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探析

2014-04-17 09:35张国平
关键词:阿昌族生态文化生态环境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的生态环境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作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对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生态保护效应,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化 户撒 阿昌族 生态环境 保护效应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任务之中,十八大又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五位一体”之中,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在此,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阿昌族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生态价值,深入了解或认识其生态文化及其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期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一定的启示。

1 户撒地区的生态环境概况

户撒地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地形是东、西两山,构成南北走向的一狭长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全乡土地面积251.5平方公里,坝子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9.5公里,面积81.2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户撒河穿境而过。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阿昌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宝地。现在,户撒是我国仅有的三个阿昌族乡之一,有阿昌族人口140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0%。自古以来,户撒是人杰地灵、山水秀美,堪称边陲宝地。它早在明清时就曾先后是沐英和吴三桂的“勋庄”,被到过的很多文人墨客称之为云贵高原上的“一块宝地”、“一颗明珠”,英国人美福特称之为“灵谷”,而户撒阿昌群众则历来自誉为“佛祖的花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和扩张,中国乡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丰富,但是很多乡村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日趋恶化,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户撒乡阿昌族各村寨,同样受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村寨现代气息随处可见,但是这里却正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佳话。在这里像滥砍滥伐、乱垦乱挖、污染水源等恶劣事件鲜有发生,像蓝天白云、树林密布、草甸成片、山水潺潺和鸟语花香等诗画般的景象随处可见,像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绝少遭遇,生态环境良好。

现在,户撒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动植物宝库,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户撒的林地、适林地面积24.3万余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54%;东、西两山脉树林密布,而西山因保护较好树林尤为茂密,难得的是户撒现今仍然还保留有一片十分完好的原始亚热带雨林,属铜壁关国家自然保护区。因为户撒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得以在此栖息繁衍,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甚至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

自古至今,户撒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户撒阿昌族文化所起的生态效应是一主要原因。阿昌族人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其生态文化,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强大的约束作用,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地区生态环境起了重要的生态保护效应。

2 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阿昌族作为人类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察,户撒阿昌族文化是在长期适应其生存或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因而其大部分都与其生存或生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深深地打上了生态的烙印,这主要集中表现在户撒阿昌族的物质生产、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习惯法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户撒阿昌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以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户撒阿昌族生态文化至今依然得到了较好传承,那么,在此我们深入分析户撒阿昌族文化中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价值或生态效应,有助于促进我们对户撒阿昌族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以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或思路。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主要表现如下:

2.1 宗教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群众的宗教信仰是多元的,但是其生态文化特征十分显著。首先看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情况。户撒阿昌族几乎每个村寨都设有一个奘房供奉佛祖。阿昌族群众普遍默守佛法,受佛教无欲无求理念的影响,人们绝少杀生,对自然万物心存敬畏意识。这极大地约束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物的占有欲,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其次是看崇敬自然、崇拜自然物的生态文化情况。有学者认为“‘万物有灵观念是阿昌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世界观,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理论,是一种既单一而又包罗万象的纲领。它贯穿于阿昌族一切原始文化之中。阿昌族史诗中所提到的太阳、月亮、风、雨、雷、电、山、河、草、木、猪、狗、鱼、虾,甚至连苍蝇、老鼠,无不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灵魂。”[1]户撒阿昌族群众一般把古树、巨石等奉为神灵予以崇拜;村寨的古树、巨石一般都会被他们用石块或竹杆围起来,受到特别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损坏,有时还进行祭祀。

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及对自然物的崇拜,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认为山有灵魂,人们就不会破坏山体;认为河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污染河流;认为树木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滥砍滥伐;认为动物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滥捕滥杀……最后是看他们信奉神灵的生态文化情况。户撒阿昌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寨神和地方神。寨神阿昌语称“招先”,现多称“色曼”,主要是在春耕和秋收时祭祀两次,祈求它保佑全寨人平安、牲畜兴旺、五谷丰收。地方神称为“色猛”,户撒旧时有十三个,每个都有一个“色猛”。据称“色猛”管山、水,能保佑全人畜健康,庄稼长得好。每年栽秧前的农历四月属猪或属虎天,祭祀一次。[2]可见,这些鬼神与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阿昌族群众认为它们决定着自己的幸福和命运,对鬼神的祭祀和尊崇,可以免灾消难,保一方平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endprint

