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曾长隽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国学经典《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短短数语道出了我们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建设者。对于德育的一贯重视是我国长期以来高校建设的一个宗旨。不过,随着近年来社会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为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校园隐性课程建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格外地突显了出来。
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其著作《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他认为隐性课程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理念中以有计划、有组织地“正式课程”为组织形式的显性课程的一种概念。它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非预期获得的知识、价值理念、规范和态度。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表现为校园的风格、布局、装饰和各种人性化的设施、服务),也包括其文化蕴涵(如学习氛围、人文积淀)。作为一种非理性的“软课程”,隐性课程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丰富,它更加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往往通过对学生心灵上的感染和启迪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起学生所需要的态度、情感、兴趣和信念,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目的。[1]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生接受的“实际课程”。区别于专业化的课堂教育,隐性课程独具一种深刻和全面,这对于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作为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德育建设向来受到大家的重视。所谓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2]德育的开展,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昌盛、人民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不仅应该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面引导和规范,还必须涉及到公民意识、民族品格、全球观念等各个层面。实施怎样的道德教育决定了我们最终将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因此,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德育建设格外重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视力度的加大和投入的增加,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和坚定政治立场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支援了国家建设,也显示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过,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现阶段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和缺陷。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德育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疏离。这种疏离既反应在德育内容与学生主体需要的偏差,也反应在德育过程的难以被理解和接受。传统的德育内容侧重于政治理念的疏导和某些为大众所熟知的道德标准的反复申述,而对于大学生在复杂的生活中真正面临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和思想意识上的冲击和影响视而不见;对某些涉及到国家、民族、人民等本质问题的敏感事件也同样采取选择性的漠视。这样避重就轻的德育工作显然不符合培养理性健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要求。[3]而口号式的教育模式显然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开放、多元的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单纯的讲座式宣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如何实施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高校道德教育逐渐成为现阶段大学建设思考的一个焦点。
这里所说的多维性是就道德标准本身的丰富和多元而言。当前我们社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关键阶段,新、旧、中、外各种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此消彼长,相互交融激荡。如何既立足传统又能与复杂的国际潮流展开对话是当前国家正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4]在此背景之下,培养出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涵养又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就成了题中要义。从这个角度出发,传统的侧重于政治理念灌输的单一德育模式不再合乎实际,如何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多元的价值理念,让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地比对、选择成为高校德育的新要求,而价值多维性本身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益的驱使和异端理念(如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诱导常常使人们过多地沉溺于物质享受的欲壑而疏忽了自身道德的建设。反映在高校中则体现为对于“成绩”的格外强调和对于德育建设的疏忽。高校德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其事关重大不言而喻。如果仅仅基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考虑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标准的建构,那么可以说得不偿失,“过莫大焉”。
正如前述,区别于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在内容上的单调和实效性上的疲软,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人性化等特点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出路。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予学生以人文的关怀和启迪,从而达到塑造学生道德政治立场的目的,无疑具有相当的可行性。隐性课程建设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任何道德都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它作为一种个人化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更多的是道德主体自主建构而成。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外在环境的影响,通过长期在实践过程中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磨合最终形成自身在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完成道德建构的任务。[2]作为一个个独立的道德主体,大学生自身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却长久以来被淡化了。隐性课程作为课堂教育的拓展,却天生地更加突出了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所谓的校园文化,它是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积极阳光的姿态或者深沉厚重的气质。这些姿态和气质被发掘绝非来自宣传单上的“文化厚重”等生涩字眼,而是学生自己行走其间生发的情感体验。源自这种体验,学生自然产生出文化的认同和忝列其中的愿望。在这个相互地接纳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便开始了道德的规范和完善,这种进步当然是学生自主抉择的结果,但校园文化这门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感染力更加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隐性课程起作用的方式:它通过自身的魅力启发学生进行道德的比较和抉择,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不同于知识教育的单维模式,德育更加注重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校园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无声”的德育课堂充分强调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悟和实践。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用道德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过符合社会人生逻辑的有道德的生活。[2]因此,校园文化这门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其丰富和精彩吸引广大青年积极地参加到校园生活实践中,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这种实践里学生不仅积累了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还受到了道德的洗礼,提高了对于道德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能力。这种源于实践而形成的道德观无疑更加真实而深刻,它包含了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面貌,体现了道德主体基于这种真实的道德比较和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隐性课程的道德教育是对填鸭式的传统课堂道德规范灌输的全面超越,是由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的重大转变。
德育是伴随人一生的道德课程,绝不只是思想政治课上每周两个小时的理论传授。当前社会德育工作的遗憾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终身德育”的疏忽。[5]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德育中隐性课程的存在正极大地改善了这个局面。隐性课程因为其在校园生活实践中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高校德育得以贯穿大学生活始终,打破课堂45分钟的狭隘和局限。而当我们走出象牙塔进入更加纷纭复杂的职场人生时,校园中形成的道德意识必将带给我们更为久远的道德规范。
在学校的大环境下,不仅有来自五湖四海道德标准悬殊的学生,还有各有专长性格迥异的老师,他们共同建构起五彩斑斓而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价值比较和选择。而前述的开放性、包容性等时代要求,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植根心灵,成为个人乃至校园真正的文化品质。
综上所述,作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隐性课程对于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如何进一步地丰富校园文化,繁荣高校隐性课程,进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值得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研究。
[1] 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4(8):9~14.
[2] 毕明生.试论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高校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8):81~83.
[3] 姜艳萍.从隐性课程发展看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2(4):77~79.
[4] 吴岳军.论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多维性特征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5):115~117.
[5]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