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研行为研究

2014-04-17 19:49:22刘雨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布迪厄行为主体场域

刘雨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大学生考研在经历了2008年的唯一一次“降温”之后又重新热了起来,近几年“考研热”的话题不断见诸报端,成为社会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考研行为进行解释和归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借鉴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从“场域”和“惯习”两个概念入手,尝试对大学生考研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背后的行为逻辑。

一、已有大学生考研行为的两种解释

针对近几年来的大学生考研行为,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路径和视角进行解释,概括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视角和路径:一是从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自身出发,可以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进行阐释;一是从社会结构(文化)出发,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解释。

(一)大学生考研行为的行为主体视角

1.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在强调从行为主体出发进行解释的学者中,有一部分学者从经济学的“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出发,即凡事都是通过一种投入—产出的效益比来进行衡量。认为大学生的考研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和“主动选择”的结果,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出于对自身有帮助或有利的考虑基础上的,因此,他们认为大学生在决定考研的时候,一定是因为研究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比更大,也就是说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研究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比要大于本科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比,“从理论上讲,人们在做出教育投资的决策时考虑的应该是更高一级的教育所能够带来的终生工资报酬的增加,然而,任何人的预期收益都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够完全预见到自己未来的收入,因此,最近毕业(一般即是上一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工资报酬的差距就会对当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这种差距缩小,那么我们可以预见到,研究生的报考比率会随之下降,相反,如果这一差距扩大,那么报考比率也会上升”[1]。

2.心理学的从众心理行为

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认为大学生考研行为是一种从众行为,是“盲目行为”和“被动选择”的结果。有的大学生一方面并不能明确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另一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现实,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而考研则是一种很好的躲避就业严峻浪潮的方法,于是在看到周围同学考研的时候,他们也会加入考研大军。

(二)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社会结构视角

另一种解释路径则是从社会结构(文化)的视角出发,认为大学生考研行为是受到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其中一些学者认为决定大学生考研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受传统文化中教育观念的影响,因此,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教育观念来解释大学生考研行为。也有一部分学者从社会阶层流动的角度来解释,在经典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中,教育是进行社会分层的重要途径,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处于哪一种社会阶层,“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劳和邓肯研究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中可发现,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已成为全球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基本共识之一。”[2]由此认为大学生考研行为是因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是向上层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拥有较高的学历往往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这三种资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历的增加也加大了向上层社会进行流动的机会,因此考研就变成一种增加向上流动机会的重要途径。

(三)两种解释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这两种研究路径代表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并且对于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理解、分析以及对策建议等都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两种研究路径要么偏重个人,要么偏重社会,却不注重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将行为主体与社会结构相割裂的缺陷。以行为主体为视角的研究虽然可以部分解释大学生自身对考研行为的选择与权衡,但大学生考研行为由来已久,可为什么只是近几年才出现大学生考研热的现象呢?并且之前还出现了考研热降温的现象,单独从大学生自身行为视角是无法解释的。以社会结构(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虽然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对大学考研行为有重要影响,学历也是大学生向上层社会流动的重要文化资本,而教育是大学生增加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学历的工作机会比本科生的工作机会大是大家已有的社会观念,但是,大学生考研行为无论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诉求”,亦或是社会文化影响的“被动选择”,社会(文化)结构视角都无法明确解释社会文化(结构)对大学生考研行为选择的影响是在怎样的语境下进行的?又为何只是对这一部分同学发生作用,而对另一部分同学没有作用?如果发挥了作用又是怎样的?这个作用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难以进行阐释的。

由此看来,单纯从行为主体视角和社会结构(文化)视角对大学生考研行为的解释都是有局限性的。要想真正的理解大学生考研行为,就必须将行为主体与社会结构(文化)两者相结合进行思考,从大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考察和研究在具体情境中的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生产逻辑和作用机制。

二、大学生考研行为的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

既然以往的研究学者对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理论解释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想全面清晰地理解大学生考研行为,就需要我们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将个人经历与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研究大学生考研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布迪厄认为实践理论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那些隐蔽于个体行为背后,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以及那些能够再生产或转化这些社会结构的“生产逻辑”和“作用机制”。由此他提出了“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只有在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出社会再生产的“生产逻辑”和“作用机制”。虽然布迪厄在其学术探讨中并没有专门地探讨大学生考研行为,也没有提出过类似于“考研场域”和“考研惯习”的概念,但是根据其实践理论,我们认为提出“考研场域”和“考研惯习”这些概念是完全可以的,正如研究农民生育行为的学者提出“生育场域”和“生育惯习”的概念一样[3],是“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的”。

