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浅析“一师多生、一生多师”与疏远的师生关系
王建民
(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学生时代的“恩师”中,真正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的为数不多,且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被学生遗忘。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发现,“一师多生、一生多师”格局是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
一师多生;一生多师;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的演变过程,如春秋战国时期,“尊师重道”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第一准则;唐朝,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师生关系准则;明朝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更有“师徒如父子”之说等[1]。师生关系是教与学或知识传承过程中特有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活动的求教者或受益者,双方关系如影随形。但当学生修完学业步入社会后,他们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是否依然存在?为此,笔者对本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笔者对已经毕业、在医务行业工作的365人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表1 毕业生师生关系调查结果
由表1可见,每个学生的老师多达几十位,而每个老师的学生则多达成千上万名。就一个教师而言,在众多的学生中,到底有没有、有多少是自己值得骄傲的“高徒”?就一个学生而言,在众多的教师中,到底有没有、有几位教师被认为是“得道尊师”?而学生时代的“恩师”中,真正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的老师有多少?调查显示微乎其微[2]。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学生早已将自己的启蒙教师、授课教师遗忘,这种情况令人深思。当然这些调查结果并不意味着多数教师对所教学生没有产生教育影响,只是说他们的影响力不够深刻,特色不够突出,师生关系疏远,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久远的影响。
2.1 “一师多生”格局所致
从近代至今,我国学校多实行班级授课制,每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多少不定,从形式上看“教”是面向每一位学生,而实际上是面向“学生群体”施教,教师不可能顾及每位学生的感受,不能为每位学生解疑答惑,只是停留在班级中学习之最(最好、最差)、好提问、回答问题积极、调皮等类型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与授课教师直接接触甚少,使得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纽带日趋松懈,最终导致师生关系日渐疏远、淡化。
2.2 “一生多师”格局所致
由于教师所学专业不同,所授课程不同,每位教师只在教授相关课程时才和学生发生短暂的接触,该课程学完后,学生又要面对另外一位教师。学生个体差异显著,所学课程多,多位教师不会在同一位学生身上产生教育合力,往往导致学生偏科现象。虽然“一生多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向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教师学习,但也加速了对个别教师的遗忘速度。
“一师多生”和“一生多师”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师生关系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甚至遗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首先应把教育当作一种乐趣,要舍得花时间、投精力、下功夫,用心研究学生,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专业素养,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作为学生,要想做好“学问”,少不了“学”字;“求师”中少不得一“求”[3]字,这就要求学生勤问、善学、好求,不懂就问,善于求学求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方跃平.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78-82. [3]徐黎华.我国历史演进中师生关系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6):81-83.
G456
A
1671-1246(2014)07-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