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14-04-10 14:03王冬吾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协同

王冬吾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75 )

高职高专理论

“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王冬吾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75 )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已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市场需求导向;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教育部等七部委在2008年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教产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一、“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高教30条”),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企(行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协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建立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开放、合作、共建,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人才培养目标紧贴社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要求校企双方协同一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平台、共同开发课程、搭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共同实施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更侧重提升学生以逻辑、思维、合作、表达为特征的各种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升各类能力培养的层次。校企协同培养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大量采用案例、实验、实习、演示、业界专家讲座与指导、实战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职场实战能力,这样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全部反映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中,人才培养目标不至于与社会需求脱节。2、社校企“三赢”。在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流程等实践知识引入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统筹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和学生的就业,实现全过程协同培养;通过多方面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开发课程等,进一步搭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促进高校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盟关系。校企协同育人能够实现社会、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一是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必定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促进就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是学校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三是产学研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等。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提升了学校产学研水平

产学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并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协调合作共同创造有利的育人环境,利用各自的禀赋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形成具有“高等”和“职业”特色的合作模式,应该是高职教育永远的主题。在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水平提升的要求使得我国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迅速进入内涵发展建设时期,各院校都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产业的发展,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到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逐渐与企业需求对接。协同育人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多主体合作育人、合力育人,是“产学研用”,而其中学校是协同育人的终极推动力,只有学校才能坚定“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协同的最高价值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协同的本质意义是推动大学生“全人”的养成。在协同育人特别是与企业协同中,“与巨人为伍、与品牌同行”,这样可以提高育人标准,倒逼学校提高产学研的质量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提高为企业服务的实力。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一般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专业人士作为授课教师,专、兼职教师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接收了前沿极具实用性的经验和技术。各合作企业还承担了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实验课程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制定合作教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对学校、企业和学生形成三方约束,真正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企业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提供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化训练平台,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意义非凡。

(三)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校企合作不仅引进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把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引进学校,使学生受益。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中都存在员工素质偏低、产品次品率居高、流失率较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不强等共性的问题。通过校企协作育人,学校在教学中导入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操作知识,使企业有机会在早期就对自已未来的员工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塑造,使学生进入企业上岗后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前面提到的相关问题,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企业很多隐性的成本,同时学校借助企业入校,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锻炼,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更早地“生利成人”。

三、“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走出去、请进来”校企共育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走出去”:组织教研室老师前往金融机构开展行业调研;派教师定期去金融机构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带学生前往金融机构进行实践认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岗位和岗位职责;把课程搬至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由行业专家给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寒暑假前往金融机构顶岗实习。“请进来”:邀请行业专家指导和参与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行业专家亲自担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教学任务;邀请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由行业专家亲自指导毕业设计;行业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共拟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人才是一所学校的重要使命,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对每一所学校提出的考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适时组织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参加人才需求调研、超前预测分析工作,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基础,及时地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些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贯彻适应性、整体性的质量观,在企业提供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由学校与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制定行业特色鲜明、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岗位需求情况及发展变化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符合行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方案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做中学”的模式,尤其注重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不断提升理性思维高度。

(二)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院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拥有的独特教育资源和整合这些资源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实质也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建设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 “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支撑,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要求教师尚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院一方面选送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学习实践操作提供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请金融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课堂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如《银行基本技能》由银行岗位能手亲自负责点钞和翻打传票等技能的传授,《保险学基础》和《金融产品营销实训——电话营销和陌生拜访》由保险公司营销总监及其团队亲自授课,由金融机构提供真实的客户资料和金融产品供学生进行营销,《个人理财》由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经理亲自讲授个人理财规划方案的设计,校企共建稳定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建校企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校企进行合作的共同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让 “产品”来评价“产品”生产单位,具有权威性。职业教育的产品是学生,因而学生的质量应该成为衡量校企关系质量的出发点,也应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准则。因此,从受教育者的视角,研究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应该成为衡量合作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和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切实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加大学生参与质量评价的力度,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核心,将就业创业能力、企业满意度、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为了实现高质量协同育人,学院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了“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吸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密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邀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行业生产质量管理模式和职业标准考核评价学生。

[1]杨云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

[2]赖永辉.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

[3]许建平.“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责任编辑:孙建华)

Studies 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through“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WANG Dong-wu

(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75, China )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has diversified trend a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Undertaking higher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ask, it has reached a consensus that 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hould train applicative talents with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on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model reform. It is also the trend of reform 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all over the world. Talents Training Mode Through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reform on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this paper, we tak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ry to explore a talents training mode through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market demand.

market demand oriented;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alents training mode

2014-04-0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编号: 200722,主持人:王冬吾);广东省高职财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编号:粤高职财经教指委〔2013〕2号,主持人:王冬吾)

王冬吾(1976-),女,湖南湘乡人,国际金融专业负责人,国际金融学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G718.5

A

1671-4385(2014)03-0030-04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