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外国人视野中的京杭大运河

2014-04-08 14:31胡梦飞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水闸运河

胡梦飞

(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南京 210093)

1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水利设施

朝鲜成宗十九年、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三十,朝鲜济州等三邑推刷敬事官崔溥闻父丧,闰正月初三,率从者42人登船奔丧,不幸遭遇风浪,漂流海上14天,历经艰险,同月十七日在中国宁波府属地获救登岸。在中国官员的押送下,从宁波沿着日本贡使的路线北上。二月初六抵杭州,十三日又从杭州启程北上。一路上船行运河,过驿过闸,二十一日到镇江,次日渡江到扬州,二十七日抵淮安,三月二十七日到通州张家湾,经过运河全程,历时44天,成为明代行经运河全程的第一个朝鲜人。他在北京觐见明朝皇帝后,于四月二十四日从北京会同馆启程由陆路回朝鲜。崔溥回国后,立即奉朝鲜国王之命撰写经历日记,七天后向朝鲜国王成宗进呈,此日记即是《漂海录》。

崔溥在其《漂海录》中记录了他在运河沿岸所看到的水利工程及相关设施。如在经过高邮盂城驿时,他看到“高邮州新塘石筑,长可三十余里”。[1]在从扬州去往淮安的路上,崔溥等人在经过范光、宝应、白马诸湖时,看到“自氾水铺至此百余里间,东岸筑长堤,或石筑,或木栅,绵连不绝”。[2]水闸是调节水位以供船只通行的设施,在当时的京杭运河沿线遍布各种水闸。在淮安府境内,崔溥等人在经过淮口时看到移风、清江、福兴和新庄四闸。对运河沿岸的堤、坝、堰、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崔溥在其《漂海录中》也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利玛窦是明万历年间来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他乘船从南京到北京,也看到了运河沿岸的各种水闸。作为科学家,利玛窦对大运河沿岸的水闸特别感兴趣,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对此专门作了记载:“从扬子江来的私商,是不允许进入这些运河的,但居住在北面这些运河之间的人们除外。通过这项法律,是为了防止大量船只阻碍航运,以便运往皇城的货物不致糟蹋。然而,船的数量是如此之多,经常由于互相拥挤而在运输中损失许多时日,特别是运河水浅的时候。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在固定的地点设置木闸来节制水流,木闸还可以作为桥来使用。当河水在闸后升到最高度时,就开放木闸,船只就借其所产生的流力运行”。[3]

清代乾隆年间英国来华使团也注意到了京杭运河沿线的这种水闸,《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御河和运河两个河床之间汇流的地方,为了减低御河的水流入运河速度过猛,当中挖深三十呎。御河的水倾入运河之后,为了防止水流太急,又在运河上认为需要的地方安了几道水闸,有的相距不到一哩,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同欧洲的水闸不一样,运河水闸没有高低水门。它的水门构造非常简单,容易控制,修理起来也不需要很多费用。它只是几块大木板,上下相接安在桥砧或石堤的两边沟槽里,当中留出开口来足够大船航行。因为水位不平,运河航线上有些水闸主要是为调节水量的。船只通过水闸时须要相当技巧。一个水手拿着一个大桨站在船头指挥,船上客人俱都站在船旁护板两边。护板是用兽皮做的,当中塞进头发,避免船只碰到石头上的震动”。[4]《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还记载了运河水闸的具体操作情况。

京杭运河山东段地处南北大运河的咽喉地段,是整个运河沿线人工开挖最长的地段,以拥有数量多且技术含量高的水工设施而著称。明朝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白英老人“南旺导汶”的方法,在山东东平戴村坝筑土坝,将大汶河水拦截南趋,使汶水流入南旺湖,充分利用南旺湖这一南北水脊的有利地势,把汶水分成两道,十之六向北流入临清,十之四南流泗水,使南北运河畅通无阻,提高了水运能力。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10月25日,船抵运河的最高部分,是运河全长的五分之二。汶河的水在这里流入运河,汶河河道和运河成直角交叉,是供给运河水源的最大一条河。两条河汇流的地方,水流很急,在这里运河的西岸建了一个坚固的石堡。汶河的水以很强的力量向石堡冲击,从此分开,一条向南流,一条向北流。有一个未经解释的说法:“在这里抛一束棍棒在水面上,棍棒也随着水流分成南北两个方向,这确是一种奇异的现象”。[5]《荷使初访中国记》对此也作了记载:“我们次日(六月十四日)出发,经过南旺,汶河在此与运河相接。鞑靼人告诉我们,若在这里投九根小木棍到河里,有六根会流到北面,三根会流到南面。我就好奇地在龙王庙的对面试了一下,结果真是如此”。[6]

