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
摘 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往往很少提出问题,具有深度和意义的问题更为罕见,这导致国内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严重束缚。随着历史新课标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同样日益迫切。在初中历史教學课堂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提升,以不断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被加强,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对历史教学课堂实践基本内涵而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从问题意识培养着手,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综合成长。
一、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相关概念
关于“问题意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问题意识应该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逐渐意识到的带有疑虑的实际问题或者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困惑以及探究的心理状态。
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历史问题意识则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系实践过程中,由于认知体系、背景环境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冲突,对于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产生的困惑、怀疑的心理状态,并促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一方面,历史课堂走向学生,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将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历史发展实践,着眼于未来。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成为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通过创设历史课堂情境,将历史事实再现于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及原因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上面表现为以下两点:不重视教师提问以及发现问题能力弱。历史教师往往会针对教材内容选取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以不断促进学生思维,但初中历史学生大部分都对教师提问不关心,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初中生从来没有向历史教师进行提问。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则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往往没有形成或者产生怀疑、困惑、焦虑以及探究的心理状况。就当前而言,笔者认为初中历史学生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应试教育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师过于注重认知知识记忆,至于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则不予关心,且不重视进程的探索和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认知知识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逐渐淡化,思维逐渐懒惰,学生对于认知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但缺乏深入思考,势必会冲淡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能力弱
历史课堂内容非常丰富,其并不是单一以培养学生德育为目的,而应该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其不断提升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历史课堂实践中,教师处于课堂主体,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却没有真正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思考,也不会探究。
3.传统教学评价影响非常深远
传统教学评价往往以单纯的历史成绩来衡量师生基本情况。从教师角度而言,为确保升学率,教师只能放弃相关实际东西,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考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从学生角度而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都不会被家长、教师以及社会所喜欢,索性直接投入题海之中,而直接忽略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问题意识属于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方面,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于历史教学模式影响意义重大。传统教育观念主要以提高升学率为基本目的,忽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想不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必须以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以培训学生综合能力为成长目标,使得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教育的理想结果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习者不断探究,举一反三,以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
2.以学生为本
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全面客观地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属于教学认知的主体,教师仅仅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扮演引导者角色,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为本”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
课堂。
3.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环境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通俗易懂的情况下了解历史事实,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思维得到扩展,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提出问题“英国人认为中英鸦片战争属于英国维护商业利益的战争,你是否认同?”通过现场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扩张性本质的认同,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创新能力日益重要。在当前大环境下,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钟启泉,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