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教学计划资料汇编(1909—2009)

2014-03-22 08:54洪声振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轮机教学计划船舶

洪声振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1949年—2009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9月,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1949年2月,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3月迁回沈阳,改名为东北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2月迁来大连;1951年4月更名为东北航海学院。195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3月,上海航务学院迁至大连,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同年11月,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

大连海运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崭新历史时期的开始。学校以向苏学习为开端的教学改革,是对新中国成立前三校从教学思想、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次全面的革命性改革。以制(修)订教学计划为主线的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阶段;“以我为主”进行教改试验阶段;贯彻“八字方针阶段”;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阶段。

一、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阶段

从1953年建校时起,学校就积极组织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各系打破传统,改“系、科”为“专业”,开始按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专业人才。教学计划一经上级审核批准,任何人无权更改,成为“法律性”教学文件,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大法”。因此,制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成了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当时,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是参照苏联同类院校相同专业5年半制的计划制订的。与此同时,在教学工作方面还建立起了从课堂讲授到习题课和辅导答疑,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从教学实习到毕业实习和考试考查等一整套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为学校初创时期进行正常有序的教学工作和保证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也对没有办特色型独立学院经验的新建学院的迅速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在教学计划制订上向苏联学习了什么

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点:(1)按照工业体系的分工设置专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航海类的驾驶、轮机两科分别改为船舶驾驶专业(培养远洋船舶驾驶工程师)和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培养轮机机械工程师)。

(2)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3)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按照培养工程师的要求,增加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的门数和时数。

(4)增设专业课程,拓宽专业知识领域。

(5)增加课程设计(作业)、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

(6)改变考核方式,减少考试课程门数,将考核学生成绩的笔试改为口试,将百分制记分改为五分制记分;增设考查环节。

(7)改变实习由集中安排为按照有关课程顺序分散安排。

(8)增加习题课、辅导答疑等辅助教学环节。

(9)规定了“统一教学计划”名称,强调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其内容一经批准不得更改。使用以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要求、时间分配、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的安排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计划说明书,和以学历、教学进程计划、实习劳动、课程设计和课程作业为内容的表格形式,作为统一教学计划的法定格式。

(10)各课程编写出教学大纲,其内容包括正文和说明书两部分。

(11)按课程(或相近课程)组成教学研究室,重视发挥教师的集体作用。

(二)1953年制订的教学计划

1953年11月,学校按照向苏联学习的要求,组织研究制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现将船舶驾驶、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教学计划介绍如下(摘编自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大连海事大学校史》P140)。

1.船舶驾驶专业

培养目标:远洋船舶驾驶工程师。

学制:5年。

具备条件:(1)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富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并能掌握和分析一般国际形势;

(2)体格健全,目力正常,有坚定意志的优良品格、刻苦耐劳的精神;

(3)学习有关航海驾驶各种科学理论,建立钻研和创造科学的基础,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生产实习,具备远洋船舶驾驶员应有的技术知识及基础工作的实际经验;

(4)了解造船及轮机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船舶管理及水运业务知识相结合。

技术与业务水平:(1)熟悉航海驾驶的各种技术知识,能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决定航路,测定船位;

(2)熟练运用避碰章程,并深刻了解其紧急措施的意义;

(3)掌握操纵船舶的理论与技术,能在激流、狭小的航道、恶劣的气候等环境中操纵船舶;

(4)熟悉各种航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并能正确使用、保养与一般修理;

(5)了解有关航海的潮汐、气象、洋流的原理与各地区的变化情况;

(6)熟悉各种船员职务及舱面各部工作的操作和管理,并熟悉安全设备与各种信号的使用和保养;

(7)能在船舶安全条件下合理使用船舶吨位及装卸机械,掌握水运生产的业务与技术;

(8)为保证完成水运生产计划,应了解造船及轮机基本原理;

(9)为配合远洋水运业务需要,至少应会一种外语(暂定以英文为主)。

课程设置如表10 所示。

表10 船舶驾驶专业课程设置(1953年11月制订)

2.船舶动力装置专业

培养目标:轮机机械工程师。

学制:4年6 个月。

质量与技术水平:

(1)具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全心全意为祖国水运事业服务,身体健康,应有耐劳、机警、果断的优良品质,富有主动性及创造性,善于组织、分析及独立工作。

