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然然
(江西科技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语音学习在整个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的语言活动都是从语音的识别与记忆开始的。按照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简单的英语教育,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英语语音的教学。但是由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及地方方言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到了高中毕业时,语音合格的并不多见,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这为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笔者是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的一名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已经有7年。2013年6月7日—6月8日有幸参加了王桂珍教授主讲的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培训课程,结合自己的语音教学实践,感觉受益匪浅。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硬件条件,但是结合自身的英语语音教学实践及学习感受,英语语音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英语语音教学中常见问题归纳如下:
语音教学是入门课程教学,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语音教学应该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虽然语音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但是英语语音教学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英语语音教学等同于音标的教学。在本人四届英语语音教学中,每周2个学时,15周,共计30学时。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先讲英语元音、辅音,然后讲解单词重音、语调。大部分时间放在英语发音即元音和辅音的讲解、纠正发音、反复训练上,对单词重音、语调的讲解时间相对较短,也就造成了学生每个单独元音或辅音发音基本标准,但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的问题无法顾及。
传统的语音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首先教师讲解发音要领,示范发音,学生跟读录音中的单词句子,然后每个学生按顺序依次朗读单词和句子,教师纠正发音,教学步骤虽然条理有序,但课堂气氛相对较为沉闷,学生表现不是非常活跃,会使部分学生感觉学习语音枯燥乏味,丧失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能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方言的发音特点,部分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其影响。例如有的学生light和night分辨不清,bike和pike分辨不清。普通话中某个声母或韵母的不标准发音会直接影响英语的发音,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学习在发音、语调和节奏上有一定的影响和干扰。
国外有研究显示,在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有非本族语使用者在场的情况下,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等超音段比单个单词的准确发音更重要。传统的语音课堂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单音素,即元音和辅音的操练上面,教学目标一般要求学生尽量掌握美式发音或英式发音,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地道、标准的发音,而忽视了学习语音的目的应该是能够胜任跨文化交际的任务。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要求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英语语音达到母语者水平是不现实的。另外,英语是世界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带有外国腔的英语是现实存在的。所以,应该转变英语语音的教学思想和目标,不应该强求学生地道的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而是要让他们的发音在接近母语的前提下能够胜任跨文化交际的任务,能与母语者进行无障碍交流。
首先要加强听力训练。语音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准确发出单音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连贯说话的语音规则,包括语流中的音变、节奏和语调等。所以可以选择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听力材料,接触不同的英语表达和口语,通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交际场合的语音习惯。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电影配音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探索新式教学手段,如利用各种游戏来丰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人们遍认为,语音迁移对语音影响很大。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确实也发现中国学生在某些特定的语音和发音方式上呈现出群体性的错误倾向,这种高度一致的语音偏差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特征无关,只能是一种群体性的母语负迁移。因此,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英汉语音对比,让学生了解母语如何影响英语语音,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的语音敏感性。对国学生来说对英语节奏方面的影响较大,应注重加强学生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和有效的避免。
传统的语音教学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单音素,即元音、辅音的操练上,往往会忽视节奏和语调。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语音教学只有一个学期,30学时左右。结果学生单个音素发音准确,朗读或说话没有半点英文的味道,只是单音素的拼凑。所以,在以后的语音教学中,重点应该调整,加强语调和节奏的教学时间和力度,不一定死板地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可以灵活使用教材。
综上所述,英语专业语音教学应该转变教学目标,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教学重点应该从单个音素的发音转向重音、语调、节奏等。课堂教学手段应该丰富多样,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1]Cutler A.Greater sensitivity to prosodic goodness in nonnative than in native listeners [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9,125(6):3522-3555.
[2]许高渝,王之光.论20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2,32(5):50-55.
[3]刘延玫.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