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

2014-04-17 04:09陈友庆胡婷婷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外向人格特质特质

陈友庆 胡婷婷

(河海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8)

社交网络提供的是一种互动性的服务,它允许用户在一个有界限的系统里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主页,建立和他人共享的联络人列表,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查看和发展联系人网络。[1]使用社交网络可分为同步使用和异步使用,同步使用主要有即时信息和聊天等,异步使用主要有电子邮件和博客等。社交网络有匿名性和自由选择“在线”或“不在线”的特点,而且在社交网络上可重复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比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关系有更强的可控制感。[2]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3](P.426)人格是由一组特质组成的,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个体的每种特质在量上的不同,构成了人们之间人格的差异。人格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人格特质也会影响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

一、“大五人格”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

“大五人格模型”是分析人格结构的主要理论,它将人格结构分为五个因素: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和开放性。[4](P.119)相对来说,外向性和宜人性在人格结构中更重要些。通过大五人格问卷可以测知个体每种因素得分的高低,将五个因素的情况统合起来就能分析个体的人格特点。

1.“外向性”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外向性在社交网络中展现得较为明显。研究发现,外向性高的人认为,在社交网站上看起来很受欢迎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和虚拟世界里都被认为是“很受欢迎的”或“外向的”[5]。Gosling等人让159名大学生(男51人,女108人)填写人格问卷及报告与社交网络有关的行为。结果发现:外向性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数量显著地多(包括照片及相册数量、背景图片数量、社交群数量、网络好友数量、社交账号数量等);外向性高的人在社交网络中会始终保持最新状态并与他人保持联络(主要指对他人的状态进行评论);外向性高的人在社交网络中会留下更多的“痕迹”,如较多地浏览他人主页,添加好友等。[6]可以看出,与其线下(即现实世界)的表现一致,外向性高的人在社交网络中也有更多寻求好友并企图保持联络的心理需要。社交网络可以满足外向性高的人对刺激和社会交往的需求,但也会导致他们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其网络成瘾倾向也较高。[7]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如Ross等人发现,外向性与社交网络中好友数量不相关。[8]他们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外向性的人并不把社交网络当作真实社交的替代品,而更多地是把它当作表达观点的载体,或进行研究、音乐分享等活动的工具而已。

2.“宜人性”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Gosling等人发现,宜人性高的人更喜欢浏览主页,既有他们自己的也有好友的。[6]另有研究发现宜人性高的人更少发布消极内容。[9]这可能体现了他们谦逊的一面,表现为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3.“责任感”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有研究发现,责任感和社交网络的使用呈负相关。[10]责任感得分较高的人由于对工作有责任心,因而会更多地拒绝社交网络,因为这会耽误工作或者使他们从日常任务中分心。Wilson等人用大五人格问卷、自尊量表、成瘾倾向量表及社交网络使用状况问卷调查了199名大学生(男46人,女153人)。结果显示,责任感得分低的人报告了更高水平的社交网络使用和成瘾倾向。[7]这可能是责任感低的人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从而会导致网络成瘾。这一结论提示我们,提高青少年的责任心是帮助他们克服网络成瘾的重要途径之一。

4.“神经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Amichai-Hamburger等人 对40名(男19人,女21人)社交网络用户进行了调查,主要是通过填写真实自我问卷来考察他们对现实中的好友与社交网络中的虚拟好友表露信息的差异,同时结合他们回答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情况进行分析。[11]结果表明,神经质与真实自我有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内向型高神经质者在真实自我上得分最高,即他们向网络好友表露的信息最多。Guadagno等人得出与此一致的结论,他们发现神经质得分高的人在社交网站上“更健谈”,且在网络交谈中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有可能成为博客论坛的主角。[12]但有研究发现,神经质得分高的人会更多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消极内容。[9]分析起来,这或许与高神经质者消极情绪多、过于敏感有关。也有研究表明,神经质和过多使用社交网络无关而只和在社交网络中搜寻信息等特殊功能相关。[13]据此分析,神经质高者由于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他们可能不喜欢在社交网络中上传个人照片或填写信息,而更喜欢使用社交网络的其他功能。