在实践理论中,布迪厄将“场域”看作是一个不断建构的系统和各种关系组成的一个网络。并且,他认为“场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而是一种意义上的界定,每一个“场域”都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4]。根据布迪厄对于“场域”这一概念的解释,我们尝试提出“考研场域”的概念。在这里,“考研场域”并不明确地指代某一个具体的空间,而是一种分析和研究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生成性界定。具体来说,“考研场域”可以被理解为在“教育场域”当中的所处的各种位置,以及这些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在“考研场域”当中,是否考研或者报考什么层次的高校是将不同的人置于不同社会位置以及反映着考研学生与不考研学生、报考985、211重点高校的学生与报考普通高校的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大学生多种毕业选择之一的“考研场域”中,考研的大学生占据一定的位置,而没有考研的大学生则被排斥到另外一些位置。在这里,是否参加考研以及报考的学校层次与知名度如何不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标志,甚至成为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全部意义的体现。

如果说“考研场域”的概念偏重的是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社会结构(文化)方面的话,那么“惯习”就是侧重于考研行为的行动者大学生自身了,布迪厄认为“惯习”与“习惯”不同,其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但是具有先天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生活情境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主动性、建构性和意义生成性的特征,被称为人的“第二天性”。“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同义词,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变动不居的各种情境的即时遭遇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实践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却勾勒出了与世界的日常关联”[5]。大学生对考研价值的一种认可的过程其实也是其考研惯习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对考研价值的认可既使自己对于社会文化中的“学历偏好”被保留下来,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教育或学历偏好的一种意义的再生成和再塑造。并且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让他们更加坚定考研是一种很好的社会流动路径,正是有了这种对考研的意义和价值的过分放大,并且这种放大的意义在一定的大学生群体内获得了共鸣,它必然使得这个群体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受其影响。当这种有意识的夸大慢慢地成为一种魔咒紧紧地束缚其中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学历偏好的“考研惯习”也就形成了。

除了“场域”和“惯习”之外,资本也是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甚至可以看成是其研究的中介,在他看来,个体主体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希望通过获得所要得到的资本,依据其特有的惯习,在特定场域进行斗争与争夺的过程。他说:“场域中的斗争,就是为了维护或颠覆特殊的资本分配的结构。……在特定的力量关系的状况中,那些或多或少垄断着作为特殊场域的政权或特定权威的基础的特殊资本的人们,问题倾向于采取维护文化财富的再生产中的正统性的策略;而那些较少掌握资本的人们,那些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新兴的人们(其大多数往往是年轻一代)则倾向于采取异端的颠覆策略”[6]。

三、结语

对考研行为以往的两种研究路向来看,我们在探讨大学生考研行为的研究中,将行动者和社会结构(文化)相割裂。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应该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阐释,虽然大学生考研行为是个体行为,但是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在“考研场域”中就会出现集体的非理性行为,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高校设置专业应该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扭转当前社会经济结构与高校专业不适应的局面。我们只有关注在实际情境中大学生考研行为的实践过程,才能了解大学生自身的行动逻辑,也才能了解大学生考研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从而明确问题的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熊倪娟,赵东辉,施祖麟.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47-54.

[2]许丽英,袁桂林.教育效率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5):1-4.

[3]刘中一.场域、惯习与农民生育行为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农民生育行为[J].社会,2005,(6):126-140.

[4]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16.

[5]胡咏梅,唐一鹏.知识价值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课程设计[J].重庆高教研究,2013,1(2):1-5.

[6]杨生平.复杂关系下的个人实践——布尔迪厄实践理论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203-208.

猜你喜欢
布迪厄行为主体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幼儿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34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20:10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2:48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会月刊(2018年9期)2018-03-28 18:34:01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财政监督(2018年5期)2018-03-09 02:22:38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人民论坛(2016年14期)2016-06-21 1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