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营生活一样经营教学

2014-04-17 02:07
教育观察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公因数公倍数经验

陈 慧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00)

“生活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直至现在,其“生活教育”的思想对教师的“教”与“导”仍然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生活需要经营,而教育更是一项没有捷径的工程,同样需要我们的经营。

生活是教育永久不变的核心。作为一名踏上讲台只有两年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点对笔者的影响甚大。两年来,笔者在教学中不断领悟到:教给孩子们生活的本领,生活也会不停地回馈给数学教学更多的闪光点。接下来,笔者将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浅析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四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笔者坚信,数学来自生活,而生活也会为数学教学提供很多的便利。其实无论是多大的孩子,总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些生活经验看上去不起眼,但只要稍加提炼,就能够成为很有用的数学学习经验。重视帮助学生累积数学经验,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意义。小学生数学经验的累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创设情境,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

创设情境是一个教学引入手段。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接触到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更为贴切的教学例题。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做到“无缝衔接”,有时候甚至会有奇效。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更多的是强调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而非机械背诵。如果我们硬生生地塞给学生“单价”“总价”这样的概念,除了那些理解能力相当强的学生,很多学生会把这些概念混淆。所以当笔者教到这块内容时,经常会为学生设立情境:“假如你有10元钱去买笔的话,你可以买几支2元一支的圆珠笔呢?”这样的假设来自生活,学生很容易在脑海中浮现这个非常熟悉的场境,这时候再去理解同类型的题目自然容易多了。而且笔者还发现,当做了几次这样的假设之后,很多学生会跟着一起进行这样的情境创设,慢慢地,他们甚至会自己变换形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脱离教师而自主地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并用于解决相关的数学题目,这便是情境教育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所产生的美妙效果了。

二、重视知识迁移,让“陌生”变成“熟悉”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知识是层层积累的,除了生活经验需要不停地积累,很多看上去是新的知识,其实也不过是来自之前所学知识的迁移。这些以前跟我们“有过一面之缘”的知识,仅仅是因为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丰富了、复杂了。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学期中段以前,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在之后的分数的约分与通分学习中,这些知识点又一个个“跳”了出来:在学习步步约分时,我们会发现,每次约走的就是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在学习一步约分时,我们发现,约走的是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在学习通分时,我们发现,公分母其实就是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当然,最好使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教学这块内容的时候,笔者经常暗示学生:很多知识你们已经遇到过了,现在它们不过是变了花样“重出江湖”罢了。笔者用旧知识不断带动学生去学习新知识,这也是在培养他们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去学习数学,去提高他们学习的本领,让他们积累自学的经验。

“以旧带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经验渗透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强化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新授知识与之前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那在学习的过程中,便会不断地激发学生曾经熟悉的种种学习经验、体会,甚至是学法,这样学习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让学科之间“血脉”相连,让数学学习充满人文关怀

三年级下学期教学除法口算时,笔者在PPT上准备了一道“600÷3”的题目。一名学生在讲解解法时犯了“除法从低位开始除”这样的低级错误。这让笔者很纠结,怎么会这样呢?笔算时他们都很习惯地从百位开始,但是到了口算时,他们就把这办法给忘了。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课后,笔者习惯性地去洗了洗手,看着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笔者突然觉得有办法了。

第二天上课,笔者在黑板上写了“除法是( )”一句话,让学生在小括号内填空。学生摸不透教师的用意,唧唧喳喳说了一通之后,笔者在括号里写了一个大大的“水”字,学生纷纷念道:“除法是水……”然后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笔者马上接着写道:“从高往低(计算)。”这下他们有点明白了,跟着摇头晃脑地读着:“除法是水,从高往低(计算)。”待到他们读了几遍之后,笔者又把事先准备好的昨天那名学生做除法的方法展示了出来,然后问道:“这样除,你们同意吗?”有学生立即指出:“错了,除法是水,应从高往低计算。”其他同学也理解了这个方法是错误的了。

很久之前,笔者觉得数学是很理性的学科,可有了这次“水”的启发之后,笔者开始觉得,学科之前的相通是无所不在的。在帮助学生记住除法从最高位开始计算后,笔者认识到:能够通过与生活中有联系的现实相结合,把理性的数学与感性的学科结合起来,这种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教学的“经营之道”啊!

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陶行知先生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洞悉了这一切。我们信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论,与“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生活,需要我们好好经营,而教学,作为生活的一个进阶产物,更加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1] 游诗铭.小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实效性[J].小学时代:教师,2012(6).

[2] 蒋康华.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10).

[3] 张奠宙.中国数学教育在改革与反思中前进[J].人民教育,2008(22).

猜你喜欢
公因数公倍数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经验
《最大公因数》教案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