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奕坚
摘 要: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坚持不懈地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学习 习惯培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及作息习惯等。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或生活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及学习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始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领悟教师所讲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有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做,如“设计包装盒并计算出用料”,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包装盒观察造型、大小,并动手剪下平面图形,上课时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科书中提供的文本,都是教育专家、学者斟词酌句精心提炼的结果,很适合少儿阅读。要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听课,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这样让学生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在发表见解时让其他的学生注意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要认真思考。其他学生在听到与自己不一样时,如果别人还在说,千万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因为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是教师的责任。
3.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学生每天课后必须做的工作,学生真正的学习自主性是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中培养和表现出来的,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知识巩固程度的过程,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意义,家庭作业是非做不可的。每道作业题与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教师应制定明确的作业规范,并在实施中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要清楚整洁,格式要正确,认真审题,养成仔细运算和验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与合作探究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依据知识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是怎样生成又是怎样运用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可以发挥三个作用:(1)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2)可以达到互教互学、互切互磋、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的目的,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3)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懂得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共同进步。因此,在教学时,对每个内容、每个问题,我都是先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探究、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见解或结果,最后在小组或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
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是指导学生后继行为的重要认知策略,也是学生智慧技能学习的最高阶段。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大胆探索的习惯使学生更富有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怀疑,不能盲从教师和教材。允许在课堂中插话,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还要允许失败。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创造想象,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养成敢想、敢说、敢问的习惯,可开展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例题“25×44”可以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方法一:25×44=25×4×11;方法二:25×44=25×40+25×4;方法三:25×44=25×2×22。经过这样的一题多解,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每一种解法都是一番思考的结果,一种新的解法就是一个创新的开始,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上面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习惯。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纠正错题的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的习惯内化为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