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显性课程透视*

2014-04-17 04:09邱丽华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显性理论课德育

邱丽华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一直以来,关于“课程”的概念一直众说纷纭,有很多流派。笔者倾向于“在学校这个场域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就是课程”的观念。学者们在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常见的分类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协商课程等等。显性课程,一般是指由学校教学部门预先制定和规划好的,有正规教材、固定场所和专门教师,有教学进度要求和考核标准,并计入学生学业规定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

高校德育的实施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师生交往,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党团活动,通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服务过程等,从宏观意义上,这些实施途径都属于德育课程体系。这个德育课程体系,按照常见的课程分类标准,也可以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就属于德育显性课程。本文将立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德育显性课程进行透视性的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分析。

一、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设置沿革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历程。在这个中国化的历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党把自己的最新理论成果向社会推广,从而凝聚人心,发挥精神智力作用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丰富、我党所处历史方位的不同以及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需要,有一个不断调整、变化和充实的过程。

早在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分子,就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开设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自己创办的工农红军大学、红埔军校、抗日军政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为战时凝聚人心、坚定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国立国的指导思想,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也就从全党延伸到了全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到1956年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旧中国的思想观念留有很深的印迹。为从政治思想上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精神动力,根据《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的文件,规定高校必须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并要求在文法科学生中开设政治经济学,此三门课程,是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早设置。在此实践的基础上,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指导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初步形成了全国层面的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和历史唯物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门课的高校思政课程,并要求各个高校要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开设形势政策课。

第二阶段是1956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个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八大顺利召开,中苏关系出现了波动,随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随之波波折折,甚至中断,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在无产阶级指导下继续革命一度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内容。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

这个时期,我党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随之而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对姓资姓社的疑惑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为此,十二大后,198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品德课程的通知》,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这就是“85方案”,形成了“两课”的雏形。

第四个阶段是90年代到新世纪初

在这个阶段,以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及十四大顺利召开为标志,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在此思想背景下,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了“95方案”,正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称为“两课”,并就“两课”提出具体意见。1997年,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次年,国家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著名的“98方案”,提出了两课课程设置的新方案。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两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98方案”也明确要求,各个高校要把形势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正式开课。

第五个阶段是新世纪初到2005年

在这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从而,邓小平理论课扩充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2004年,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落实文件精神,2005年,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把一直以来简称的“两课”规范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是“05方案”。“05方案”规定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开设形势政策课。

二、德育显性课程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集中传播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使命,其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既可指课程的文本、教科书和教学设备等的总称,也可狭义地仅指教科书。

新中国以来,德育显性课程经历的五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因为条件所限,基本是以纸媒为载体,传输形式呈现一元化。且建国初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人力物力条件都比较有限,教材基本照搬苏联教材,比如苏联学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苏联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初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大纲(初稿)》,甚至照搬苏共党史;或是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比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或是自编教材,像《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整个的教材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很不完善。

到“85方案”出台后,形成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等三门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教材;后在“95方案”、“98方案”的推动下,教材建设进一步规范成熟,取得诸多成果。到“05方案”出台后,方案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由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组成的编写队伍,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重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要求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统一使用由宣传部、教育部共同编写、重新审定的2008版修订教材。同时,教育部分别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全程教育示范片”评比活动,教育部开展的“精彩案例”、“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的评选工作也富有成效地开展,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有专门学科建制、有专门理论研究、有专门编写队伍、有全国统编教材、有系列辅助教材的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

这五个阶段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材内涵不断丰富,由单一的纸质媒介到集纸媒、数字多媒体等为一体的系统化体系。这反映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丰富成果,承载了建国以来主导意识形态的智慧结晶,大大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三、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师资情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浓缩着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工作队伍中的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传播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顺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党中央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发文就这支队伍的成长提出指导意见。“05方案”出台后,再次颁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性、选聘配备、培养培训、学科支撑、政策和制度保障等,提出指导意见。

目前,各个高校基本都是按照现有条件,努力遵照国家的文件精神,落实关于思政课教师的相关要求。若按建国以来的纵向对比,应该说,这支队伍空前蓬勃地发展起来了。但立足当下,还存在好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思政教师的教学量太大

按照[2008]5号文规定,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事实上,大部分学校远远低于这个比例。有的教师甚至每天都有课,每天要上好几节课,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

2.思政教师的收入偏低

公共必修课的课时费相比学校的其他专业课处于偏低层级。另外,课时费按照职称发放,很多中青年低职称教师,收入比起相同级别的学校其他群体存有差距。

3.思政教师的上升空间狭窄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性强,刚性要求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容易人云亦云,在科学研究上很难有所建树。且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专业性院校,忽视思政理论教师队伍的发展,在职称评定和科研申报方面,没有考虑到这支队伍的特殊性,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出台更能调动积极性的政策。