5.“开放性”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研究表明,开放性高的人更喜欢尝试新的交流方式或在社交网络中寻求新的经验。例如,Ross等人对97名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调查,包括社交网络问卷、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技能及大五人格问卷等内容。结果表明,开放性与社交网络中尝试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相关。个体的开放性得分越高,其在线的社会性功能越强。[8]Gosling等人认为,那些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所体现出探索新活动、寻求新体验的行为同样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很明显,比如他们会经常更换或添加主页图片。[6]Wilson等人进一步发现,开放性与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消极内容没有相关,即开放性高的人不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消极的消息。[7]这可能是因为开放性高的个体想要赢得社会认可而只发表一些被社会接受的信息。

二、其他人格特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

1.自恋特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Buffardi等人以那些同意保存其在实验中使用过的社交网页的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恋人格问卷以及设定好的网络情境,得到了被试的自恋状况及量化的评估结果(如好友的数量、背景图片的数量、空间转载的数量以及相册中关于“我”的数量等)。[14]结果显示,自恋性与网络活动(可以由好友和背景图片的数量得到)有正相关;自恋和主人照片的吸引度(如性感程度)、自我提升等呈正相关。高自恋的个体在社交网络中会展示更多的自我提升,如在主页上展示积极的人生格言,呈现关于“我”的有趣图片等。

2.创新性特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Pagani等人在社交网站上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创新性与积极网络使用和消极网络使用都呈正相关,即创新意识强的个体在浏览(属于消极网络使用)和创建网络信息(属于积极网络使用)上都相对积极。[15]我们认为,随着社交网络创新性的不断提升,它提供的更复杂和刺激的人机互动内容和供信息消遣的内容都会大大增加,这反过来又会促进那些创新意识强的人更加喜欢使用社交网络。

3.害羞特质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Cheek等人的研究发现,有害羞特质的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更喜欢使用电子邮件,更少使用即时信息和聊天。因为即时交流会增强工作记忆的工作量并产生社会焦虑感。[16]Chan对香港498名大学生(398名女生,100名男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与Cheek等人的研究一致,即害羞特质高的人使用同步网络媒介较少。[17]分析认为,由于网上发布即时信息和进行交流需要对交谈内容进行解释,并且需要给对方及时的信息反馈,这些活动形式对那些有社会焦虑的人来说仍然是挑战,因此害羞特质高的人同步网络媒介使用减少。Orr等人对103名社交网络用户的害羞程度、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每天使用的时间长短和网上好友数量)、对网络的态度等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表明,害羞的人比爽朗大方的人网上好友的数量显著地少。这一结果与被试的线下表现是一致的,即那些害羞的人报告的现实中的好友关系也相对较少。但研究同时发现,害羞的人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却较多,他们比爽朗大方的人更喜欢社交网络。[18]这或许是在线交流的匿名性会帮助害羞的人交流时不用担心对方看到自己的窘境,因此会促进他们更好地表达。但这也会导致害羞的人对社交网络的过分依赖。Sheeks等人提出了“害羞-网络媒介使用模式”(shyness-CMC use pattern),即认为害羞特质高的人更有可能会发展为网络成瘾。[19]照此思路,未来对网络成瘾的研究,需要将个体的人格特征结合进去考虑。

4.自尊特质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Kräme等人研究发现,与自我呈现有关的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展现出较多的网友数量,在个人主页上会有更多的文字和信息。而且,信息的展现方式也会与众不同。同时,他们更喜欢将自己标榜为某个群体或组织的成员。他们在网上展现的个人图片不会太保守,或者是滑雪的英姿,或者是聚会的场景。总之,这些高自尊的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呈现更精细更开放。[20]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关于自我能力和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完成一定任务的乐观信念。即在社交网络中,只有那些认为可以很好展现自我的人才喜欢去自我展现,同时还可以推论:个体在社交网络中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感比其在现实生活中被观察到的自我效能感更有预测性。因为在社交网络中,个体的自我呈现比现实生活中的那种缺少掩饰的面对面交流会更具有意识性,个人更可以控制。