2.2 风俗习惯

户撒阿昌族与生态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丧葬和节日两类。一是丧葬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丧葬文化体现出浓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户撒阿昌族群众一般实行土葬。村寨专门划定一些区域作为丧葬地,禁止随意埋葬;对于事故、天灾、夭折、疾病或在外死亡等非正常死亡者都要求必须火化且不允许进村寨,而是在村寨外另划一偏僻地方埋葬。这种丧葬文化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禁止随意埋葬一定程度上节约和保护了土地资源;而非正常死亡实行火化,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传染、水土污染等情况的发生。二是节日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火把节、泼水节一些民族节日深深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崇敬或畏惧。首先看阿露节,汉族称为会街节,实际上它是阿昌族群众的重大宗教节日。“相传,在农历九月初十,菩萨返回人间,这天,大地金光普照,青龙跳出水面,白象也从深山跑出来,人世间的一切灾难都会全部消失。以后,每逢这一天,阿昌族就制作出漂亮的青龙、白象,人们在广场载歌载舞,迎接佛祖回到人间。”[3]

因此,阿昌族群众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也是他们崇拜的图腾。阿露节的另一种说法是,“古时,遇上了大旱,为了拯救生灵,一个修行快成佛的人骑上红牙白象去赶旱魔……为了纪念这个人,阿昌人世世代代以耍白象、舞青龙、跳象脚鼓舞为主的‘会街”活动来表示怀念。”[2]这两种关于阿露节不同的传说或说法,都可以看到户撒阿昌族崇拜的图腾——白象。人们祭祀白象是为了消灾消难,祈求能够风调雨顺,人们幸福安康,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火把节。户撒阿昌族过火把节时,家家户户举着扎好的火把到村寨、田地绕行,以期灭虫害、瘟疫等,保佑村寨平安、庄稼丰收。第三泼水节:相传远古时期,乱世魔王腊訇的尸体托生成三嘴怪人要吃天、吃地、吃人。把井水吸干,断了河水,使树叶、庄稼焦得遇火就燃。后来,一个叫腊亮的阿昌族小伙子用遮帕麻送的一葫芦水、一枝椎栗花,战胜和打死了腊訇,还用椎栗花蘸葫里的水洒在寨子里,把那些渴死的人救活了。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后的第七天,所以为了纪念这一胜利的日子,阿昌族群众都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泼水节,总共要过七天。泼水节时要采花,扎花轿和花塔;姑娘们用清水浇花轿、花塔,洗浴佛像;男女青年翘着象脚鼓到井边、沟边互相泼水驱魔除瘟。[2]

由上可知,这三个户撒阿昌族节日的相关传说或活动仪式来看,表象是人们用带有迷信色彩的方式方法祈求上天、神灵以及赋予白象、火、水、栗花等自然物无穷的正义力量来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健康、降妖除魔、除灾消难、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等等,实际上反映了阿昌人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这也使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生态环境,格外的对大自然崇敬、热爱,自然的一些动植物资源也就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2.3 农耕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而其他文化都以农耕文化为中心而展开发展或演变。这主要是与户撒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户撒地区的地理面貌是东西两面环山,南北间是一比较宽阔平坦的河谷地带,周围群山被茂密的森林、草甸所覆盖,大小河流密布于河谷地带,气候常年温暖湿润;所以,这里生态环境是天然的农耕宝地,农耕文化十分浓厚。

由于户撒阿昌族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长期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紧密关系,使得其很多农耕文化又属于其生态文化范畴。一是保护良田,限制陡坡山地的开垦。实地观察后,我们发现户撒阿昌族一般建寨盖房首选山脚半坡处,且房屋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居住比较集中。因为他们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也使他们保持了人均两亩的良田,来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就避免了他们因为土地紧张而一味的向山要田,深度开垦梯田,现仍有25度以下荒山荒坡两万多亩未开发利用。

正因为户撒阿昌族群众对陡坡山地的利用与其他一些民族不同,尽量维持了陡坡山地原貌,导致现在户撒地区的大多数陡坡山地依然被茂密的树林、花草等植被所覆盖;很少有大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陡坡山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二是严格保护水源,免受破坏或污染。各村寨把水源划分的很明确,不经得允许其他村寨是不得使用水源的;山泉、溪水引入寨中,修建公共水池,池分上下,上池中清水供人饮用,下池水供牲畜使用;水源地周围的树林、草地等植被是严格保护的,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砍伐、开垦或破坏。这样各村寨的生产生活用水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水环境的安全或良好。三是很多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联。如户撒阿昌族对自然的崇敬、自然物的崇拜和神的祭祀以及举行各种节日,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祈求上天、神灵能够保佑村寨风调雨顺、作物丰收、消灾消难,所以说,很多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既是生态文化又属于农耕文化范畴。

