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2014-03-26 00:11刘俊娟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艺术设计毕业生

刘俊娟

【摘 要】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和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从学校的职业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五化”着手来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质量 艺术设计 毕业生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学生就业问题就摆在大家面前,它不仅关系到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作为高职毕业生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么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就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就业质量的内涵

就业质量,最早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其内涵非常丰富,在国内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的工作情况及其自己对获得工作的满意程度。而衡量就业质量标准比较丰富,常常可以从毕业生的工作收入、就业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程度、工作地点与环境、个人发展前景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家庭和社会的认同程度等方面进行衡量。不过,就业质量常常呈现出动态变量,在毕业生就业后,衡量就业质量的工作收入、个人发展前景等等标准随着毕业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体现出就业质量的丰富内涵。

2. 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指出, 2011 届大学毕业生中,高职高专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54%;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可见,作为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中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在就业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容乐观。从就业质量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亟需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 提高就业质量的途径

3.1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要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各个高职院校就必须在“职业性”上下大功夫。首先,根据艺术设计类不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要求,确定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后,通过学校三年的教育,让学校的“职业性”在毕业生的身上体现出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为高质量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其次,高职院校要具有超前的目光,要紧盯社会市场需求,通过与行业内部的交流、专业企业走访以及劳动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了解不同行业的人才供需情况,掌握市场所需人才要具有的各项技能、素质特点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一线需要的具有职业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3.2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就业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就业的关键能力,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招鲜,吃遍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可以通过以兴趣为突破点的学生特长训练来实现。以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内容为亮点,吸引学生的关注,通过结合工作过程内容,总结某一环节所需技能,训练学生这一专业技能,作为学生的专业特长,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其次,可以通过实战模式的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比如来提高学生讲解自己设计方案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同一专业下的不同专业方向,以专业方向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性,进而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具备了相关的专业技能,高质量的就业对学生来说成为容易的一件事,就业质量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3.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五化”——层次化、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

第一,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从大一开始到毕业全部时间,不间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入校时的专业教育到大三时的应聘教育如自荐信的撰写、应聘时的心理、应聘时的语言表达等等,从始至终,全程化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层次化,就是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以及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杜绝拔苗助长及性别歧视的职业教育;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化,上至学校校长,下到学校普通员工,都要为学生就业服务。第四,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化,可以通过学校专业教师和聘请行业专家及职业指导专业人士等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五,职业生涯教育信息化,根据绝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的这一特点,可以通过校园通、微信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进行各方面的信息发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习,学生对自己职业定位更加准确、自我规划更趋于合理,便于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对此,各个高职院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质量,推进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东.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N]. 光明日报, 2005-6-8.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同.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艺术设计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星.云.海》
《花月夜》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