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背后的追寻与绝望

2014-04-29 11:34刘芳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关键词:反抗斜阳母亲

基金项目:2012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立项项目(YQ1205)项目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其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对日本的文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太宰治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家庭对太宰治的影响,而“母亲”形象的影响,更是在其作品中可见一斑。如果将其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中都能看到这种影响的渗入。而本文将从其晚年代表作品《斜阳》入手,探寻隐藏在文中的“母性”元素,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太宰治文学的深意。

关键词:母亲;反抗;追寻;绝望

作者简介:刘芳(1984.1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助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2

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以其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奇特的写作风格在文坛长盛不衰。其众多优秀作品更是被译作多国文字,在世界文学界备受关注。纵观太宰治的一生,作为日本著名的无赖派文学写作大师,在其短短的39年的生命历程中,有二十年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但是期间也伴随了5次殉情自杀未遂,最终在其39岁的时候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一、太宰治的家庭

太宰治本姓津岛,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北津郡金木町的一个所谓的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但是这个家庭却是因为投机买卖和高利贷而起的暴发户,因此作者在《苦恼的年鉴》中写道,“我的老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家谱,实在是一个俗气的、普通的乡巴佬大地主”。而这种出身让太宰治产生了非常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名门望族”的家庭让他有一种自豪感,而另一方面他又看不起这种粗鄙的富裕,从而令其终其一生都在憧憬那种真正的贵族生活。而这种情感在作品《斜阳》中有充分的表现。

太宰治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但是童年生活并不如意。太宰治作为家庭的第六子,本身受到的关注度就已经很少,再加上父亲的忙碌导致对其的疏忽与遗漏,以及母亲一直体弱多病,年幼时期的太宰治并未受到亲情方面的关爱,因此,渴望强烈的母爱的太宰治一直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这种求而不得的心理,使得太宰治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于“母亲”的美好进行了进一步的追寻,而由于从小对母爱的缺失,以及在日后追寻母爱的过程中体验到的绝望情感,导致太宰治形成了敏感又脆弱的性格,这必然会被无情的现实伤害。因此有评论说“太宰治是永远长不大的少年”。这样的少年,一生都需要女性的呵护、抚慰,这恐怕也是他日后五次與情人殉情自杀的原因之一。就算是死,也要牵着女人的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在太宰治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他的生母以外,还有两位“母亲”对太宰治很重要。一位是他的叔母,另一位是他小时候的保姆竹。

在太宰治的早期作品《回忆》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父亲的恐惧以及对生母的疏远。由于母亲身体虚弱,故刚出生的太宰治并没有被生母亲自抚养,而是交给了保姆竹来养育,保姆竹的抚养对太宰治体验母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保姆去世后,太宰治又一次体会到了母爱的丧失。

在“生母”疏离的情况下,太宰治一直跟着叔母,在此期间太宰治曾经梦到过叔母的离开,这也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买下了不安的种子。世事变迁,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叔母最终还是离开了太宰治,此时的太宰治已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母亲”了。而这种“丧失体验”也对后来的太宰治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母爱”的缺失,也是太宰治后来的人生孜孜不倦的在寻求着“母爱”的原因所在。

二、代表作《斜阳》分析

如果说在早期作品中看到的是对于母爱的缺乏,那么在太宰治后期的作品《斜阳》中,则更多地描写的是对于母爱的追寻以及隐藏在这种追寻背后的绝望。接下来将着重对该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说梗概

《斜阳》中的主要出场人物有四个,弟弟直治、姐姐和子以及母亲还有直治的朋友上原老师。直治家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这也正是“斜阳”的言外之意,直治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和子和丈夫已经离婚六年,弟弟直治又被征兵去南洋打仗,下落不明。由于家境困难和种种原因,导致母亲又身患肺结核。由于家道中落,和子和母亲从东京的富庶之家搬到伊豆的普通住宅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后来弟弟直治从南洋打仗回来,和子和母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伍归来的弟弟直治,终日过着浪荡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居然染上了毒瘾。直治常和自己的老师上原一起吸毒,而姐姐和子则是通过自己的弟弟认识了上原二郎,并且还爱上了这位已婚的不良人士。母亲去世后,和子继续与上原幽会,并且还怀有了身孕,还坚持生下自己和上原的孩子。小说的最后,直治自杀,和子怀孕,并且还宣称自己要开始革命,开始一个人的战斗。

