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群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在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之下遭遇重大挑战,不少人推崇西方绘画“艺术的科学化”的思想,对西方绘画理论亦步亦趋,“学之惟谨”。在这种风气下,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大师坚持以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文化价值为指导,着力主张传统绘画与时代相结合,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命题,这一命题是在对石涛“不似之似”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齐白石早年随民间工匠学习雕花技艺,后提笔学画,兼长诗、书、印。在绘画创作方面,齐白石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又吸收借鉴民间绘画艺术的营养,创造性地将民间艺术融入绘画创作中,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李泽厚先生称赞齐白石的绘画“构图、画境、笔墨,是地地道道根底深厚的中国意味、中国风韵”。[1](P.38)
在绘画理论上,齐白石深受石涛的影响。石涛是齐白石“本也生平最所钦服”之人,认为“大涤子画山水……数百年来竟无替人”,也曾诗云:“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焚香愿下师生拜,昨夜挥毫梦见君”[2](P.89),借以表达景仰之情。石涛对齐白石绘画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形神观念上。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直接理论来源就是石涛的“不似之似”说。
“不似之似”首先出现在明初王绂的《书画传习录》中,但王绂更多的是以此论批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上的缺陷,他评论绘画时说:“今人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颟顼,动曰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乌可同年语哉!”[3](P.100)王绂认为一些文人画家将自身能力的缺失归结为对古人“不求形似”理论的继承,更自夸“高简”,实质上是基本功不扎实。其理论虽针砭时弊但不免失之偏颇,因为元代以来,随着社会体制和文人地位的改变,隶行合流成为趋势,隶、行双方相互汲取彼此所长,画家“有道有艺”带来的是画韵神妙的同时又能够把握好形似。“不似之似”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追求始于明末恽向,其编著的《题仿古山水册》曾论道:“夫非胸中具有无尽之意,又非有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之意,胡以能传此无尽之意也?”[3](PP.768-769)借以表达对“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境界的推崇。而真正把“不似之似”观念发扬光大的是明末清初的石涛。石涛的“不似之似”理论散见于他的题画诗跋,“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4](P.120)和“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4](P.121)都是石涛对于“不似似之”的表述。石涛的“不似之似”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傅抱石、陈衡恪、黄宾虹、齐白石等在内的诸大家也都对该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其中齐白石先生受此论影响较大。石涛的绘画理论直接影响了齐白石的绘画形神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齐白石绘画形神观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命题。
绘画形神观的思想源头是道家的哲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正式诞生,宋元文人画派的崛起则促进了形神观的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重意轻形的趋势,齐白石则不赞同这种风气,主张“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具似即为好矣。”[5](P.10)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理论认为,单方面的忘形得意或者得形忘神都不能画出佳作,写生与传神是相辅相成、不断循环的过程,“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具见,非偶然可得也。”[5](P.10)这与石涛“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论遥相呼应。石涛“不似之似”说对于齐白石绘画形神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齐白石是追求形似的,并以形似作为绘画的基础。“似”的基本标准就是“师造化”。齐白石认为只有心师造化,才能下笔有神,“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齐白石此论受大涤子影响颇深,曾有《大涤子题画诗》曰:“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表达了对“师造化”的追求。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道:“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4](P.33)“搜尽奇峰打草稿”亦即“写生揣意,运情摹景”,以造化为师。在继承石涛“夫画,形天地万物者也”的写生论的基础上,齐白石又对其进行了发展。齐白石认为绘画应当“画常见之物,不画虚无缥缈之物”,因为“非所目见”,不足得形,更不足传神。
当然,所谓“形似”,并不是指作品要与所画对象一样,“太似为媚俗”,而是要求“真”,齐白石在论古人绘画时说“下笔如神在写真”,强调形似是求“真”。
齐白石还认为写生是追求神似的基础,“形似未见,何况传神”,画家应当在把握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追求神似,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终极境界。
在对待古人的态度上,石涛和齐白石也保持了高度的统一,都提倡反对宗派束缚、死临死摹。元末至清初画坛,泥古风气甚浓,清初“四王”领袖王时敏主张“古人是我师”。石涛标新立异,批驳“知有古而不知有我”的泥古之风,反对“以古人成法取舍现实景物,而要以现实景物迁就古人成法”,力倡“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要求画家要“借古以开今”“具古以化”。齐白石亦有“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和“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的宣言以表达对泥古之风的不屑。齐白石认为要继承古人的审美情趣,而不专摹古人之技法,“学古人之微妙,不学古人之皮毛”和“前人作画空言六法,而不能形神具似,余深耻之”。[5](P.10)这些论述表明了他对写生摹景的看法,即不应囿于古人之技法,而要学古人的审美情趣。这里所谓的古人之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看作是传统绘画中对“传神”的重视。
