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课程中的问题探求与知识建构

2014-04-08 14:31陈蘅瑾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学类文学课堂教学

陈蘅瑾

文学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从中国古代文学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再到外国文学,从古至今的世界文学发展概况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了解并掌握的。传统的文学课程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一定的时间段为起止,按文学作品的题材进行分段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社会需求、文化语境和审美标准的不断嬗变,文学类课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以自主学习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文学类课程突破困境的有效尝试。

1 文学类课程教学的困境

正如前面所述,文学类课程正面临着外部环境与内部教学的双重困境。就外部环境而言,目前中文专业因思想政治类课程课时量的大幅增加、管理类课程以及根据社会需求新兴应用性课程的增设,在本科有限的160个学分内,传统的文学类课程的学分与课时量是一缩再缩。如今,思想政治类必修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在高校中文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超过15个学分,而这些课程与学分已然成为“规定动作”,几乎没有什么变动的空间;同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计算机类课程学分的增加也是势所必然;再者,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凸现,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增设心理学类课目为大学生必修课程。[1]于是,在本科四年有限的160个学分之内,能减的也就是被认为“无用”的文学类课程的学时了,如原先现当代文学是以一学年每周4节的课时来进行教学的,如今已被压缩到一学年每周2节,古代文学由原来的一学年每周4~6节,被压缩到每周的2~3节,外国文学课程也同样遇到此类的问题。

而从文学类课程的内部教学而言,亦不容乐观。一方面,就学习主体学生而言,随着图书馆信息的日益丰富和互联网、手机等应用功能的不断加强,学生吸收信息的途径已逐渐多元化,课堂已不再是他们吸收知识的唯一途径,他们可以通过图书特别是网络来获得更全面与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查阅网络信息来进行解答;同时,如今网络上不仅有许多的课程资料,也有一些风格不一的课堂教学视频,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较好途径,特别是共享的精品课程网站,上面有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料供下载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里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要学会正确评判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古今中外文学长河中,通过纷繁芜杂的文学思潮和参差不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学习是文学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这自然对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文学课程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本身而言,“文学是人学”,文学课程的教学本身也要把人作为关注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少学生提出疑问:文学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涉及功利与实用,文学课程似乎离实用较远了些,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这个“无用之用”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鉴赏、独立思考等能力则是文学课程所应担负的责任。同时,面对中文系学生不看或少看经典著作的现状,很多教师亦是束手无策,这种不了解文学文本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在内外交困的现状中,文学类课程如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课堂教学除了单调乏味的满堂灌,别无他法,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课堂上老师累学生更累,严重者还会产生对此类课程的反感与不满。

2 以问题探求与知识构建尝试文学类课程自主学习途径

目前,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从美育、德育、价值观等的渗透的角度切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提出课程中加强人文素养的观点。二是,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文学中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学习、思考与探索,进一步拓展学生思想,从而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这个方面研究的学生主体往往是研究性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三是,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课程教学应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在流行音乐、大众影视等现代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能力。

然而,当现在的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查阅课程相关知识时,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已然打破了课堂与课外的阻隔,因此,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也应把视野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接受转至学生自主地思考与学习。学习环境的营造是学生开展课内外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习环境,而此处的学习环境应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一是,指直接提供给学生的、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的学习环境,如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学习场所等。二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学习的情境、搭建的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的协作学习的机会等。就文学类课程而言,我们所特指的学习环境是后者,即任课教师人为创造的学习情境和搭建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精品网络课程,可以说是教师创建的供师生学习交流的非常好的平台。此平台通过课堂教案、多媒体课件、课堂录像、课外拓展、作品赏析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精品课程存在的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站提供材料多、设计思考少;网站上学生下载资料多、主动沟通交流少;课程资料共性结论多、特色体现少;网站文字信息多、多媒体信息少等诸多方面。[2]因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不断优化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环境,将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文学类课程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核心。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其传统的模式便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并在课外阅读相关作品,这种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分析为中心,主讲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所选用的教材,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并思考文学发展史上种种文学现象、思潮,这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学史知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文学类课程课时量的紧缩、多媒体时代不少学生对文学类课程“无用”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主讲教师热情讲授、听讲学生冷漠以对的局面。因此,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当下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核心之所在。主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与学习目标,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以课内听讲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并完善的重要领域。在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探求方式不断强化课程知识是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亦是文学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其中的当代文学史具有开放性特征,本身就存在着诸多难解的问题,比如,如何评价十七年文学的问题、如何看待文革文学的问题、为什么今人对“80年代”文学如此怀旧与依恋、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港澳台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及融合、如何客观评价当代文学教材中选用的文学作品等等,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正困扰着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因此,学生在阅读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以对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形成对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较为系统与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用二分之一的教学课时数对当代文学史中的文学现象和主要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在这过程中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然而,在剩下的二分之一教学时数中,主讲教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围绕教材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到文学思潮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或主题,并要求学生3~5人组成学习团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或主题,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最后形成一篇报告,并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与讲解,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质疑。这样,通过每个小组的轮流讲解,学生不仅在课外能认真地对问题进行集体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们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无形中构建起了当代文学课程开放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3 问题与知识构建模式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研究性高校与应用性高校中问题与知识构建的关系。高考扩招势头不减,浙江省已经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然而这让人高兴的背后也难掩不少高校对生源质量下降的感慨。尽管不少研究性高校面对扩招也在感叹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的下降,但对绝大多数应用性高校而言,面临的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下降。笔者曾在就职学校做过一个初步的调查:一个班一个学期能主动阅读10本书的(除教材之外)只有1人,阅读5本书的不超过5人,绝大部分学生一个学期只阅读一本书,而一本书都不看的也大有人在。中学的教育让不少学生失去了主动阅读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的要求与目标显然是不一样的,如何结合各学校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问题探求与知识构架之间的关系,是不应忽视的一对关系。

二是,问题输出与知识输入的关系。学生具有个体性特征,当下他们获取知识途径的多元化,更使他们各自形成的知识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当下的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们对鲜活的知识感兴趣,他们乐此不彼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自由穿梭,让海量信息在头脑中穿过驻留。然而,要求他们写一篇既定主题的小论文,交上来的不是网上既成作品的改编,就是支离破碎的应景之作,如果能看到一篇有观点有思路的小论文,对老师而言是如获至宝。面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类专业的大学生,任课教师如何立足本课程教学,处理好教师的问题输出与学生既有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是文学类课程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既有的知识结构,主讲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输出,学生们也只有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才会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形成问题——知识螺旋形循环的良性态势。

三是,学生问题探求与教师研究专长的关系。在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自己的研究专业或关注热点表现出特有的衷爱与执着,这能让部分学生因教师的关注而引起特别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的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然而,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正如笔者所作的学生阅读量的初步调查,因为受限于学生们前期的不容乐观的阅读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既有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理解与接受教师根据其研究专长所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主讲教师如何结合自身学术专长,循序渐进地处理学生知识探求中出现的状况,也是应积极处理的问题。[3]

文学类课程的厚重感与当今社会现实性与功利性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反差,而当下当代文学创作的寂静使得大学生对此领域多了份游离、少了许多关注。因此,笔者提出了以自主学习为课程目标,以问题探求与知识构建为重要突破,使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探求互为联动,从而不断提高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怎样更有效地提升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有待于我们文学课程教学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与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03).

[2] 姚群秀,赵硕.基于科学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68-170.

[3] 曾小霞,曾娟.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教师主导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3):95-98.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文学课堂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