综上所述,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线上)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线下)的人格表现有较大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线下人格是线上表现的基础。由于线上人格表现不会有太多掩饰性,它们应该是线下人格更直白真实的展现。因此,我们在教育、管理与使用中不必畏社交网络为猛虎,只要多注意培养个体在现实交往中的良好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那么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这些良好人格特质定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社交网络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1.社交网络可维护心理健康。Takahashi等对社交网络用户的抑郁倾向进行了跨区域网上调查,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情绪状态和对社交网络的评估(积极和消极)等内容。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可以为有抑郁倾向的人提供很多寻求支持并满足他们需要的机会。[21]如果用户能很好地利用社交网络,则有利于他们抑郁情绪的宣泄,进而有利于良性人格的养成。但为了防止抑郁情绪的积累和上升,若是当个体认为社交网络不是其自主选择时,或者发现他们有自我中心倾向时,或者他们的朋友对社交网络有非常消极的看法时,或者这些人有比较重的心理负担时,还是建议其减少或者停止使用社交网络为佳。

2.社交网络可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Huffaker等人在网上调查了青少年的网络同一性发展状况,包括个人信息的暴露情况、性别同一性发展状况、情感特征和语义特征等。结果显示,社交网络为青少年的交流提供了反馈,或者提供了与其他人联络的可能性,这就使得他们产生了同伴关系感,这是同一性建构的重要方面。[22]此外,网友间的反馈或同伴的接受情况都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23]Barker对734名大三学生的社会认同满足感、群体同一性和集体自尊感、社交网络使用的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较高的、积极的集体自尊特质的个体会有更强的动机来通过社交网络与同伴联络,而在联络中获得的积极反馈又会进一步稳固他们的自尊。这就像是一个良性或恶性循环的圈子,社交网络作为中介变量,引领自尊在社交网络的影响下增加或减少。[24]Gonzales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社交网站上有选择性地自我呈现会提高自尊水平。[25]

3.社交网络可促进交往困难者的交往活动。Ryan等人在线调查了1324名网民,其中1158名有社交网络账号,探讨人格特质与社交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调查内容包括大五人格问卷、自恋问卷、害羞问卷和孤独感问卷。1158名有社交网络账号的被调查者同时还要填答社交网络使用量表。结果表明,有社交网络账号者具有较多的外向性和自恋特质,无社交网络账号者则具有较多的严谨性和社会孤独感。[26]Sheeks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社交网络的内在动机是联络并了解他人(社会性),这对其他一些内在特质(如害羞)起到抑制的作用,这显示出社交网络在满足交流需要的前提下促进积极人格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社交网络会帮助在现实生活中交友困难的人,如孤独症者、有生理缺陷者(肥胖症、谢顶等),甚至那些在面对面交流中感到不适的人都可以使用社交网络代替传统交流方式,这就满足了他们与人交流、表达真实自我的需求,也有利于孤独症等心理病症的缓解及健康人格的发展。[19]

总之,社交网络使用对促进个体的人格同一性发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释放心理压力有着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1.在社交网络研究中涉及更多的人格特质分析。可以分析移情、创造性、独立性、敢为性、一致性、正义感、自信以及自我实现等对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还要深入探讨大五人格在积极网络使用和消极网络使用中的作用。

2.分析线上人格与线下人格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现有研究中,往往将人格特质与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看成是单一维度的,认为互联网使用或社交网络使用是某种人格特质表现的诱因。问题是,社交网络对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是只局限于线上,还是对线上线下,即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表现皆有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线上和线下的影响哪种大?个体更认同哪种表现?此外,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与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包含同步的和异步的)表达的一致性程度如何?有人认为,与面对面交流相比,社交网络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相对削弱,且不善于传递感情。然而,也有人认为,正因为如此,社交网络在交流中才能有更深刻地自我暴露,这样才可以带来更牢固的关系。因此,分析人们耗费多长时间用于线上与线下的社会化,他们是怎样通过网络来划分这些界限的,他们使用不同交流工具的频率,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线下及线上社交网络大小及与其他成员的亲密度的,将使研究内容不断深入。