2.4 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与当地生态环境为素材的文学艺术,而在这些文学艺术中,尤以俗语、民歌最能体现出阿昌族浓厚的生态文化。户撒老人随口讲了几个俗语,如“山养水、水养人、人养树”,“人欺山、水欺人、人没路”等,虽质朴无华,却揭示了山与水、水与人、人与树、人与山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实际上它告诫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是毁灭人类自己,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像民歌《户撒风光》唱到:“春天到来昌乡也,户撒风光真美丽,户撒风光美,哎,我的故乡土肥水美,牛羊壮,白云缠绕户撒坝……户撒风光美,群山环抱户撒坝,秋来遍地铺‘黄金。”[4]民歌《户撒风光》唱出了阿昌族群众爱故乡、爱故乡美好自然风光的心声,体出了户撒阿昌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景象。

2.5 习惯法中的生态文化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endprint

户撒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而丰富的民族习惯法,即现在的村规民约,从而形成了户撒阿昌族的习惯法文化。户撒阿昌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很早就在民族内部形成了一些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约定或规定,这些约定或规定现在被各村寨以书面文字或碑刻的形式公布与众,或仍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现将其称为村规民约。

现在户撒铅勒寨,就有一块清宣统二年八月九日所立的村规民约石碑。碑文中写到“一寨衆留山只得向取犁彎碓嘴斧柄刀把各小用物若盗砍乾柴一旦拿獲罰银一囗偷伐木料聽寨衆查明囗罰以嚴寨规。”大意是寨子的民众到山上只能砍伐用于造犁、碓、斧、刀等生产生活工具的木料,如果盗伐干柴一旦被抓获就罚银一囗,偷罚木材被村寨民众查明就罚囗,以此来严明寨规。这一碑文就说明禁止人们对山林乱砍乱伐,涉及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据户撒阿昌族老人介绍,还有很多村规民约的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比如对于树木、森林的砍伐,一些村规民约就很严格。户撒分东西两山,东山为集体公益林,实行封山育林,一般禁止砍伐;西山大多为私有林,一般允许砍伐,但有一定的限制。

即便是家庭私有林木必须经过申请才可以砍伐,而且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不允许乱砍滥伐;像村民建房时,要砍伐树木,也要首先申请,待村寨批准后才能砍伐,且砍伐数量不能够超过建房的需要,砍伐方式必须是择伐,不允许成片砍伐;还不允许外卖等。集体公益林得到严格保护,一般禁止任何人私自砍伐;而那些自然干枯的树木或枝杆可以砍伐带回家当做柴火,但也有数量规定或限制;活树木及其枝干是禁止砍伐的。凡是违反这些规定的村寨都有相应的处罚规定,轻者数倍罚款、重者会逐出村寨。因为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都能够自觉地遵守,绝少有人会去违反,使得户撒阿昌族森林、草地、水源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

总的来看,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农耕文化、文学艺术、习惯法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生态保护效应。户撒阿昌族生态文化极大地影响或约束着阿昌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或行为,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户撒阿昌族人民心中,为户撒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思想基础。

3 阿昌族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随着工业文明弊端的不断显露,人类逐渐开始走向生态文明。本文通过对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分析,认为阿昌族生态文化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如下两点。

3.1 重视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文化的引导,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引导。户撒阿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正因为受其浓厚的生态文化的引导,才得以有自觉的、持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生态财富。没有良好的生态文化,人们就不可能产生自觉的、持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所以,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用生态文化来逐渐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使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

3.2 全民参与,全民约束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必须实行全民行为约束,任何人不得有例外。从村规民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户撒阿昌族各村寨对树木、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管理或规定,是严格统一的,任何人在占有自然资源上都没有特权;而且任何人违反规定,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且惩罚都很重。这就导致没有人敢于去违反规定,从而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约束,以及达到全民都能够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户撒阿昌族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着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于阿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不能简单的认为其就是落后的。这些文化虽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及对大自然的不科学理解,但是从生态学角度看,它崇敬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以牺牲或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维系了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一致的,有助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发掘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来不断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兰克.关于阿昌族神话史诗的报告[A].曹先强主编.阿昌族文化论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39页.

[2]刘扬武,邓启耀.阿昌族的原始宗教残余[A]. 刘扬武.陇川户撒阿昌族资料调查[A].刘扬武.陇川户撒阿昌族资料调查[A].曹先强主编.阿昌族文化论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62页,第166页,第167页.

[3]赵家陪编著.阿昌族简介[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版,56页.

[4]赵家陪主编.阿昌之魂——阿昌历史和文化资料选编[Z].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版,219页.

作者简介:

张国平(1979-),男,历史学硕士,中共德宏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人口较少民族。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昌族生态文化生态环境
阿昌族的幸福跨越路
——对话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长曹先强
少数民族音乐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