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应考虑的几项因素

2014-04-29 01:02张兰萍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张兰萍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讲述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现状和高职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应考虑的几项重点因素。

关键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随着这一法律条文的颁布,职业资格证书逐渐受到重视,市场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也日益繁多,高职院校应如何选择职业资格证书,以便为学生引进合适证书,提高学生就业机会。本文将浅谈高职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应考虑的因素。

一、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现状

目前我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而且分属不同机构管理,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证书,还有其他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另有一些著名企业颁发的证书。证出多门,证书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呈现出多个主管部门、多家机构、多渠道共同进行认证与管理的局面,而又没有形成一个统筹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机构,认证管理比较混乱。

二、 高职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在学历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应聘者都持有学历证书,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学历文凭,要求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熟悉生产流程,掌握新兴生产工艺,能够操作先进生产设备。同时企业非常重视学生能够认同企业文化,具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企业会对同时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应聘者优先考虑。高职院校实施“双证制”,将职业资格能力融入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更为学生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2、有利于明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开展产学研合作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职教育,为高职教育提供行业要求的职业标准,能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高职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为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搭建了有效平台。首先,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证书推进过程中与行业或企业实现共建、合作,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共同拟订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出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次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有利于发挥院校师资和行业各自的优势,共同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的制定,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3、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传统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视文化、轻视技能,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落差。职业学校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开展职业资格能力教学和培养,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性举措,是职业院校现代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将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校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 高职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应考虑的因素

面对职业资格认证的现状,同时考虑到实行“双证制”的意义。实行“双证制”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在选择职业资格证书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因素,以便从众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挑选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减少学生选考职业资格证书的困惑,将“双证制”的功效落到实处。

1、考虑证书的专业对口性

高职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时,应考虑学校各专业特点,这样才能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专业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取证明学生专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将来就业增加筹码。

2、考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机构的权威性

目前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证出多门现象较为普遍,同一职业的证书有多个认证机构在颁发。因此,高职院校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时,应考虑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机构的权威性。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直接受颁发证书机构的权威性影响。颁发证书机构在某行业是否权威,将直接影响市场对其颁发证书权威性的态度。某机构深受业内和社会的好评,其颁发的证书将同等程度的受到好评。某机构如果本身在业内影响力小,则证书的权威性较低。

3、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科学性。

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科学性是影响证书权威性重要因素之一。一项考试在难度、公平及公正性方面适当,并且能相当准确的测试和证明应试者的某项职业技能,该项证书的科学性高,则该证书将被企业认可,作为用人的依据,因此该证书的权威性高。若某项考试难度不恰当,公平及公正性不适当,该项考试不能真正測试应试者的技能,则该项证书考试的科学不高,该证书不能有效的证明持证者的职业能力。随之而来的是,这类证书不为市场认可,因此应试者将不选择参加此考试。相应地,引入此类证书则没有什么作用。

4、市场对某项证书的评价

一项证书开发后,将会受到市场检验,该证书权威性如何将直接由市场检验。若用人单位普遍把某项证书作为招聘、提拔、任用人才的凭据,则证书权威性高,反之则反。所以我们引入推出市场较久的证书时,我们可以向用人单位、应试者调研,充分调研他们对某证书的态度,分析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引进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

5、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组织机构的稳定性

实施“双证制”的高职院校要求学生获得一项或几项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如果职业资格证书组织考试的机构和发证机构本身不具有稳定性,这将影响考生报考、获取某项证书,以致对学生的毕业产生影响。例如,一些进入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市场的国际证书,在我国的操作方式多为国外认证机构委托中国小型企业为它们的中国代理公司,负责具体执行报考、组织考试和证书发放等事务,这些小型代理公司的稳定性和代理认证业绩直接影响到是否继续成为该国际认证的中国代理公司。随之影响着学生参加认证、获取该职业资格证书。因此,高职院校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时,需考虑这些代理公司的稳定性。

6、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的频率

如果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频率稀疏,学生有机会参加考试的次数少,学生获取证书的机会少。反之,如果考试频率密集,则考生获取证书的机会大。因此,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频率的稀疏或密集对实施“双证制”高职院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顺利毕业有较大影响。例如,专业选定某种职业资格证书,且该证书只在每年下半年组织一次考试。学生如果在毕业前一年没拿到证书,则在应该毕业那年的上半年没有机会参加补考或重考,考生只能推迟毕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时,应考虑专业对口性、职业资格证书颁发证书机构的权威性、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科学性和市场对某项证书的评价等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引进专业对口、权威性、科学性、市场口碑好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取得该类证书后,将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提高就业机会,同时利于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产学研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方浩军.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7期下.

[3]康由发,姬卿.对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第9期.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