3.分析个体在具体网络社交活动中的表现。社交网络因其特定的功能而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网络求职或招聘、在线咨询、网上交易等。由于人们都希望看到对方是一个线上与线下同一的个体,因此,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在这些网络活动中的表现,对于预测和指导用户之间有效地开展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手机上网者已经成为网络使用最大的群体,因此,对这一移动用户人群的网络使用心理研究也需要补充。

4.将个体的自我报告与其网络社交行为结合起来考察。目前社交网络研究常用的是问卷调查及自我报告法,而这类方法在信、效度(例如很多被试对自己线上及线下的不良行为或敏感性问题报告率较低,甚至虚报)、因果关系的判断及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见、错误记忆等问题,需要改进。此外,若是将自我报告与被试社交网络使用具体的实际行为表现相结合,或添加实验方法分析因果关系,将会促进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网络社交与人格特质间的关系。

5.探讨社交网络中人格特质发展的神经机制。由于线上活动的性质、内容及时间长短、社交网络软硬件技术等都会导致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特质表现出差异性,考察用户进行网络社交活动时的神经机制有较多困难。此外,个体的线上表现还会有多种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针对现实交往与网络社交的特点,选择更宽泛的时间和内容节点,在多样的社交情境中分析人格特质表现稳定时的神经机制。

[1]Boyd D M,Ellison N 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 and scholarship[J].Journal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

[2]McKenna K Y,Bargh J 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Pervin L,John O.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2nd end.)[M].Paper presented at the Guilford Press,New York,U.S.1999.

[5]Zywica J,Danowski J.The faces of Facebookers:Investigating social enhancement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es;predicting Facebook and offine popularity from sociability and self-esteem,and mapping the meanings of popularity with semantic networks[J].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2008(1).

[6]Gosling S D,Augustine A A,Vazire S,et al.Manifestations of Personalit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Self-Reported Facebook-Related Behaviors and Observable Profile Information[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11(9).

[7]Wilson K,Fornasier S,White K M.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Young Adults’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10(2).

[8]Ross C,Orr E S,Sisic M,et al.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

[9]Karl K,Peluchette J,Schlaegel C.Who’s Posting Facebook Faux Pas?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Personality Differ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2010(2).

[10]Butt S,Phillips J G.Personality and self 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

[11]Amichai-Hamburger Y,Wainpel G,Fox S.On the Interne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introversion,and Internet interaction[J].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2002(2).

[12]Guadagno R E,Okdie B M,Eno CA.Who blogs?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blogg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5).

[13]Tuten T L,Bosnjak M.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Web usage:the role of need for cognition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2001(4).

[14]Buffardi L E,Campbell W K.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8(10).

[15]Pagani M,Hofacker C F,Goldsmith R E.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Active and Passiv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Psychology& Marketing,2011(5).

[16]Cheek J M,Buss A H.Shyness and sociabi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1(2).

[17]Chan M.Shyness,sociability,and the role of media synchronicity in 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1).

[18]Orr E S,Sisic M,Ross C,et al.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on the Use of Facebook in an Undergraduate Sample[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9(3).

[19]Sheeks M S,Birchmeier Z P.Shyness,Sociability,and the Use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7(1).

[20]Kräme N C,Winter S.Impression Management 2.0: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Extraversion,Self-Efficacy,and Self-Presentatio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2008(3).

[21]Takahashi Y,Uchida C,Miyaki K,et al.Potential benefits and harms of a peer support social network service on the internet for people with depressive tendencies: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09(3).

[22]Huffaker D A,Calvert S L.Gender,identity,and language use in teenage blog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5(2).

[23]Lampe C,Ellison N B,Steinfield C.Changes in use and perception of Facebook[C].Paper presented at the CSCW’08,San Diego,California,2008.

[24]Barker V.Older adolescents’motivations for social network site use:The influence of gender,group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9(2).

[25]Gonzales A L,Hancock J T.Mirror,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11(1).

[26]Ryan T,Xenos S.Who uses Facebook?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Five,shyness,narcissism,loneliness,and Facebook usag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1(5).

猜你喜欢
外向人格特质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