2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沿岸城镇

运河的畅通带动了沿岸一些城镇的发展,运河沿线著名的城镇有临清、济宁、徐州、淮安、高邮、扬州、苏州、杭州等。这些工商业发达的运河城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外国人的目光。

明中后期的运河沿岸城镇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运河的经济文化往来也是最为繁忙兴盛的。崔溥一行经过运河,留下了对运河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城镇面貌的系统而又完整的描述。崔溥在其《漂海录》中记载运河南端的杭州:“东南一都会。接屋连廊,连衽成帷,市积金银,人拥锦绣,蛮樯海舶,栉立街衢,酒帘歌楼,咫尺相望,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绿之景,真所谓别作天地也”。[7]崔溥记载江南运河沿岸的繁华都市苏州:“东频于海,控三江,带五湖,沃野千里,士夫渊薮。海陆珍宝,若纱罗绫缎、金银珠玉,百工技艺、富商大贾,皆萃于此。自古天下以江南为佳丽地,而江南之中以苏杭为第一州,此城尤最”。[8]崔溥描述山东运河沿岸重要的商业城市临清:“在两京要冲、商旅辐辏之地。其城中及城外数十里间,楼台之密,货财之富,船舶之集,虽不及苏杭,亦甲于山东,名于天下矣”。[9]由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明代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景象。

利玛窦从南京到北京,沿途经过许多运河城市,他在其《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赞叹道:“从南京到北京沿途经过南京省、山东省的许多著名城市。除去城市外,沿河两岸还有许多城镇、乡村和星罗棋布的住宅,可以说全程到处都住满了人。沿途各处都不缺乏任何供应,如米、麦、鱼、肉、水果、蔬菜、酒等等,价格都非常便宜”。[10]

江南运河沿岸的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等城市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了乾隆年间英国来华使团眼中的苏州城:“船只经过苏州府郊区。同威尼斯相似,苏州府街道被运河的一些支流隔开,每一个支流上面有一座漂亮石桥。使节船只在苏州郊外航行了将近三小时才到达苏州府城墙,附近河边停了非常多的船,在一个造船船坞中有十六只二百吨重的船在制造,运河穿过城墙下几个桥洞,情景近似巴达维亚城。 苏州府是一个面积非常大、人口非常多的城,城内房子大部分建筑和装饰都很好。这里人民大多数穿丝质衣服,样子显得非常愉快,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气象”。[11]

清代苏北运河沿岸的扬州因运河流经,再加上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两淮盐商聚集,商品经济也很繁荣。史称“其视江南北他郡尤雄”,“为东南一大都会”。所谓“以地利言之,则襟带淮泅,镇钥吴越,自荆襄而东下,屹为巨镇,漕艘贡篚岁至京师者,必于此焉是达。盐策之利,邦赋攸赖”。[12]荷兰人约翰·尼霍夫的《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了顺治年间荷兰来华使团眼中的扬州城:“运河右岸有一片漂亮的郊区,商业也十分繁荣。……税馆前面的运河上横跨着一座七艘船组成的浮桥,我们通过这座桥,再过三个城门才进入城内。城内所有街道都非常笔直,路面用砖头铺就。沿着进城道路的左侧郊区,矗立着一座六层宝塔,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郊区。城西有一道小河,斜穿该城而过,河上有几座高大漂亮的石拱桥”。[13]

