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晨
(如皋市实验初中,江苏如皋,226500)
对美术教学的理解首先在于对美术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不妨把美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关于美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画画儿”,也包括雕塑及其他工艺活动,能够画出美丽的画的技术就是美术;二是关于美的艺术,也就是用画来体现美的表达手段,艺术性是其显著特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表现美,则有好高骛远的嫌疑。因为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毕竟还处于入门的阶段,甚至连门都还没进,此时必须经由技术的阶段。这一判断是有依据的,因为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其他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质的感受,肯定是建立在量的感受的基础之上的。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初中美术教学又不能只顾画画的技法而忽视对美的体验,毕竟学生将来可能并不从事美术工作,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感受,常常会对美术领域之外的其他内容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思考,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去表现美。其中,美术学习是基础,而表现美则是一种情感目标。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与个体相关的美。它往往只与个体相关,是学生个体感觉到的美,但这种美在他人眼里未必是美。显然,这样的美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为在一般情形下,人们都认为只有公认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可如果分析每一个社会个体,会发现这一认识其实是狭隘的,是无我的。笔者以为,初中美术教学必须从自我的美开始教起。
在一次初二年级的中国水墨画教学课上,笔者让学生学画一只麻雀。快下课了,一名学生拿着他的画给我,我一看,心想:这哪是麻雀啊,明明是一只小鸡嘛。可这学生却非常高兴。笔者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欣赏自己的画,他一下子跑到座位上去,拿出十多张画着麻雀的纸出来给我看。他的意思我懂了,尽管对我而言这一幅不是真美,但在学生的眼里,它已经很好了,他显然对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样的进步非常满意。我一下子想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于是“狠狠地”表扬了这名学生,而这些姿态各异的麻雀也印在了笔者的脑海中:美术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但实际上却对学生的心灵有着同样的促进作用,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所展示的美的欣赏,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美术教学,没有教育价值的美术教学不是真的教学。因此在对待这学生的态度上,笔者坚持美术与教育并重。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很好地呵护学生在美术领域刚刚冒出来的那根小芽,这也就成了他感受美、创作美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这不正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点吗?
如果说独特美还是属于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话,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去发现美。众所周知,美其实是比较出来的,因此,发现美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寻找美。笔者以为这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
比较,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只要有两件不同的事物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自然就会去进行比较。在手绘线条图像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在自己的纸上手绘线条(其间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一些图片以及提示技法),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表面来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但笔者在第一个环节中特别强调自主,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而不受别人影响;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则强调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感知自己与别人手绘线条的差异。由于有了比较,差异也就体现出来了,在学生的心中自然也就有了美与丑的区分。
发现别人的美,并不意味着自己丑。自己欠缺的是还没有掌握表达内心美的方法而已。这一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对自身的认识往往影响着学习的动力与结果。而有了这一观念,学生的努力目标就是对手绘技法的掌握,而不是纠缠于美与丑本身了。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领悟到,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领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发现别人的美,这个过程强调不用别人的美来否定自身的美。于是,自身的美与别人的美也就和谐了起来,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其实,从个人的美到别人的美,最终还是为了表现美,这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表现美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会在表现自己所认为的美的过程中,去判断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去感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事实上,无论是大艺术家,还是学校的学生,总是在试图用美术技法去表现自己认可的那种美。
初中美术教学所能展示的美是相对的。如上所述,初中学生所展示的美,实际上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通过“造型·表现”的方法进行创作活动,强调“这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笔者以为这样的描述是恰当的,对初中美术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因为美术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艺术形象,所以其必然是通过造型来表现的,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无论是手工还是其他活动,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敢想的心态促成自己敢做,大胆将自己所感觉的美表现出来。
表现美的一个重要注意点是要防止思维上出现定势,因为有些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画的房子和树总是一个样子,画的人总是一个眼神,于是看多了就缺少了美感。这说明学生对美的认识是凝固的,学生在表现自己所理解的美时是单一的。因此,不让自己的美感为自己的思维定势所左右,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重难点,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美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成多种欣赏美的视角,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也各有各的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相对于独特美和发现美来说,表现美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较长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训练。
综上所述,展示独特美、努力发现美、尽力表现美,应当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三个要点。而要落实这三个要点,显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因难能方显可贵,美术教学的魅力也正体现在这一点。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