传统文人画的精髓,是要“超然象外”,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之上达到“中得心源”的层次,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外在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传达作者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传神写意是文人画的重要标志和文人画家审美情趣的表现,俞剑华先生在为文人画下定义时曾说“以气韵为主,以写意为法,以笔墨情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淡为神妙”,[6](PP.2-3)认为文人画的重要标志就是写意性。作为明清文人画的代表,石涛自然是力倡“传神”一说的。齐白石的传神论也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理念的继承。
石涛是反对刻意求似的,他认为“治形则无迹”,劳心刻画、工于形似,画出的作品就充满俗气、毫无韵致,须得“标心取意”以“万里洪涛洗胸臆”,才能“笔情纵恣,脱尽恒蹊”。在石涛观念影响之下,齐白石也认为形似虽是绘画之基础,但绘画更高的目标是要追求“神似”,要做到基于“形似”基础之上对“神似”的自觉追求。齐白石曾说:“我画实物,并不一味地刻意求似,能在不求似中得似,方得显出神韵。”[2](P.90)
绘画作为造型艺术,是离不开对客观物象的摹写的,正如《尔雅》所云“画,形也”。但传统文人画历经千年发展,逐渐形成重“意”的特点。在文人画写意传统的影响下,石涛和齐白石都表现出了对传神写意的追求。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氤氲章第七》中曾说绘画的真意“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绘画要有“精神”、有“生活”,齐白石绘画理论中对传神的追求与之不谋而合,传神的重要标准在齐白石眼中就是“活”。齐白石长于画虾,认为自己所画的虾和平常的不一样,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画出的虾是活的。齐白石论古之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在这方面石涛是出类拔萃的,“大涤子尝居清湘,方可空绝千古”。齐白石也认为前朝画家除去“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工于形似带来的只能是“无超凡之趣”,亦即石涛所谓“治形则无迹”。石涛对于汲汲追求的形似也是极为反对的,他认为机械地复制或摹写客观事物,即使把名山大川画得丝毫不差,亦是毫无生气的,即“画必似山山必怪”。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在齐白石看来,绘画应当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石涛的“不似之似”。
石涛虽未对“不似之似”进行系统阐释,但这一理论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有所体现。何谓“不似之似”?显然后一个“似”即形似,不似即不能过于形似,工于刻画、治形无迹。这一理论也是在苦瓜和尚长期绘画实践中不断总结而逐渐形成的。
石涛在《氤氲章第七》中曾提到自己50年前“未脱胎于山川”,也就是50年前过于追求形似,而后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搜尽奇峰打草稿”地进行客观方面的历练和主观上的“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逐渐领悟到要“脱胎于山川”,达到将“饰”与“理”结合的境界,才能处理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掌握“不似之似”的精髓,创作出“千峰万壑,具无俗迹”的优秀的绘画作品。齐白石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理念,齐白石在50岁时题画道“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即要创作出“神品”须得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平衡,掌握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并在绘画创作时融入创作主体的独特审美趣味。齐白石论画时又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5](P.11)绘画作品中仅有“似”或“不似”,即“形”或“神”的任何一个单方面在齐白石看来都是不完整的,单方面地强调“形似”或“神似”只会使绘画作品“太匠”或“太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齐白石的绘画形神观深受石涛“不似之似”论的影响,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是齐白石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扎根于传统绘画,以中国传统绘画为营养。在中国传统绘画两千余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齐白石选择石涛,是因“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而有的共鸣,所以对于石涛的美学思想,齐白石是很赞同并能够自觉接受的。对于石涛“不似之似”理论的自觉继承,齐白石也从来不是囫囵吞枣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主张不仅要“笔墨当随时代”,理论亦应与时俱进,“若无新变”,则“不能代雄”。
总之,石涛的“不似之似”论对于齐白石的绘画形神观的影响是巨大的。齐白石绘画生涯也将自己对于“不似之似”论的理解,融会贯通至自己的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在绘画创作上,齐白石“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在绘画理论上,齐白石主张“形神具似”。对于石涛“不似之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最终体现在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对中国绘画之重要命题之中,形成了他“似是却非好颜色,不依篱下即蓬莱”的审美智慧和绘画经验,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1]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2]齐白石.齐白石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4][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5]李祥林.齐白石画语录图释[M].杭州:西泠印社,1999.
[6]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