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中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的未来发展取向*

2014-03-30 09:37杜秀莲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大学英语教学

●杜秀莲

ESP
——中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的未来发展取向*

●杜秀莲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定位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基于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及学生自身的要求,本文认为ESP课程是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方向,并进一步介绍了高校ESP教师队伍的现状,ESP教师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实现途径。

大学英语教师;ESP方向;知识结构;实现途径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

多年来,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被外界所诟病,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中,近几年各高校都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完善课程体系上。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淡化和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都压缩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开设了一些文化通识类选修课程,如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文化、英语话中华、英语国家概况、欧洲文化入门、经典英文歌曲赏析、经典英文电影赏析等。这些课程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满足了他们的兴趣需求。还有一些高校尝试开设了诸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新闻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那么,究竟哪一种课程才是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教师又该何去何从?围绕这一问题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2010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上,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外语通识教育(ELE)”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不应该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课,应增开一些富有文化内涵、如何向世界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的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

而另外一些以王守仁(2010)、蔡基刚(2004,2006,2010a,2010b)、秦秀白(2003)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则认为,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近年来,基础英语教育在高中阶段已基本完成,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专门用途英语应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杨惠中(2010)也指出“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

笔者赞同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为专门用途英语方向,原因如下:

(一)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英语教学既要满足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培养面向未来、复合型的人才的需要。同时世界各地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大多是ESP。首先,在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例如美国各大名校的留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内容就是ESP;在英国,不少著名高校像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都设有ESP课程或研究中心;在亚洲,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大一就开设学术英语,大二始开设专门学术英语;俄罗斯也于2001年启动了类似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重点强调ESP的教学;我国的香港地区,专门用途英语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台湾地区,多数高校从大二起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有些学校,如成功大学还专门成立了ESP教学中心,把ESP课程设定为大二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便他们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获取信息和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课程的设置应首先考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目的。另外,通过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也不难发现,招聘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就英语而言,他们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在工作中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这种专业英语优势,才能找到理想的职业。W ilkins(1976)就指出,接受过ESP教育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ESP也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

二、高校ESP教师队伍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的ESP教师主要有四类。

1.英语语言文学或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曾从事EGP(通用英语)的教学,由于教学需要,被要求转型从事ESP教学,他们大多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信服力,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目前,大多数的ESP教师属于这种类型。

2.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业过,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先在外贸企业工作或在驻外公司从业,几年后再回到高校任教商务英语课程;或法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某个涉外律师事务所锻炼后,再回高校深造,然后再从事相关的ESP教学。这类教师既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有语言上的优势,最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好,但比较稀缺。

3.非英语专业毕业但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课教师。如:法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从事法律英语教学,外经贸专业的老师讲授商务英语等。这一类教师有专业特长,但未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在听说和语言文化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他们更适合于教授双语课程。

4.外籍教师。他们有语言上的优势,对于听说和文化知识教学驾轻就熟,而且授课方法灵活多样,深得学生喜爱。但他们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对于有中国特色的某些专业知识不够熟悉,聘请他们也往往要花费不菲。

三、ESP教师的知识结构特征

ESP课程,从本质上来说,还属于语言类课程,它只是语言课程的一个分支。因此,ESP教师和EGP教师一样,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学知识与纯熟的教学能力,这是从事ESP教学所必备的先决条件。同时,ESP课程的要求标准又不同于EGP课程,若ESP教师对所教授的专业内容不熟悉,则很难驾驭ESP课堂,获得学生的认可。因此,ESP教师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英语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来驾驭教学内容。

(一)复合型动态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大学英语老师,尤其是ESP教师的作用日趋重要。这就要求ESP教师必须具备多层次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然而,各高校的英语教材为了维持相对稳定,往往几年不变,这就使教师从思想上产生惰性,不去及时更新知识,导致自己的知识结构滞后。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大学ESP教师,应及时补充一些前沿知识,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了解重大的科技突破,掌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改革,适时补充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动态与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改善与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同时,作为ESP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英语学科,积极扩大知识面,从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入手,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使之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体系,这样课堂上的讲解才会有说服力。学生心目中理想的ESP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他们对ESP教师的专业知识有比较高的期待。

