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价值探微

2014-04-17 11:20杨爱民
教育与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民素质教育素质

杨爱民

一、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价值的问题背景

公民素质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瓶颈因素。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种法律文本、政治教科书等充分彰显了“平等权、自由权、公平权、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公民文化,人口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深厚积淀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公众还没有真正理解和吸收“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这些现代文明理念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整体公民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公民主体性不强、参与性不高、责任意识淡漠、社会公德缺失,社会各领域潜规则泛滥等多方面。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究竟从何入手?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公民教育植根于西方公民社会,中国从来没有西方公民社会的内部结构和文化环境,公民素质教育还缺乏可行性,公民教育需慎重、不宜操之过急。但更多的研究者持积极看法,有人主张从学前阶段的幼儿公民习惯养成抓起,有人主张则从中小学开设公民学科的教学开始等。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及大学生公民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可以成为当前解决我国公民素质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必将是撬动我国公民素质革命历史车轮的关键力量,对我国的教育、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各方面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价值

根据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必然是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贯穿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综合的、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同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根据各级学校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确定适合的公民素质教育阶段性目标和内容。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幼儿园、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未成熟的发展状态,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生活阅历严重缺乏,此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应当以促进公民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中等教育阶段(高中、职业中专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初步成熟,抽象思维能力也趋向成熟,但是社会生活的阅历和经验依然不足。因此,这个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可以适当引入一般法律、政治、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加深对社会道德现象、法律现象、政治现象、职业现象的深入感知和情感熏陶,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和学生学业发展任务有所侧重,学校尚缺乏公民知识传授、反思、体验和实践体系。所以,公民素质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成员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化过程来说,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还只是一个向着培养合格公民方向努力的准备过程、量变过程。

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越的阅读、学习、体验、实践等资源和条件,大学生社会生活、职业领域的阅历和经验迅速增长,他们初步具备了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其公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迅速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公民素质迅速成熟、完成质变的重要过程。

三、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社会启蒙价值

我国的公民素质问题是我国悠久的封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当前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等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解决公民素质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突破传统文化基础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公民素质教育是思想解放、文化创新的先期启蒙。

思想文化启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全面总结中华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精华与糟粕,认真学习西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文化背景;二是站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高度,综合中西方文化的优势,凝练民族的、世界的新型公民素质及社会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公民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新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由学习、体验、判断、选择、实践等环节构成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在我国封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社会大环境下,公民素质教育缺乏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相互统一和相互印证,轻率推行公民素质教育恐欲速则不达。但这并不等于说无可作为,相反只要认识到公民素质教育的特殊性,认识到不同层次公民群体的学习能力,选择一定特殊群体率先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再通过这一特殊群体在人群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就可以启动公民素质与家庭道德、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直至公民素质问题最终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大学生公民群体正是能够完成这种文化启蒙的重要社会群体。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发展水平,使大学生公民群体具备了对中西文化进行学习和比较的能力和条件;二是大学生公民群体是即将走向社会各职业领域、走入婚姻家庭的青年公民群体,即将对更广大的职业人群、对未来子女发挥着无以替代的影响。从公民素质的角度针对他们开展系统的公民道德、职业素质和婚姻家庭素质等教育和训练,对于酝酿、培植和尽快形成良好的社会公民职业道德与公民家庭伦理的教育环境意义非常重大。

四、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西方文化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精神理念与古希腊公民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

仁义忠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人为善、尊重道义、重视礼节、重视家庭伦理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但同时缺乏“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博爱”的现代文明精神元素。在几千年封建体制下,社会底层公众一直是“臣民”“草民”“贱民”。与封建等级制度相适应,群众思想头脑中广泛存在着迷信崇拜、追求特权、等级歧视、重利轻义、情大于法等市井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西方近现代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和哲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因此,不理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现代文明理念,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厘清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糟粕,也不能真正坚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完成这个理解和厘清,没有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广阔的中西方文化视野,没有学贯中西的客观资源条件和主观自信和勇气万万不可。

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首先有足够的公民群体要对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封建遗毒进行反思、甄别,要对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以及文化土壤全面了解和学习,要对在西方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及中国化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了解,继而引导整个社会实现思想和文化转型,逐渐提高公民整体素质。

总之,中华民族完成这样一次中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传承、创新与转型伟大历史任务,非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莫属。

五、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问题,市场缺乏诚信、假冒伪劣毒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难以克服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公民素质问题。

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全面学习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是尊重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和规律的重要前提,是一条解决我国当前许多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仅是社会精英,还是重要基层群体;他们不仅仅是市场主体利益代表,还将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监控者,很快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社会基础。按照国际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入学率已经达到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10年达到26.5%,2020年即将达到40%,逐渐逼近普及化目标。因此,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将通过培养更多高素质市场参与者的方式,推进我国社会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市场主体的进一步规范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六、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社会稳定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增长转轨、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又是在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内外矛盾容易激化的危险期。改革发展势必造成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各种利益的调整势必触及各个利益群体。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利益关系的改变极易促发社会群体间矛盾冲突和激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

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公民群体,才能以足够的公民责任意识、知识和能力,理性面对当前不可避免的种种矛盾,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才能珍惜中华民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既能继承传统、艰苦创业,又能取长补短、勇于创新,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潮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公民理性的品质,爱国的精神,知法、守法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塑造他们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使他们由“学校人”成长为“社会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忠于国家、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合格公民,还要培养成为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支持者、倡导者和引领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起社会安全阀、稳定剂的重要作用。

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政治教育价值

我国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对大学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觉悟、共产主义道德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往往前瞻性、先进性有余而基础性、现实性不足,缺乏实效性。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带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的最新结合。公民素质教育从强调对国家、民族认同及对公民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深刻思考出发,要求受教育者增强公民主体性,自觉参与政治,充分享受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完全承担应尽的义务,进而形成个人意志与公共意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协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明确和现实,更易于广大公民群体理解和掌握。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两者不冲突、不矛盾,公民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反映了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任务。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实践性,克服泛政治化、空洞化及绝对化倾向。

八、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人本价值

随着世界市场化、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民主化的社会巨大变革,大学生公民群体也出现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择业自主化等明显特征,加上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强烈震荡,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学生公民意识淡漠、政治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歪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大学校园出现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生活奢侈、未婚同居、不讲公德等不良风气。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大学生在思想和道德领域的迷茫和危机,也为很多大学生在学业和今后的婚姻、事业发展中埋下隐患,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损害。

21世纪,世界对大学的共识是“大学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更要培养合格公民”。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以培养全球视角下的合格公民为目的,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情感培养、公民实践能力锻炼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点,引导大学生公民群体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并重,为当前和未来社会培养真正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其意义非常深远。

猜你喜欢
公民素质教育素质
论公民美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十二公民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