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014-04-16 17:32:19
江科学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道路特色

陈 嫡

(江西科技学院 思政部,江西 南昌 330029)

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陈 嫡

(江西科技学院 思政部,江西 南昌 330029)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本文通过“三个自信”和中国梦内涵的阐述,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融入“三个自信”精神教育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把对“三个自信”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其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梦的内涵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完全吻合的,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提出

自信是自尊、自立、自强之本,是个人、集体、国家、民族等在自身行动基础上建立起来对自身力量和未来实现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顽强的奋斗意志和科学的实践信心。“三个自信”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源自党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历史经验,源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源自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体现了对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历史使命和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的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一)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的幸福。从近代屈辱的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保持着经济的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2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说明除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别无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11)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其中,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精华,科学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将随着永无止境的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其他思想理论不可比拟的优势,列宁曾经指出:“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2];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能够帮助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9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最终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载体,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任何一种社会形成的制度都要优越,它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伟大创造,是一种崭新的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形态,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中国梦”蓝本下,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的思考

中国梦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之梦,让国家强盛、让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因此,如何巩固、强化、提升大学生的“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

(一)充分阐明“三个自信”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改变、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呈现,都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同志更是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三个自信”的提出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3],有利于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用事实证明“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当代大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不随波逐流的一代。因此,在对他们进行“三个自信”教育时必须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证明“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则是最好的证明材料,它的成功说明我们一直以来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及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的正确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坚信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正确性,因为这“三个自信”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只有坚定自信才能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三)把“三个自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因此,有必要将“三个自信”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中,让“三个自信”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首先,把“三个自信”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来说明“理论自信”,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说明“道路自信”,也可以从中国在遭遇国际、国内政治风波、国际金融危机,仍能有效应对并办成一件件大事来说明“制度自信”,让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次,围绕“三个自信”设计实践教学项目。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策略上,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同样“三个自信”的教育仅仅依靠课堂灌输是行不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向大学生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让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产生高度认同感,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抽象的理论通常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拓展教学场所,开设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真知,潜移默化地让“三个自信”被广大学生认同,并内化成内心的坚定信念。

最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三个自信”的研究。要把“三个自信”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思政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升觉悟,让自已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要把加强对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必须要学会把握时代脉搏,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思政教师对“三个自信”才能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教学中才能充满自信,才能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才能更好地把“三个自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2]列宁专题文集.论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晋.“三个自信”底气足[N].经济日报,2012-11-14(6).

(责任编辑:朱 斌)

The Road Confidence,Theory Confidence and System Confiden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s

CHEN Di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029)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undertakers and realizing mainstay of Chinese Dreams.Firm road confidence,theory confidence and system confidence can provide great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s.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confidences” and China Dreams,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better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to the “three confidences” spiritual education,so as to help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ree confidences” from perceptual angle to rational angle,turn them into inner spirit and outer action,and strive to realize Chinese Dreams.

Chinese Dreams;three confidences

G41

A

123(2014)02-0016-04

2013-09-02

陈 嫡(197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