(2)能担任轮机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具备远洋船舶轮机长实际工作的科学理论基础。有独立钻研进修的能力,必要时能担任岸上航运部门机务处或船舶登记局的船舶检验工作。

具备条件:

(1)具备远洋船舶动力设备、辅助机械和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航次间的修理及紧急修理工作能力,保持在远洋航行中船舶机械正常运转,并能对船舶机械的使用和设计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发挥最大效能。

(2)具备工程力学、热力学和金属工学的理论基础,熟悉各种船舶机械的原理、构造、性能,并掌握船舶机械各项配件的设计。

(3)了解船舶推进器的原理和构造及一般修理方法,提出有关修理和改进意见。

(4)了解船舶机械厂修过程,结合船舶机械实际损坏情况,提出修理意见。

课程设置如表11。

表11 船舶动力装置专业课程设置(1953年11月制订)

续表

(三)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建校初期,在教学秩序比较稳定、教学为主的思想比较明确的条件下,开展向苏联学习,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形式主义的弊端和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框框。为此,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校相应采取了改进措施。

1.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由于参照苏联教学计划制订的航海类各专业计划存在课程门数多(28~29 门)、总学时数高(4004、3861 学时)以及课内周学时安排得太满又统得过死等弊端,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生课后忙于做功课、赶作业的现象,有人每周学习时间甚至多达70 小时,仅有的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学习负担过重成了既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遵照1956年8月高教部《关于高等工业学校1956年教学工作中需要采取的若干临时措施的意见》中有关适当减少教学计划中的课内学时数,以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及增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式方面的灵活性的指示精神,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0月,学校发出《1956—1957 学年工作计划要点》中强调指出:“要正确贯彻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加强政治思想的领导;继续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过重的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正确体现学习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在现有基础上全面研究和修订教学计划,完善某些教学制度与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法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目标的更改和计划的调整

1957年3月,学校决定将船舶驾驶专业的培养目标由船舶驾驶工程师改为航海工程师;船舶动力装置专业的培养目标由轮机机械工程师改为轮机管理工程师。1958年8月交通部以人字第44号文批复,将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改为轮机管理专业。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为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工作部署,学院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开展了两次“大辩论”。在5、6月的“红专大辩论”后,新制订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由“工程师”改为“员”(如轮机管理工程师改为轮机员),并首次将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每学年的理论学习、生产劳动和假期应按8∶ 3∶ 1 的比例安排。在11、12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开展的“培养目标的大辩论”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改为“普通劳动者”(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各校修订各自的教学计划

1959年1月20日至2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1958年教育革命的经验,分析了出现的问题,指出1959年教育工作的方针,主要是巩固、调整和提高,并在这个基础上有重点地发展。同年7月,交通部来校召开部属院校水运类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会议,制订出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机制造与修理、船舶制造与修理等4 个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1957年6月,高教部正式通知全国高等学校,从下学年起,现行各类专业各个年级的统一教学计划和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改为参考性文件,今后各校各专业的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各校根据高等教育部所订的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自行制定,报高等教育部备案。所以此次交通部修订的称“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各校据以修订各自的教学计划1船机制造与修理、船舶制造与修理是两个陆上专业,本《汇编》未列入。。

(四)1962年制订的教学计划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9月,教育部制定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60 条》)。遵循上述方针和条例,当年交通部在大连海运学院召开了水运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会议。会议讨论总结了1952年教育改革以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其中着重研究了1958年教育革命中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本科(5年制)修订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初稿)和交通部关于修订高等交通专业教育计划的补充意见,会议认为,必须大力贯彻两部指示的政治指导业务,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劳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来修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会议还认为,过去对上述五项原则的理解和贯彻得不全面,对学校应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认识不清,出现了片面追求海上资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过高,及过多安排劳动及生产实习,忽视加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等情况。因此在这次修订中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并实事求是地规定质量要求,然后再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保证在有利于教学的前提下,对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根据上述精神,大连海运学院于1962年5月完成了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现将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据大连海事大学文书档案1964Y1-331 卷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历次修订教学计划变动情况表改编)介绍如下。

1.海洋船舶驾驶专业

培养目标:海洋船舶驾驶高级技术人才。

学制:5年。

业务范围:主要是担任海洋船舶驾驶员工作。根据国家需要也可以担任港航监督、港湾引航、航海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具体要求:

