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学军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成立的一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本科院校,在区域竞争、经费支持、自然禀赋、人才政策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改变传统办学思路,谋求特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是高校立足之本。
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使命。但从目前大学教育的实际看,地方性大学存在“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端[1]。为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与实践,做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社会化”人才,这是地方性高校的重要任务。所谓的“社会化”人才,其重要标志是能够立足基层,为社会建功立业,志在高远追求卓越人生,成为能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社会素养、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合格“社会人”[2],它区别于只懂技术、精神贫瘠且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单向度人”[3]。
学院在立足现实校情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强化内涵建设、谋求特色发展的战略总思路,培育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人才办学理念,立足荆门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学院着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依靠人才、技术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学院不断把教育事业融入与基层经济社会协调创新、协调服务、协调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4],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社会化”办学之路。基于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学院提出了坚持“社会化”人才培养质量观,即培养具有“社会人”素质基础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11年以来,学院努力践行基层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社会人”素质基础上的应用型人才,在实践中深化“校园小社会、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观念,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低重心、高品质发展道路,积极探索、构建了基层型大学“社会化”人才培养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学院要求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基层社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和服务基层社会一线岗位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化”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上,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管理方法上,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教学形式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教育模式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5]。为培养“社会化”人才,必须在课程体系、培养路径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不同于其他类型院校尤其是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改革与设计。
构建基层型大学“社会化”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因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着重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置。其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主要分四个方面:素质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产学研教育模块、社会形势与产业政策模块。素质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课、人文素养教育课构成,旨在培养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素质,提高认知、学习、沟通能力,体现人才的“人文化”属性;专业教育由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专业选修课构成,旨在系统、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体现人才的“专业化”属性;产学研结合模块主要由专业认知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企业仿真、职业技能培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人才的“应用型”属性;社会形势与产业政策模块由社会大讲堂、社会调查与实践、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构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产业,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体现人才“社会化”的属性。
“社会大讲堂”是内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拓展性课程,也是学生活动的综合性教育平台,更是一种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社会大讲堂”的设置,改变以往的课程体系和传统的课程运作模式,丰富了原有的素质教育内容,形成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局面,为“社会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是由学生主导,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社会、认知社会。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组织教育资源加以实施。学生可自由聘请社会各界人士,针对当代大学生关心的内容来校讲学。“社会大讲堂”的开设,能让社会师资融入教学体系,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对人才培养的补充功效,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并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为一体。
为了保证“社会大讲堂”的良好开展,学院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大纲,对师资构成、课程范围、课程学时、考核评价方式等均进行了科学策划。现在,“社会大讲堂”已经成为学院的一个精品项目,同时也成为了一门供全院学生选修的特色课程。近两年来,学生每周都聘请校内外各行业的专家到“社会大讲堂”授课,内容不但有专业知识,还涉及文化礼仪、国际形势、法制法规、公共关系、社会热点现象等方方面面。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组织,锻炼了融入社会的综合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了“未出校门,先知社会”的效果。
长期以来,实验室对于学生而言,其主要功能是满足课内实验。学院秉承“还实验室于学生”的理念,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学生进行课程实验、课外研究、科技创新、小型创业的主阵地。针对课外时间实验室不能开放的问题,学院聘请优秀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以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有了这一基础,学院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把学生社团建到实验室,形成“一室一社团”,引导学生高效利用实验室,开展课外研究。
通过变革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验室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学生课外利用实验的学时已接近课内实验学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托实验室成立了一大批科技型社团,这些社团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开展产品研发制作。学院还支持学生将可用于实践生产、制作的实验设备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开展生产加工,进行社会服务,开展创业实践。目前,一部分社团已逐渐走出实验室,在提供各类专业服务中形成了创业型团队或小实体,成为学院大学生校园创业的典范。
学院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
首先,积极探索基于企业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旺季周期,合理安排实习环节。一方面,生产旺季各种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学生能亲自参与设备操作,可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旺季面临劳动力需求量大,学生就成为了企业生产的预备队和突击队,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有益于校企良性互动。学生通过实习,服务基层、适应社会的能力得以提升。
其次,学院搭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引进科技型企业进入学院进行孵化成长。学院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开展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指导学生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实施“双导师”制;以企业产品为项目,和企业联合组织了多次学科知识竞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教师,为学生讲授企业、行业前沿相关课程,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人在校园,却又身临企业,让学生能随时认知行业、企业。
再次,与优秀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班”,实施“订单式”培养。校企班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将用人单位的需求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学院先后与企业共建了“好家风”、“新合发”、“顺电”、“金三峡”等校企班,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就业质量。同时,这些校企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规定课程一部分由学校教师讲授,另一部分由企业派技术骨干上课。在企业人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接触了社会、感受了企业文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阶段式”综合素质提高方案,以培养学生主动融入社会为突破口。第一阶段是大一假期的社会感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形式为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感知社会。结合大一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偏低、很多思维方式不成熟的现象,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达到逐步认识社会的目的。为了使这一活动不流于形式,学院为每位学生出具“社会调查介绍信”,上面要求有被调查对象的回执,保证了社会调查的效果。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学生对社会感知度明显增强。
第二阶段是大二假期的企业认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由学院集中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劳动,让学生感知企业。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劳动,能了解本专业的生产状况、技术状况,明确以后进行专业学习的方向。
第三阶段是大三假期的行业融入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到企业实习,以适应社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在企业“拜师”,并在师傅的指导下寻找实践课题。这一课题将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的重要参考,并由学院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完成。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
作为地方性大学,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基层工作的人才是学院的发展目标。尽管在基层型大学“社会化”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型大学建设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对其建设内涵及办学中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7-30.
[2]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4-88.
[3]肖海涛.构建学人的乐园——弗莱克斯的大学理念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12):65-69.
[4]吴麟章.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4-92.
[5]田学军,严权.走进“社会大课堂”——荆楚理工学院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2,(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