扬州府所属高邮州,商业发展也很迅速。《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五月二十六日,我们驶经高邮州。该城距扬州一百二十里,位于运河的左岸,附近有一大湖,湖岸围有石堤。该城人口众多,几处郊区也人烟稠密,商业繁荣,景色优美。这里的土地非常广阔肥沃,适合种稻子。我们极目远眺,只见到处房舍叠栉邻比,连成一片,就犹如整片土地上只有一个大镇。运河的两岸到处是沼泽地,近岸之处长满芦苇。这些芦苇每年包售给居民,再由这些居民采集出售,当作火炭或柴草烧用。我们还看到这里有很多风车,用来引水,制作得相当精巧”。[14]

《荷使初访中国记》对宝应、淮安、清江浦等苏北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情况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同日(五月二十六日),我们还经过宝应县。该城位于运河右岸,距高邮州八十里,以前曾是个繁荣的大城,我们从许多破旧并被战火毁坏的房舍,尚可看出当年的风采。城北的城墙外有一座异教的庙宇,其外观内部都相当漂亮。这条皇家运河流到此处笔直得犹如一束光线,有几个地方还建有水闸,可以引水灌溉,从而保持稻田的肥沃”。[15]淮安作为明清漕运总督驻地,江南各省漕粮均在此盘验,大量漕船和商船在此聚集,光绪《淮安府志》称:“秋夏之交,西南数省粮艘衔尾入境,皆停泊于城西运河,以待盘验,车挽往来,百货山列,河督开府清江浦,文武厅营星罗棋布,俨然一省会”。[16]《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当天(五月二十六日)我们到达淮安。该城位于运河右岸的一片平坦的沼泽地上,距离宝应县一百二十里,有一道城墙横贯该城,并建有坚固的城楼。郊区人烟稠密,房舍美观,延伸有三荷里”。[17]淮安清江浦原为清河码头至山阳淮城之间的运河名,后在附近形成集镇,因运河流经,商品经济也极为繁荣,由于明清两代在此设立清江船厂等机构,清江浦的造船业较为发达。《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淮安清江浦镇:“这个镇分布在河两岸,房舍美观,宝塔壮丽,位于运河和黄河的连接之处,方圆有一华里。该城商业发达,居民富裕,还有很多船坞,制造各种船只出售”。[18]

运河的流经也使得山东运河沿线兴起了济宁、张秋、临清、德州等城镇。这些城镇在运河及漕运的刺激下,大多商业发达,人口众多。《荷使初访中国记》描述运河沿岸的济宁:“这个城房舍叠栉邻比,并有二座高塔。河两岸的郊区一望无际,人烟稠密。此处还有两道大水闸,闸水时水深达六尺。所有的客栈和茶馆都拥有自己的戏旦来取悦观众,顾客只需付六七文日本钱就可坐着整天看戏。而这么富有情趣、衣着华丽的男女戏子竟也能依靠客人所给的如此微薄的钱生活,真是不可思议”。[19]

临清城市商业的繁荣更是和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临清地处江北大运河中段,会通河和卫河在此交汇,为南来北往漕船必经之地,“自元开渠通运,明初附加修凿,为輓漕之喉,为萃货之腹,舟车络绎,商旅辐辏,天下之行旅出乎其途,岿然一重镇矣”。[20]“每届漕运时期,帆樯如林,百货山积”。[21]《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六月二十日,二位使臣在著名的城市临清停泊。该城距东昌城一百二十里,座落在皇家运河的两岸,有两座城堡互相守卫着,河心还建有二个坚固的水闸。城北有一座由九条渡船搭成的浮桥,人们可以经浮桥来往于河两岸的城区。我们还在这里看到河两岸各有一门小铁炮,设置的位置很恰当。该城位于一片沙质的地面上,建有土质城墙,城里有许多漂亮的房舍和庙宇。城墙上有一个石造的城楼,北门城墙有十五个岗楼,二个圆堡。该城的布局呈不等边三角形,城区的幅员步行约一个半小时。我们在此地买到许多罕见的水果,其中有个大味美的梨,这种梨可以存放很久。从该城北门向北京方向航行,约半个小时后,可看见靠河之处有一座异教的庙宇,里面有很多奇异的东西。在庙里最后的殿中,有一尊三十尺高的女偶像,塑造得很精巧,装扮也很华丽”。[22]

