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综述

2014-03-25 07:41马丽冯文全
关键词: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教师队伍

马丽,冯文全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从师资、信息化、设备、待遇、编制、职称等多项政策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2020 年前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可见,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关键性资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本文对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综述,旨在为四川农村地区如何均衡有效分配教师资源,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参考。

一、农村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门研究农村教师建设的成果不多。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学者陆续从农村教育的角度研究农村师资配置问题,如张传隧1991年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学》、赵家骥1994年编著的《三环论——构建农村教育新体系》、赵家骥1997年编著的《构建农村大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陈逛先等人1998年合著的《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研究》、余永德2000年主编的《农村教育论》、李少元2000年编著的《农村教育论》、廖其发2006年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等[1]。这些论著从不同层面论及了农村师资配置问题。陈逛先等人指出:我国农村大部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2]。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专门用了一章来讲述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认为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地域分布不够合理;教师结构不合理;民办教师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师队伍不稳定[3]。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中,以“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为检索词进行题名检索(检索时间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共检出文献195篇,其中:1999年1篇、2000年和2001年均为2篇、2002年4篇、2003年5篇、2004年1篇,从2005年开始呈缓慢增长趋势,到2013年达到研究高峰,但研究的文章数也仅有28篇。同时,检索出硕博士论文26篇,其中:切题的硕士论文18篇、博士论文3篇。以“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为检索词进行题名检索,共检出文章共86篇,其中:硕士论文11篇、博士论文0篇。在检索到的结果中,对“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仅有5篇。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对农村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缺乏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二、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研究

(1)配置主体多元化。高正绪[4]认为,由于配置主体的多元性,农村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谢世腰[5]认为,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即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级政府兴办的学校,承担教育经费投入。因此,不同地区配置主体多元,使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巨大差异。

(2)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质量不高。黄伟[6]指出,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待遇偏低,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刘媛[7]认为,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普遍学历达标率较低、职称较低,而且观念陈旧、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李长华[8]指出,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分布不均衡、骨干教师外流以及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3)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数量短缺。安雪慧[9]指出,多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源呈现出一种不均衡的配置状态,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冯文全、薛梦琦[10]指出,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教师资源过于分散,减少了优质师资力量的覆盖面。袁冬梅等[11]从工资待遇、教师培训、社会保障、教师专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农村教师基本待遇低,社会保障资金缺位,社会保障形式和筹资渠道单一,社会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失衡。赵秀丽[12]指出,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存在教师学历和实际能力的脱节;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教非所学现象严重;教师年龄过于老化;教师队伍不稳定。周冬祥[13]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属地教育财政管理的制约,城乡教师待遇差异大导致城乡师资不合理流动,生源减少,学校布局调整和人员编制标准不尽合理导致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

(5)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系统不完善。丁俊华、李泽宇[14]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不乐观:培训者自身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基层教师接受培训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高达标率与低水准矛盾突出;培训面窄与待培教师多的矛盾突出;培训的方式与内容脱离农村中小学校实际;培训经费短缺,工学矛盾突出。

总体而言,学者们关于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是从农村基础教育的角度进行的宏观的、概括性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理论,优化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对于有效解决当前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略显不足。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策研究

(1)明确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主体。高正绪[4]提出:一是将教师资源配置的具体任务交给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教师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教师的基础性作用。李小红、邓友超[15]提出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路是:强化政府责任,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黄彬[16]建议:确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务雇员身份,实行聘任制;规范聘任合同,凸显政府责任。

(2)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质量。赵秀丽[12]提议: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疏通师资流动渠道,实现教师资源在城乡间的平衡。王新奎、巫志刚[17]提出应该完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法律制度设计:重新设计教师的法律地位;设定教师定期流动为法定义务;教师任职实行聘任制与委任制相结合;教师职务授予均衡化。

(3)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数量。教育部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18]的研究指出,城乡差距是造成义务教育教师配置失衡的根本原因。均衡教师配置需通过支教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等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形成城乡间教师的良性流动。冯文全、夏茂林[19]等提议:全社会关注,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和组织文化;改革用人机制,实行农村教师有序流动;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农村教师激励机制;改革教师考核制度,科学评价教师业绩;继续教育要方便教师,注重实效。李明强[20]提议:一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资,增强外部竞争性;二要实施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内部公平;三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社会保障力度。范先佐[21]提出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完善教育管理与培训制度,改善教学与生活条件。

(4)调整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结构。朱小蔓[22]等提出借鉴“中心校”“学区制”“伙伴校”等三种管理模式。黄伟[6]指出应结合基本的教育法律手段,完善教师财政政策、人事政策、成长性政策,并加以道德调节,实行政策完善和制度创新并举。