(二)对母爱的追寻以及现实的绝望

小说中的弟弟直治一直都对自己的贵族身份引以为豪,但是家庭没落后又无法融入到贫民的生活,退伍归来的直治一直过的都非常矛盾痛苦。他一直觉得只有自己的母亲才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但是他又无法完全模仿。在小说中描写母亲是如何在家道中落后,仍然保持着一颗高贵优雅的心,即使是在吃饭时也表现出了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贵族气质。而尽管生活上有诸多的不如意,母亲对于姐姐和子和弟弟直治一直都保持着一颗温柔的心,全副身心地爱着姐弟两个人。即使在姐姐离婚时,也并没有过多的苛责过她,反而是更加温柔的对待和子。

《斜阳》中出场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和子,也可看做是太宰治的分身。而细细研读和子眼中的母亲形象则不难发现,太宰治本人对母爱的认识以及他心目中理想女性的特质。《斜阳》中的“母亲”,可以说是只有在虚幻世界里才能存在的美丽高雅的贵妇人,“母亲”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俗世安静的生活着,但是唯独对自己的孩子却是倾注了自己无私温柔的爱。尽管后来生活拮据,“母亲”仍然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在和子和直治身上,从来不吝啬给予他们无私的爱。而和子评价“母亲”是“最后的贵妇人”,这里所指的“贵妇人”,也只是在夸赞“母亲”无私、温柔的高贵形象。

对于从幼年时期就缺乏母爱的太宰治来说,究其一生他都在不断追寻温柔的母爱。而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母爱的渴望,也正体现了太宰治对于现实的一种反抗。《斜阳》中的母亲正是无私地将这种情感给予了自己的儿女。因此,可以说《斜阳》中的贵妇人真是太宰治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而在这种不断追寻的背后,也让人们隐约看到了太宰治的绝望情绪。

现实是残酷的,也是让人绝望的,母亲最终因为身染重病而离开了和子和直治。作者所追寻的这种理想的母爱也因此不复存在了。

而在母亲去世之后,他就被自己的朋友上原的夫人所吸引。而直治之所以被上原夫人吸引,究其原因在于上原夫人的形象和直治的母亲形象重合了,与其说直治恋上了上原夫人,倒不如说是爱上了与母亲相似的那种无私的温柔。

如前所述,《斜阳》中的“母亲”不食人间烟火,远离尘世独自生活。这种理想的母亲形象没有任何生活能力,从而必然会走向灭亡。太宰治自己也认识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是不存在的,而只是将这种不存在的形象进行了美的描写。太过理想的形象无法独存于世,最后只能走向灭亡,这也正体现了作者深刻绝望的心情。太宰治借由和子和直治,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渴求,而“母亲”去世时,也就是“母亲”无私的爱消失的时候,因此直治失去了生的勇气,选择了自杀。而太宰治通过直治的死,也深切的表明了自己的绝望感——自己一直追寻的理想的母爱是不存在的。

从作品《斜阳》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形象”在其文学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而太宰治从幼年时期对“母爱”的缺失,到作品中对“母爱”的追寻以及隐藏在这种追寻背后的绝望,都与太宰治颓废生活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而太宰治一生与不同女性的情感纠缠,也可以看作是太宰治对“母亲”的感情的一种转移。可以说“母亲”对太宰治及其文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太宰治.太宰治集「斜陽」.筑摩現代文学大系59,1975.

[2]相马正一.评传 太宰治 第三部.筑摩书房,1985(7).

[3]太宰治.太宰治全集7.筑摩書房,1976(7).

[4]福田清人.太宰治―人と作品.清水書院,1966(3).

猜你喜欢
反抗斜阳母亲
斜阳巷里
竹之韵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压抑与反抗
给母亲的信
精神与苦闷
荷花开较晚,望断斜阳路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斜阳洒进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