看,古板平淡的教学方法使得古典诗词的韵味荡然无存。本文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三个角度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进行探析,试图回归古典诗词的本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9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典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力量。

现今的小学古典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词义及篇章机械背诵,使原本充满情趣的古典诗词被拆解成一个个干巴巴的语言符号,古典诗词的独特美感荡然无存。

诗词是抒情文学的代表,是想象和情感的产物,同时饱含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去领悟诗词独特的美感。

一、吟诵诗词的音乐美

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辞藻还更为重要。”[1]在中国古代,诗乐本为一体,而后古乐失传,诗歌不再配乐歌唱,但其特殊的音乐性却得以保存。《尚书·尧典》中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中国古典诗词大都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富有美感的韵律和节奏中感受诗词独特的音乐美,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知识的讲解,告诉学生是什么促成了诗歌的音韵和谐,如平仄、对偶、韵脚的选择,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

此外,课堂教学可以采用“配乐诵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在诗与乐的配合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古琴曲《庭院深深》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和诗词的双重美感中,融入主观的情感,在节奏和旋律中去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从而激发想象,在节奏、韵律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诗词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古曲,《渔歌子》便是其例,语文教师可以和音乐教师适当合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古曲引导学生进行配唱和跟唱,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二、构筑诗词的绘画美

苏轼曾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诗人擅长“寄情于景”或 “借景抒情”,他们注重意象创造,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物象相融合,营造丰富动人的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超越表面的词句,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去构筑丰富而生动的形象。

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寂寞晚景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深秋季节,去感受万物萧索背后的人的情感寄托。配合以时代背景和作家处境的介绍,去体会元代民族高压政策之下,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悲凉的处境和情感。

再如《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同样适合此种教学方法: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

通过想象,大自然的生机、春天的秀美,如在眼前。想象构建的画面感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三、品味诗词的情感美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很早就关注到了情感的重要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无情则无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说:“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有且仅有一个字: ‘情。” [3]然而从现今的小学诗词教学来看,平淡而死板的授课模式往往忽略了诗词的情感核心,使古诗词的韵味荡然无存。

从人教版小学语言教材的诗词选编来看,涉及的题材内容和情感内容较为广泛,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羁旅乡愁、咏物抒怀、人生哲理都有所涉及。在小学诗词鉴赏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情感体验诗词曲赋,使学生能够与作家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起到感染和教育的作用。

如《悯农》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反映了农民艰辛劳动的场景,语言虽然通俗,却是平中见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在头脑中构筑锄禾的场面,体味劳动人民的艰辛,进而告知学生他们的“盘中餐”正是“粒粒皆辛苦”,以情感去体会作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此外,小学语文课本中诸多名篇都可以唤起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的名篇,此诗写出了九九重阳游子思乡怀亲的深切情感,“游子思乡”也成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重要题材之一;《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绝小诗,表达了客居他地浓烈的思乡情感,语言清新朴素,韵味含蓄深远;《赠汪伦》亦是李白的诗作,李白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真挚深厚的朋友之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语言质朴,不动声色,寓情于景,离别感伤之情溢于言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写作此诗之时,杜甫饱经“安史之乱”的风霜,漂泊在四川,得胜消息传来,诗人欣喜若狂,希望回到家乡,也表达了浓烈的爱国情感;苏轼的《题西林壁》,表现了不同于普通情感的人生哲理,借助庐山的形象,运用通俗的语言,告知一个真理: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便会存在片面性。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此诗含蓄蕴藉,却意味深远。

凡此种种,寄寓着作家的情感,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本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活动,读者与作者之间最终以文学文本为依托,实现情感共鸣。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文化力量的体现。“古典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还原古典诗词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想,进而开阔学生的胸襟和培养学生超凡脱俗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情感美
让审美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语文魅力
声乐演唱中对歌词情感美的发掘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然视域下的情感美
开展有效教学 感悟诗歌之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童谣审美艺术特征论
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