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屹
摘 要:阅读主要在于理解,要边读边想,以往的阅读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被动阅读,被动思考,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教会学生提问,是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就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见解。
关键词:阅读习惯;教会提问;质疑
阅读是视觉、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的综合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以达到对书面材料的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阅读者的知识基础。此外阅读者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也都是重要的内部因素。那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从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入手。
教会学生提问,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相当重要的一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阅读主要在于理解,要理解就必须读,必须想。读读想想,首先要有问题。因此学生学会提问,才能深入地阅读。(2)以往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教师设计问题,提问肤浅,学生随口即能答出;问题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琐碎,学生难以形成整体印象;问题没有启发性,缺乏趣味性,学生漠然置之。因此教会学生提问,是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3)学生学会了提问,才能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冲动,并愿意把阅读收获分享给他人。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问,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书海中。
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质疑,很少涉及其他方面。
第二阶段:开始对课文叙述的一些表面现象进行发问。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学生问:为什么指导员牺牲了,而“我”却没有受伤?这表明学生开始自己寻找问题了,但问得较肤浅,还没有深入课文内容。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开始针对课文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文字使用的精妙之处质疑。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正是学生用“脑”阅读,反复品味后发现的,说明学生已不满足于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而是朝着品味文章、鉴赏文章的方向迈进。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抓文章題目提问
题目如同文章的眼睛,有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如,《群鸟学艺》,题眼是“学”,根据“学”字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各是怎么学的?结果怎样?又如,《草船借箭》的“借”、《蜜蜂引路》的“引”字等,都可以从题眼入手,直插中心来提出问题。这样紧紧捉住文章中心去理解内容,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顺藤摸瓜。
二、分散难点提问
如,《赵州桥》一课中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是课文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我引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组小问题:(1)大桥洞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小桥洞呢?(2)“这种设计”指什么?(3)为什么说可以减轻冲击力?为什么说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为什么说可以节省石料?(4)大桥洞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小桥洞呢?答完以上问题再来回答:总的说来,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在“化整为零”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细致地分析了“这种设计”,再用这个问题对前面的加以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就十分轻松地突破了难点,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在内容的过渡和对比处提问
有的课文内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会摇尾巴的狼》,最初还慈眉善目,甜言蜜语,拼命讨好老山羊;后来老山羊识破它的诡计,它就凶相毕露。我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狼的态度一下变了?哪种态度才是它的本来面目?这说明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内容的过渡和对比处进行提问,还能使学生认识过渡句段与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提高读写能力。
四、抓细节提问
《翠鸟》中,写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那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那苇秆还有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学生发问:“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翠鸟捉小鱼时动作非常敏捷,后一句没有写翠鸟,而是写苇秆和水波,应该去掉,使文章变得更简洁。为什么要留下?”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好,因为这句话没有写翠鸟,而课文主要内容是写翠鸟,所以去掉后显得选材更加精练。有的则认为不好,因为表面看,这句话在写苇秆和水波,实际上,作者通过“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而翠鸟却不见了来衬托翠鸟捉鱼的动作异常迅速,在一刹那间就捉住小鱼飞走了。通过讨论,后一种看法得到大家的支持,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其实仔细揣摩,真是耐人寻味,也使学生学会把细节描写运用到习作中,为文章添色。
五、挖掘内涵进行提问
课文中有许多含义很深的词,透过其字面,可以体会它暗含的深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两句话:“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字是横着刻的,像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学生提问:如果仅仅为了说明“早”字的开关,像花骨朵已经很形象,作者为什么还要特别指出“又像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学生通过思考明白:说“早”字像花骨朵,表明字体很美;又说“早”字像火把,火把是照明用的,正是这支“火把”照亮鲁迅先生的人生之路,他为之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必须以学会提问为切入口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学生不敢主动提问。学生对于刚刚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萌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些学生尽管心中存疑却不敢提问,一是担心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取笑,二是担心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是新课的要点怕被老师责怪和批评。久而久之当疑问越积越多,就对课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了错误问题的学生也不能批评,而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给予积极的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