(二)复杂的角色转换能力结构

与大多数的EGP教师不同,ESP教师要同时具备多重角色,他们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语言教师,更应该是一名课程的管理者和学术研究者。

首先,ESP教师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材料的编写者。由于目前我国大学ESP课程起步较晚,有些专业所使用的ESP教材是引进教材,不一定适合我国学生学习。在这种情况下,ESP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调研,了解他们的不同兴趣和要求,并考虑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专业发展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ESP课程的认识,自己动手编写和设计课程资料,并要对所编材料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其次,和EGP教师一样,ESP教师还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评估者。ESP教师应针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学业成绩进行评估。由于ESP的教学目标不同于EGP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能力的界定以及测试手段的使用也应与EGP有所不同,这就要求ESP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应该有其独立的测试内容、测试形式、测试任务和评判标准。ESP相对EGP更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通过测试来考查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依据。因此,ESP测试无疑要侧重考查受试者语言行为能力,这种测试更能体现出考试的效度。

最后,ESP教师还应该是一名学术研究者。由于ESP教学在我们国家起步较晚,国内对于它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如何能更高效地进行ESP教学,目前还在不断的探索中。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及英语水平较高的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ESP教学已成为其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ESP教学的相关研究资料也比较丰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熟的教学模式,ESP教师应多阅读这些国家原版资料及科研成果,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尽快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

四、ESP教师的实现途径

Strevens(1988:43)指出:“与普通教师相比,成为一个高效的ESP教师,需要更多的经验、额外的训练,超常的努力和新的奉献”。

(一)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自信

在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EGP教师由于缺乏有关的专业基本知识甚至对此专业根本不感兴趣,而且由于ESP教学方法与EGP教学方法不同,EGP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在ESP中无法起作用,曾经的驾轻就熟忽然间就被陌生尴尬代替了,这会使许多老师感到手足无措,大伤自尊,从而缺乏自信,质疑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碍,充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勇于接受挑战,相信只要潜心研究,不断摸索,自我完善,就能自我突破,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

(二)在岗自我发展完善

在岗自我发展就是不脱离教学岗位,为改进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People can train me and educate me,but no one can develop me:I develop.”Edge(1999:53)。语言学家W allace也提出,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是由别人提供和组织的,而教师发展却只能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由于EGP教师平时的课时都很多,科研压力也大,脱离岗位的学习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不脱离教学岗位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可能可行的方式,在英语语言基础、专业基本知识、教学理论和技能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反思、行动研究,进而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和态度上不断成长,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

(三)团队协同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本身,但教学团队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各高校二级学院应经常组织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项目平台,打造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营造积极向上、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师的共同发展。同时应定期邀请国内外ESP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介绍ESP的学术发展状况。决策部门也要在认真分析ESP教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各自的学科方向进行科研力量的优化组合,构建相应的科研团队,确定各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的相关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与此同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形式多样的ESP教学比赛等,也是同行教师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好机会。

(四)进修学习

进修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师首选的充电方式,进修可以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对教师的价值观、教学观有所启迪。各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途径,为ESP教师提供国内外进修学习的机会。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ESP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积极深入研究ESP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探讨适合于目前外语教育发展所需的ESP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Strevens.李慧琴,盛建元译.ESP教学二十年[J].国外外语教学.1986,(2).

[2]W ilkins P.National Syllabu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4]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J].外语研究,2010,(5).

[6]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

[7]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

[8]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9]杨惠中.ESP在中国:回顾、现状与展望.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A].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

(责任编辑:许爱红)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未来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CWJJ10)。

杜秀莲/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