4.思政教师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向青年大学生传播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专任教师,应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但很多教师进入这个岗位后,或是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或是看不到前途消极对付;或是主观上不思进取,满足于一个安稳的工作;或是本身能力欠佳,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是本身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对党的方针政策不认可甚至持相反看法。以上种种,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思政教师的后期培训和提高有待进一步跟进

“05方案”后,思政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提升,比如,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改革前由三个部分组成,由三个教师分别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前是“思想道德课”和“法律基础课”,也由两个教师分别完成。课程整合后,现有的教师随之要重新备课,调整教学思路,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否跟得上教材的要求,还是一个问题。即使是没有“05方案”的课程改革,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以便能够以宽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观点,进行高质量的教学。

另外,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中,还有兼职人员,这些人或是党务干部、或是辅导员,或是高校部分富余人员。无可否认,这些人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人员,行政事务太多,很难潜心搞教学。

四、高校德育显性课程所面对的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些大学生,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青年大学生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功利

所学课程如果同就业能够直接挂上钩,才会有积极性。有学生认为,毕业后,用人单位只会对自己的有否获取四六级英语证书感兴趣,不会在乎自己有没有上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成绩再好,也不能提升自己的就业机会。

2.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假大空,持否定态度

学生认为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真真切切的事情,与书本上讲的不是一回事。思政书本上教的东西,思政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不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也不能够解释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

3.逃课或潜性逃课严重

鉴于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有额定的考核要求,顺利通过要求才能毕业,所以学生轻易不敢逃课。但即使人在课堂,心并不在老师所讲的知识上,要么在看别的书,要么在玩手机发短信,要么在玩游戏,等等。而有的学生则干脆逃课。

4.认为课程内容重复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同学生中学时代所学课程有重复性,层次性没有体现出来。再加之有些教师,没有把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来,没有阐释清楚,让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5.认为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味

基本上所有的高校,思政课还是采用大班教学。授课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师授课语言惯用固定的套话,与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鲜活话语相去甚远。教学方式老套,基本是填鸭式的灌输方式。

当然,很多学生还是对思政课持肯定态度的,也表示从思政课中受益匪浅。以上种种,是部分学生的一些表现,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时代学生的新变化。德育显性课程面对的是年轻的大学生,这从思政课产生以来基本没有改变。但是,这些一代代的大学生,他们的观念和特征一天天不同,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出实效。

五、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恰当、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课程是其中的一种。德育课程原本也不存在显性、隐性之说,自从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等概念提出后,也就自然的出现了显性课程。顾名思义,显性课程采用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方法。很多人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人的观点多元,选择性非常大,当今时代,采用显性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受到排斥,还是用隐性方式比较好。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可以因此而削弱显性方式的地位,恰恰相反,还要加强,为什么呢?因为显性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董娅在《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发展方向》指出,显性教育有三个非常突出的特性:专门性、公开性、规范性。这三个特性体现了显性教育的专业、规范、强势,能够精准反映主导意识形态的准确涵义,减少误导,且符合传播学的“强声效应”等规律。[1]这些优势,是隐性方式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显性课程的方式要加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渠道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党中央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中发[2004]16号文所指出的: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形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一个急迫而又非常重要的课题。

六、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几个要素的相互关系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显性课程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括科学的理论体系、学科支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及相关条件保障,等等。现就思政理论课程的几个重要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教材是课程之本,是课程的基础和核心,浓缩和承载者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智慧。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教材建设要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基本经验和最近进展。“05方案”出台后,相关部门为此组织了专门的队伍来编写教材,定期更新教材,形成了四本与课程名称同名的高质量教材,而且编写和制作了诸多优秀的配套教材及电子音像教材。可见,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优秀的教材。而好的教材,反过来促进了理论体系核心价值的传播,为教师开展相关课程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政理论课的基础。为此,国家专门在博士和硕士层面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为推进党的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提供了学科支撑,也为科学理论体系、优秀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智库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环节。课程设置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突出重点,体现新成果,有利于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如前文所述,建国以来,思政课的课程设置经历了五个阶段,不断地作出调整,毫无疑问,这些调整正是对理论体系、学科建设、教材变化的正确应对,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师资队伍是思政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作为思政教学的实际操作者、实施者、组织者,能否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能否吃透教材;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学生关心的主题,并与学生互动;能否精挑细选优秀案例,使用教学辅助环节,设计教学环节等,很是关键。也正如教社科[2008]5号所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讲得好,有的老师讲的不好,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高校德育显性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整体的透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显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体系的主渠道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体会到德育显性课程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优势,要再接再厉,要进一步继续创新和传承。针对不足,要想办法克服,找出解决办法,比如王新文在其硕士论文《走出困境:制约高校“两课”教学的因素及对策》中描述的对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当中,理论教学采取灌输与启发相结合,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评方法,重视教师自身的身教和榜样作用[2]等等,都是很好的建议。鉴于本文出发点是立足于对德育显性课程的一个探讨性的透视,对于对策方面,将另文论述。

[1]董娅.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2]王新文.走出困境:制约高校“两课”教学的因素及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显性理论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