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道德观

2014-04-29 23:28:12礼英姿李月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5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观学风

礼英姿 李月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G13DB122.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1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教师,我们要如何立德树人?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培养什么样的人。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层面,“立德”为确立品德、树立德业;“树人”为培植成长,培养成才。“立德”最早见于战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为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是为国为民建立功勋,“立言”是提出真知灼见。“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营造优良的学风

一个好的学风需要几代人的培养,好学风遭到破坏又将殃及幾代人。据报,山东大学劝退97名本科生,理由是“警告甚至多次警告,成绩依然很差”。媒体评论;大学不是“混场”,我们的高校早应像国外那样全面实行“严出”政策,同时,我们是否也该扪心自问:我们尽职了吗?学困生还有救吗?教育失败的经验吸取了吗?作为教师我认为,学校优良学风的营造刻不容缓,对大学生的管理应加强沟通、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求学观。

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不成熟,还存在认知与行动不一致的情况。诸如自我认知发展,一方面有着寻求进步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刻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这就需要在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下,提高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帮助他们辨别对与错,使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关系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不完全正确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劳动力。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不良现象,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大学生辅导员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培养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大学正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和完善的重要时刻,是养成良好道德观年的关键时期。而其中,辅导员处在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共产主义思想的培养者。所以,要走进当代大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对于引导者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好这项任务,则需要理解如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遇到的困惑和状况,密切关注大学生道德教育、学习领域的创新,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我们都能体会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部分青年都能接受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中华美德。但是在学生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却出现了无作为,不理睬等偏低状态。社会公德是一种社会良好行为规范,也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稳定的重要一项,但是周围人的不文明行为,更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公德心的体现热情。对于公德教育,我们必须明确社会公德的目的与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也会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全球,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素质教育。其中,英国教育部曾经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规定过: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别人权利、爱惜他人财物等的良好品质。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始终是“本”,不可本末倒置。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疏忽和错误承担责任。

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公德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唤醒大学生公德心,更可以在面对公德行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和合格管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良好素养的一项基本方法。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并懂得应该怎样做,但在行动上大多数学生却又往往不去做,所以缺乏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只有管理措施就不可能让学生形成自觉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在很多人的内心里并不是情愿的,甚至有些人已经形成抵触、逆反等不良情绪,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二者相结合,才能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文明习惯与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缔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凝练,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时空性,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气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让大学生对自身的品德养成、成长成才志向,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道德是一个虚无缥缈,形而上的东西,似乎在当下强调“德”重要性有空谈之嫌,但不要忘记,200多年前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所说的,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们的心灵里,人既要“利已”也在“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道德观学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10:14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学术论坛(2015年6期)2015-12-24 15:55:10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