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人性的展开与再遮蔽

2014-04-29 00:44:03陈玉华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展开

摘 要:电影《无人区》的上映赢得众多好评,被人称之为描写人性恶的不可多得之作。本文对《无人区》中幽暗人性的展开与再遮蔽进行阐释,指出《无人区》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关键词:幽暗人性;展开;再遮蔽

作者简介:陈玉华(1989-),女,河南鲁山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 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2

人性,自古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在三者的抵触和冲突中,则彰显着复杂而深刻的巨大人性空间,电影《无人区》正是这样一种人性叙事。本文通过对《无人区》人性叙事的解读,幽暗人性的展开与再遮蔽,探寻其成败之处。

一、幽暗人性的展开

幽暗人性,是一种非正常、被异化的人性。它既包括本该被适当遏制,但不幸被放纵流放的本能属性,又包括人性的自然属性的阴暗面,也包括被社会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伦理所剥夺,压抑和异化的人性。幽暗人性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谓的死本能。

1、极限环境空间的选择

虽然历经千万年的发展,人仍旧是一种群居性生物。村落与城市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不仅是因为这里生活工作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着相对完善的道德法律秩序,人的生命在此享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本我被压制,主要起作用的是自我,自我审查与自我克制。外界的一切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人的注视,摄像头的存在,暴力机关的高速运作等等,就像把人最大限度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活在一种隐秘的监视中,无处遁形。生活在众人之中的个体只能选择遵守固定的生活规则,不去做让自己会受到伤害的事情。这不是个体的自愿选择,而是被逼无奈。可以说,弗洛伊德所谓的死本能在群居的条件下是被压抑的,是不能轻易触碰的。如此,对于幽暗人性的叙述便要选择在一个非正常的环境中。电影《无人区》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极限环境中。

2 、极限环境中幽暗人性的展开

根据弗洛伊德学说,死本能表现为破坏本能和杀戮冲动即攻击本能。这种自然属性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社会化。但是当生命被禁锢的本能从社会和理性法则中被释放出来,便形成了巨大的人性空间。无人区中发生的故事就像是在被现代文明遮蔽的人性中撕裂了一道口子让观众去窥视。

2.1 泛滥的欲望洪流

不管在五百公里无人区中出现的任何人,都被欲望之火烧着。潘肖是一名律师,为了金钱利益,他帮助鹰隼贩子逃脱其应有的惩罚,拿走了鹰隼贩子的红色小轿车,他的欲望是名利。鹰隼贩子、货车司机兄弟和油站老板一家(夜巴黎)的欲望只是金钱。妓女娇娇,则希望自己能逃出无人区。最后追上来的警察只想把潘肖当成嫌犯抓起来。

在这五百公里的无人区中,每个人的欲望都是自然真实而且自由的,他们都在为着自己的欲望主动的付出行动。

2.2 原始的暴力话语权

以暴力为方式的生存姿态,是无人区刻画的重点。贩子老二被解救出来是因为老大直接撞翻了警车,撞死了警察。货车司机兄弟在潘肖无力还击的时候直接在车中撒尿,夜巴黎老板打骂并逼迫娇娇卖淫。原始强力纵横在众人之间,他们以残忍的暴力证明着生命的权力和存在。在这里,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异,没有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谁拳头大就得听谁的。暴力才是真正的话语,有暴力就有话语权,就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2.3 攻击本能的淋漓宣泄

弗洛姆在其著作《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中,将攻击性区分为“良性攻击性”和“恶性攻击性”。在这里攻击本能主要是代指恶性攻击本能。理性在攻击本能前丧失了强大的话语权。

鹰隼贩子在电影中是攻击本能展现的直接载体。他的每一次出场带来的都是杀戮。第一次他撞死了警察,第二次撞死了油站老板娘,第三次撞死了哑巴儿子,第四次差点把货车司机和妓女娇娇活埋。电影中近乎雕像的面部特写,就像死神的降临。而潘肖是现代社会的新锐精英,接受了教育的多年驯化,然而,在封闭的极限环境中,他的攻击性本能也在蠢蠢欲动。在遭遇货车司机撒尿后,他往大货车上扔打火机放火,完全没有考虑过可能会引起的后果,并且在看见货车司机手忙脚乱灭火的场景时,比划出了胜利的手势。这种报复,这种心理竞争的恶化,在电影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发严重。