除苏北、山东运河城镇外,《荷使初访中国记》对运河沿岸的东光、沧州、天津、河西务、通州等城镇也作了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对于我们了解清代京杭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情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罗马尼亚人尼古拉·斯伯达鲁·米列斯库,曾作为俄国沙皇的使者,于清康熙年间来到北京。异国的山川,异样的土地,使他归国后撰写了《中国漫记》等书。在该书第四十三章,米列斯库用欢快的笔调写到他眼中的扬州:“本省第七大城,名扬州府。顺大江而上,可以望见一个大洲,从这里有一条大运河直通这座美丽的城市。所以,这座府城是一个重要口岸,可为皇帝征得可观的税收。不过,这座府城的主要财源还在于制盐,这里的居民用海水熬盐,方法和欧洲相同。居民靠这个行业发了财,建造了大批豪华的房屋”。[23]

在同一章中,他还记载了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淮安:“流经这里的大运河通往黄河,运河上船只穿梭往来,在运河上过往的人是如此之多,以至可以装满好几个城市。都督(漕运总督)就住在这里,他比任何省的长官都高,他统治着南方7个地区。他的职责是及时搜集辎重军饷,以及皇帝所需的一切物品,然后装龙船运往北京。每当龙船启程,他都要亲自视察然后批准启程。这里有两座大桥。可以征收大量赋税,用来保养维修运河,因为这里有大沙洲,为了确保行船安全而挖掘了水渠,以连接河流和大湖,并且有许多人在这里专门指导船只溯流而上”。[24]他接着写道:“这个府城位于沼泽地区,气候潮湿,盛产稻谷和粮食。官府和民房众多,河川湖泊密布。……城里有十分精致的寺庙,寺庙旁建有十分雄伟的9层宝塔。这里有一座高山,山上有座雄伟轩昂的大庙宇,来自全中国的善男信女都在这里烧香拜佛”。[25]此外,米列斯库其《中国漫记》中对运河沿岸的杭州、苏州、济宁、临清、德州等诸多城市都作了极为详细的记载。

3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风俗民情

京杭运河在促进沿岸城市发展的同时,对运河沿线区域的民风民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运河民俗。在外国人的作品中对这些运河民俗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十月十八日船到达山东省境,北直隶省的招待人员在这里换上了山东省的,当天下午路过了两个城,在每个城前都停泊了许多船,今天是中国月份的十五,沿路居民整夜不停地举行宗教仪式,爆竹声、锣鼓声、烧香拜神等等从午夜起一直搞到第二天天亮”。[26]《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还详细记载微山湖渔民的捕鱼风俗:“从高地上早晨看微山湖边上的木头房子,后面的塔,和湖面上来往交错用竿子、用桨或用帆驾驶的形形色色的船只,风景非常有趣。湖边居民主要以打鱼为生。打鱼的方法很多,最普通的是用网捉鱼。在这里看到一种新奇捉鱼方法,在船的一边按上一个漆成白色的木板和船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向水中倾斜,在明月之夜,月光射在这块白漆板上反映在水面,好似水的波动。鱼以为是食料,纷纷往木板上跳,渔民用绳把木板拉上来把鱼扔在船里”。[27]