(5)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系统。杨银付、韩民[23]等提出了“一手抓配置,一手抓提高,制度和机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完善农村师资的各种配置条件,如薪资、继续教育、培训等,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

三、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检索发现,有关“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文献仅有5篇。学者们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走过了恢复、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历程,教师队伍数量、结构、素质、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对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1)数量上配置不均衡。向彦[24]指出,目前农村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缺口偏大,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很不合理。李化树、王小丁[25]指出教师队伍数量总体不足。四川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教师缺口较大,师生比大大低于全国师生比的平均水平。

(2)质量上配置不均衡。李化树、王小丁[25]等学者指出,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观念和教学技术方法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学校管理水平、校长业务能力亟待提升。

(3)结构上配置不均衡。黄海[26]指出,农村教师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结构性缺编情况严重,老龄化现象突出,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李化树、王小丁[25]认为,四川省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分布不均,学段分布不合理,教师补充渠道单一,尚未建立新的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用人机制。

(4)流向上的不均衡。黄海[26]认为,总体上是从经济条件差的偏远山村流向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同时,还存在大量优秀教师进入公务员队伍,到外地民办学校任教,或者经商办企业。

(二)解决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策

(1)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机制。黄海[26]提出要明确相关领导人员和职责,在政策、投入、体制、机制上营造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并督促各相关部门将工作落到实处。李化树[27]认为推进西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定完善的教育政策,落实政府职责,加强督导评估,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多维度优化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结构。黄海[26]认为,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并为吸引优秀人才制定编制、待遇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向彦[30]提出要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探索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有效模式。严科宇[28]认为可借鉴成都市的“教育联盟”模式,推进区域间、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

(3)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向彦[24]认为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和终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联合培养教师的多元化格局。李化树[27]等提出要完善教师知识更新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建立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严科宇[28]指出要创新“县管校用”教师流动机制,实行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打破“一校所有制”。蓝婧、汪玲[29]认为应建立“城乡覆盖”教育经费资助机制,尝试构建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市)县全方位的功能完善、机制健全、多元混合的教育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的 “不重不漏满覆盖”,从而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1)重视宏观层面基础教育研究,忽视微观基础教育研究。笔者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从宏观层面研究基础教育的文章较多,而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题的文章很少。这说明我国学者对基础教育的研究热情很高,但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率先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30]。那么,在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的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该如何实现均衡配置是一个重要课题。

(2)重视评价体系建构,忽视监督体系建构。目前我国学者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评价指标的研究较为深入,学者们一般从教师数量、质量、结构、学历、教龄等方面对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相对成熟。在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评价体系的设立是前提,监督体系的设立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有力保障,但学者们对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甚少。

(3)重视现状研究,忽视政策创新。笔者认为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具有实证性意义,但解决问题的根源更为重要。尽管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不均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研究者不能近而远之,应有敢于正面拷问教育制度的精神,敢于政策创新的勇气。

(二)研究展望

(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配置。要充分考虑农村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教学点多、规模小、分布广、生源分散等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保证偏远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要求[31]。同时,开展面向农村学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号召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构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监督体系。笔者认为监督机构可由社会组织组成,除了监督政府对学校的经费投入、管理是否到位之外,还负责监督学校相关事项的落实状况。

(3)创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配置政策。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存在很多不足,研究者需要加强对政策层面的创新研究。

[1]刘晶.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2]陈逛先,纪芝信.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6-77.

[3]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4]高正绪.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9(3).

[5]谢世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五条建议[J].新教育,2010(4).

[6]黄伟.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0(10).

[7]刘媛.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7).

[8]李长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9]安雪慧.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和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3(8).

[10]冯文全,薛梦琦.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3(5) .

[11]袁冬梅,刘子兰,刘建江.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完善[J].教育与经济,2007(2).

[12]赵秀丽.浅议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时代教育,2009(8).

[13]周冬祥.二元结构型城市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分析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8(3).

[14]丁俊华,李泽宇.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

[15]李小红,邓友超.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J].教育科学,2003(2).

[16]黄彬.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7]王新奎,巫志刚.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法律制度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13(6).

[18]课题组.以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8(2)

[19]冯文全,夏茂林.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9(2).

[20]李明强.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薪酬制度研究 [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1]范先佐.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2]朱小蔓,李敏.“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的教师专业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8(22).

[23]杨银付,韩民.以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8(2) .

[24]向彦.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川省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 [J].经济师,2013(2).

[25]李化树,王小丁.论改革开放30年四川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2).

[26]黄海.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研究: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09).

[27]李化树.整体推进西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川北南充市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5).

[28]严科宇.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6).

[29]蓝婧,汪玲.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成都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EB/OL].[2011-11-05].四川新闻网.

[3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01-22].新华网.

[31]周冬祥.二元结构型城市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分析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8(3).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