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2014-04-15 18:22苗艳华戴冬冰董保莲沈花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

苗艳华 戴冬冰 董保莲 沈花玉

摘 要 针对现今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企业全程参与型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将校企合作贯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全部环节,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整合,最终建立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企业全程参与型;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121-03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加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联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最好选择。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操作指南》中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9种[1]。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到企业实践。在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作业,按照教学计划规定进行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

3)“学工交替”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是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

4)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从学生的输入输出而言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资源共享的模式;从国家社会而言是强调联手、优势互补、双向互勉的模式。根据合作双方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合作双方训练项的目标、内容、任务、条件、要求等资源要素等都必须是真实的。

5)“实训—科研—就业”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校企业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出力,通过课程与实训的有效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性学力。一般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比如合作办学、合作开发新产品、人员交流培训、联合培养、共建实训实验场所、课程开发等。

6)“双定生”模式。“双定生”指通过协议方式,主要由企业出资,由学校招收定向培养和毕业后定向就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招生即能就业”。其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农村贫困考生和城镇家庭生活困难的考生。“双定生”毕业生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同时取得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7)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通过学校、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合作模式的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内容与其在学校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联系密切。

8)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合作双方相互信任、互利互惠,依托专业,与地域内各行各业建立合作,全方位、多渠道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

9)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某一行业满足自身人才需求,自办学校;或学校与人、财、物具有优势的某一企业合作办学,学校由企业管理,培养出特定行业的专门性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基本成熟,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刚刚发展起来,其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借鉴高职院校,但不同类型的学校校企合作的重点不同[2]。比较而言,学术型大学更加侧重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的重点在研究领域,主要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研发、研究成果向生产要素的转化;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教学职能,即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其校企合作侧重于教学过程,这类合作的目的是增加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企业与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居于两者之间,既重视实践教学,又要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

然而,现今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2]。一方面,校方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弥补学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条件有限、技能型师资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欠佳等缺陷;另一方面,企业希望学生能够为其生产经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将学生视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进行任务安排,以谋取企业的最大利润,而不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学生安排在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这种仅仅类似于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的校企合作,显然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 企业全程参与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应用型本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就应该让校企合作贯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全部环节,形成企业全程参与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编著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质性的教育合作。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保证专业基础课程扎实,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此外,可以考虑加入拓展学习模块,针对特定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以上所有目标,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可能实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初,由企业专业人员总结出相应专业岗位群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等要求,以此为基础在保证专业基础扎实的条件下删除原有人才培养中并不需要的课程,增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本过程在执行时务必注意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保证本科教学的系统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是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对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和修订,以求达到课程目标的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必须了解企业的需要,归纳出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关键能力,由此制定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本过程在执行时应将学院式以及企业实战式两种课程开发体系相结合,既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严谨性,同时将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知识最为重点突出。例如实验实践环节,在学生已经对课程有了全局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少量的、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巩固基础知识,加大力度为课程开发出更多紧密联系实际的、培养学生能力的特色性实验实践内容。

校企合作编著教材 确定课程内容后,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目前的教材普遍存在知识老旧、应用性差等问题。究其原因,新知识、新科技变成为高校的教材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教材必然会有滞后现象。由于过去科技发展缓慢,这种滞后不会明显,然而现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使得教材的知识老旧表现明显。此外,传统的经典教材重在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对于实践应用的方面较少涉及,选用这种教材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可以请企业有关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在具备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特色的实例编写,将最新的科技融入教材。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求教材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多数高校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现场工作经验,这就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际脱节;若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任教,虽然其实践经验丰富,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有欠缺。校企合作充分组织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以及技术熟练的工程师共建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下企业合作锻炼、骨干工程师参与教学,教师与工程师共同进行企业内实际项目的科研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教学团队水平。此外,教学团队建设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著密不可分,拥有了好的教学团队,必然能开发出合理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编写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教材。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目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通常以学生观摩参观为主,由于时间短,人数多,又不能真正参与生产,最终学生只能对工艺流程等有初步了解,而对产品开发制造等没有深刻的体会。要改善以上情况,必须让实训基地的作用真正发挥,如在学生毕业前的1~2个学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真正融入企业的生产开发环境,使学生真正具备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倘若学校有足够能力,可在企业指导下建设具有先进设备工艺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中,校企双方可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开发,实训基地既作为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场所,又可以为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支持。实验实训环节可邀请骨干工程师直接参与教学,设法将生产科研实际引入实验实训过程,使学生在校内就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当学生具备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后,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将四年所学融会贯通。然而,当前本科生毕业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毕业设计题目脱离实际是关键一项。毕业设计题目通常由教师拟定,多数题目缺乏工程背景,设计条件理想,无需团队合作,因此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若校企合作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可以由企业提供合适的前沿课题,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数据的采集,最终完成具备现实意义的毕业设计。此外,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可以和共建实训基地协调进行,将实训基地中的科研课题的某些模块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设计。

通过以上校企合作环节,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整合,最终建立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即企业全程参与型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0.

[2]陈萦.应用性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42-47.

[3]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70-73.

[4]刘华富,张序君.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55-56.

[5]易丽.论述我国校企合作的变式:基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思与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3-2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