电影的名字《无人区》已经很明显的点出了在这片五百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道德意义上的人,没有善人,更加没有完人,“我突然意识到,现在我就像那只猴子一样,置身在这猛兽横行的远古时代”,这句台词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泛滥的欲望,由暴力得来的话语权以及攻击本能的宣泄,加上本身用很深的阴影和黑白片的制作都让电影营造出一种焦虑的氛围,内在的压抑成功的制造出了电影自己的张力。

二、幽暗人性的再遮蔽

在中国,“人之初,性本善”有着悠久的历史,性善论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就像中国人爱好面子一样,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幽暗人性揭露都能引起轩然大波。所以遮羞布是必须的。《无人区》前半部分的人性展现正是其成功之处,而电影的不完全成功也取决于幽暗人性的再遮蔽。电影在幽暗人性上撕裂一角却又用一张更大的布进行了修补。幽暗人性的再遮蔽主要是通过人性叙事的断裂来实现的。

人性叙事的断裂,主要应该归于人物设定的英雄化取向。人性叙事讲求的是人性发展变化的合乎情理和圆润。只要我们根据这个原则抽丝剥茧地理一下整个故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结局是矛盾的,近乎不可能。《无人区》的人性叙事断裂就在潘肖的人物塑造上。

对于潘肖这个人物性格,我们可以根据电影的前半段做一个分析。

首先潘肖是一个名利追逐之徒,电影中许多细节可以证明。比如潘肖把自己的简历上的“新锐律师潘肖”改成了“著名律师潘肖”,在登报新闻的时候也是特意交代用“著名律师”。还有他重视时间的观念,鹰隼贩子希望晚10天付尾款,然而潘肖的回答是“人生算下来不过十几万个小时,你居然让我等十天”。潘肖对时间的重视莫过于“时间就是金钱”观念的作祟。而且,为了消灭自己撞死人的证据,还想到了纵火焚尸,被妓女娇娇发现时,宁愿拿出20万收买。潘肖人性的阴暗面就是在撞人之后一点点展现在观众面前,其根源正是追逐名利之欲。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潘肖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拥护者,因为他作为律师的价值只能在现代契约法制社会中实现,在五百公里的无人区中,在以暴力的生存姿态下,他被迫从成功者变成了一个弱势受害者。当他发现贩子老二并没有死的时候,高兴到语无伦次“原来你没死啊,那我的一切就都回来了”,他所有的欣喜都在于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却忘记了自己的行为完全属于犯罪未遂。他怕死亦不想死,他的希望便是如从前一般的活者,至于无人区中的是是非非都与其无关。

对于一个追逐金钱名利至斯之人,怎么会瞬间走上了英雄化的归途?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王薄之所以转变自己作为“贼”的本能而去保护傻根,是因为他的妻子怀孕了,王薄的善和良知是通过母性的呼唤和父性的复苏而做出的改变,但是在《无人区》中对于这种性格的极端转变并没有进行特殊原因的交代,所以造成了人性叙事的断裂,导致了幽暗人性的再遮蔽,造成了结局虚假的感觉。

三、结语

潘肖因为他的死而获得众人谅解而成为大众心中的英雄,这样的结局观众喜欢看,当局者乐意见。最后的英雄行为遮蔽了其身上所有的暗点。对于这种再遮蔽,我们不能责怪导演宁浩,毕竟今天我们看见的《无人区》已经不是刚拍摄出来的原版,如果影片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汇聚着谋杀、欺诈、暴力等现代都市生活罪恶的黑色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绝望疯狂的人物形象,如果影片真如《无人区》之名,大概便是真的要存在于無人区了。

猜你喜欢
展开
产业视角下企业竞争研究
基于实践教学谈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展开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之我见
让圆柱侧面“展开”得慢一些
摭谈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的“展开”
段落巧安排?说理更精彩
“适度”泛化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有一种美丽叫善良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信访工作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