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轻松学习——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浅探

2014-03-26 17:42管淑芬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管淑芬

【摘 要】识字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孩子走入知识殿堂的重要一步。本文提出了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以激发小学低段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学习主动性

1前言

文字是孩子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据相关资料表明,小学低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汉字在1600个左右,会书写的汉字不能低于800个。教师在这种教学任务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但是学生听得兴致泛泛。那么,怎么才能激发起小学低段孩子学习文字的兴趣,轻松掌握知识,是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营造学习氛围,快乐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走入学校的大门,对学校的一切都抱有好奇的心态,再加上年纪的因素,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较难集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影响识字效果,甚至让他们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文字知识。

2.1在玩中学——创设游戏情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仍处于爱玩的年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这一特点,积极开创游戏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例如:抢卡片游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贴上许多卡片,让3名学生(可多轮进行)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相对应的文字,再将这些文字组词,之后用词语造一个句子,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哪个组抢得多哪个组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个字的用法,还从这个字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一举多得。

2.2在画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低段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积累,文字量的增加,就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讲授象形文字时,可以通过形象的画图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画出图画,更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日、月、火、羊、牛、兔这些文字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仔细观察这些文字像什么,并在纸上画出来,然后,教师可以拿出课前画好的卡片,让学生比对,看看自己的想法和图片上的是否一致,最后,合上卡片,让学生想象一下卡片上所示的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通过动手画字,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在画画中加快学生的识字速度。

2.3在唱中学——编造识字儿歌

低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爱唱爱跳,教师可以将文字与儿歌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例如:门里有个人,定在木头上——闲;雨水洒在水田上——雷;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一点写大字——大;一口口,两口吕,三口品出好味道等等。

2.4在猜中学——猜字谜识字

汉字是一种形声字,不同于字符文字,是由基础笔画组成的,同时一个复杂的字也可以当成是几个字组成的。每个字都有形声意义,在教学生识字时可以通过猜字谜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形象有趣的字谜更能加深学生对汉字以及其意思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两只蚂蚁抬根棍,一只蚂蚁棍上困——六;洞口挂个大毛巾——帘;王大姐,白大妈,坐在石头上学文化——碧;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等等。

3合理应用教学方法,轻松识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低段小学生很难能在识字过程中自己总结出轻松识字记字方法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适时地应用合理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快速识字和加深他们的汉字的记忆。

3.1通过比较学习形近字和同音字

小学生识字快认字快,但由于汉字的同音字多,形近字多,小学生在对汉字的记忆时容易出现偏差与混淆。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同音字、形近字进行单独的对比教学帮助小学生加以区分,加深印象。尤其在学习一个新汉字时,教师可以把之前学过的与这个字字音相同的汉字和形近字找出来,把几个汉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找其中的区别,之后教师要对每个字的字意,应用的场合对学生进行详尽的解释和举例。例如学习一个“粘”时,教师可以把曾经学过的形近字,“站”“战”“沾”“贴”等汉字给学生一起展示出来,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每个字的区别在哪里,然后要告诉学生他们的读音意义还有区别,“站”说的是直立的意思,所以在“占”的旁边有个“立”“战”是打仗的意思,打仗要用武器,戈是一种锋利的兵器,所以“占”旁边有个“戈”“沾”是浸湿的意思,浸湿要用水,所以“占”的旁边就有了三点水,“贴”有补偿补贴的意思,要用钱去补偿,所以“占”字的旁边就有个“贝”。通过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对比再加上教师的解释,形近字不再会是学生怕记混的内容,反而会成为学生学习最轻松的部分。

3.2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有的课文比较长,生字较多不利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课文中最常用的字进行摘选和集中,在学生阅读前,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类和释义,让学生在阅读长篇文章前,先对这些生字的字形字意进行解释,让学生先学会这些基础的汉字,再让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这些生字,加强他们的记忆。有些文章较短,而且生字也并不多不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意思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让学生先读课文,遇到生字以后让学生提出疑问,再由教师进行解答。两种教学方式需要运用在适合的场合,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认字。

【参考文献】

[1]刘社荣. 怎样使低年级识字教学趣味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91.

[2]曹清梅. 开发学生潜能 促进自主学习——低年级识字教学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