清初来华的荷兰使团在济宁见到了渔民用鸬鹚捕鱼的场面,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写道:“他们有一种两边都架着竹竿的小船,用桨划动,上述的鸟就停歇在竹竿上。他们把小船划到湖里,把那些鸟放出,那些鸟就立刻潜到水里寻鱼。而中国的船夫们则继续划桨前行,而这些鸟就以同等速度跟着船游动寻鱼。这些鸟的嗉囊用圆环勒住,以防它们捕到鱼后囫囵吞下。而这些鸬鹚在水里一叼到鱼,就立刻浮出水面,先把鱼咽到嗉囊里,飞到船上,渔夫就使劲掰开它的嘴巴,从嗉囊里熟练地掏出那条鱼来。如果鸬鹚不再潜入水中捕更多的鱼,中国渔夫就用棍子或竹板将他们的鸬鹚打得羽毛横飞,这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事情”。[28]《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对这种用鸬鹚捕鱼的风俗也作了详细的记载:“船从这里开行不久,看到一种捉鱼的鸟,这种鸟可以训练为人捉鱼,每天收获量很大。……在这里运河之东附近有一个大湖,里面有上千条小船,都是用这种鸟来捉鱼,每只船有十几只鸟。船主做一信号,它们马上飞到水里去捉鱼。我们非常惊奇地看到在它们很小的嘴里衔着很大一条鱼,它们被训练得真是好,用不着在它们的喉部用线或圈套着,它们把全部捕获物交给主人,自己不吃一条,除非主人为了奖励或饲养,做信号叫它们吃一两条。这些小船都很轻,主要是在湖里划,当地渔民依此为生”。[29]《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还介绍了当时微山湖当地居民捕捉水禽的方法:“微山湖居民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捉捕水禽的方法。他们事前把一个空瓶子或一个葫芦放到水面上漂,叫水禽逐渐同这个东西熟悉,然后人就跋涉到水里去,把空瓶或葫芦戴在头上,走近水禽,水禽已经看惯了这个东西不再怕了,等人走到跟前还不飞跑,于是很快被人捉到。捉到以后,他立刻把水禽抓到水面下,不叫它发出怪声来惊动其余的同类,他这样一次可以装满一袋子这种鸟”。[30]

在京杭运河尤其是在靠近黄河的河段上航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当时的船工和水手大都有祭祀河神的习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记载:“使节团船只穿过黄河的地方水流很急,为了保证行船的安全,来往船只都在这里祭供河神。使节船长在一群水手包围之中,手里拿一只公鸡,走到前甲板,把鸡头割下抛到水里,然后用鸡血滴在船的甲板、桅杆、锚和房舱门口并在上面插上几根鸡毛,船头甲板上摆上几碗肉类菜肴,摆成单行,前面又摆上酒、茶、油、盐各一杯。船长跪下来,磕了三个头,两手高举,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祷告神灵。水手们同时大声敲锣、放鞭炮、烧纸烧香,船长在船头奠酒,依次把酒、茶、油、盐等一一抛到河里。仪礼完毕之后,水手们围坐在甲板上,把祭神的肉食大家痛快吃一顿。等到船只平安渡过对岸,船长还要出来在原处磕三个头答谢河神。上述的祷告仪礼是在经过险地或遇到逆风的时候祈祷神灵用的。除此而外,中国船上还在房舱左边设立一个祭坛,每天都要上供和祷告。前甲板上敬神地方,船上人员除非万不得已不在那里来回乱走”。[31]荷兰使团还在扬州运河沿岸的邵伯镇看到了当地居民的端午节赛龙舟风俗。

4 结语

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观察中国物质文明和地域文化的窗口。明清时期一些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者等多取道于此,京杭运河沿线的闸坝河道、城镇乡村、风土民情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不吸引着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外国人带着新奇的眼光来审视京杭运河,其生动的描述体现了中外文化在这里的交流与碰撞,这些记载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成为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32]他们的描述也便于我们加深对当时京杭运河的了解,对于深化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7][8][9] 葛振家.崔溥《漂海录》评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2.

[3][10]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5][11][26][27][29][30][31] (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6][13][14][15][17][18][19][22][23][28] 包乐史.《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M]. 庄国土,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12] 阿克当阿.嘉庆重修扬州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4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6] 孙云锦,吴昆田.光绪淮安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0][21] 张自清,张树梅.民国临清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4][25] 尼古拉·斯伯达鲁·米列斯库.中国漫记[M].柳凤运,蒋本良,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

[32] 胡梦飞.近十年来国内明清运河及漕运史研究综述(2003-2012)[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3-80.

猜你喜欢
水闸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诗情画意运河赛 古往今来传奇在
运河倒影(外四首)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除险加固水闸沉降观测分析
基于ANSYS的水闸闸室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