(1)政治思想方面: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热爱海运事业。

(2)业务方面: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达到能独立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业务基础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①具有比较宽广而巩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为深入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运算与实验,了解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

②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熟练基本定位操作,掌握近代航海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并能做一般的故障排除,通晓水手操作,其中对帆、绳、舵、艇要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信号收发能力要达到生产单位的使用水平。

③掌握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能力。

④英语要达到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文件、能书写有关简单函电的程度,并为熟练掌握会话打下基础。

(3)体魄方面:具有健全的体魄,符合海上工作的要求,游泳距离能达到300 m 以上。

课程设置如表12 所示。

表12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课程设置(1962年5月制订)

续表

2.轮机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海洋船舶轮机管理高级技术人才。

学制:5年。

业务范围:主要在海洋船舶上担任轮机员工作。根据国家需要也可以在海运部门担任机务工作或担任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具体要求:

(1)政治思想方面: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热爱海运事业,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锻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海上锻炼和日常生活管理,培养具有勇敢、坚强、机智、果断及组织性、纪律性、革命警惕性等船员优良品质。

(2)业务方面:完成轮机管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的最新科学成就,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上一般的工程技术问题,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①具有比较宽广的巩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绘图、运算能力等基本技能。

②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理论、结构、性能、管理、维护和检修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一般的设计知识。

③在动力机械操作管理方面,应达到在船员的指导下能对船舶蒸汽或内燃动力装置、辅助机械、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及排除一般性的故障。

④在工艺操作方面,应以加强基本训练为主,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一个熟练的轮机员打下基础。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应该了解各种加工的基本过程,特别应该掌握钳工、焊接、小型机床、检修动力机械等基本操作方法,并具有有关加工质量的要求、鉴定和修船工艺的一般知识。

⑤在英文方面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能够填写简单的修船表格和为今后进行会话打下基础。

(3)体魄方面:具有健全的体魄,符合海上工作的要求,游泳距离能达到300 m 以上。

课程设置如表13 所示。

表13 轮机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962年5月制订)

续表

(五)提出航海类专业特点,要求延长学制

1962年11月1日大连海运学院向交通部提交《调整专业及改进海上技术人才的培养训练的报告》(见大连海事大学文书档案1964Y1-318)。报告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关于我院专业设置及调整问题

今后我院应设置“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无线电”“船舶电气设备管理”“船舶制造与修理”“船机制造与修理”等6 个专业。前4 个专业主要是培养在海洋船舶上工作的高级船员,后两个专业主要是培养在陆上交通系统有关企业工作的船舶和船机制造与修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现将这6 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述如下:(1)船舶驾驶专业 培养海洋船舶驾驶员,毕业后主要在远洋船舶上担任驾驶员工作。(2)轮机管理专业

培养海洋船舶轮机员,毕业后主要在远洋船舶上担任轮机员工作。(3)船舶无线电专业 培养海洋船舶无线电员,毕业后主要在远洋船舶上担任无线电通讯及导航设备的运转、维修、安装、调整和报务工作,也可以在陆上担任有关无线电通讯及导航设备的技术工作。(4)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专业

培养海洋船舶电机员,毕业后主要在远洋船舶担任船舶电气设备及电航仪器的运转、维修、安装、调整等工作,也可以在陆上担任有关船舶电气设备及电航仪器的技术工作。(5)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

培养船舶制造与修理方面的高级技术干部,毕业后主要在修造船厂从事船舶设计、制造与修理方面的高级技术工作,也可以在有关船舶设计机关或科研机关担任船舶设计工作。(6)船机制造与修理专业 培养船机制造与修理方面的高级技术干部,毕业后主要在修造船厂从事船机制造与修理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在水运部门担任船机技术监督或有关船机方面的科研工作。

在调整专业设置的意见中提出:

(1)把我院原以培养设计制造干部为主的“船舶电气设备”专业改为以培养维修、管理海船电气设备及电航仪器干部为主的“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专业。(2)把我院原以培养设计制造干部为主的“无线电导航及设备”专业改为以培养维修、管理海船无线电通讯及导航设备干部为主的“船舶无线电”专业。

第二部分 关于改进海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训练问题

第一,提出了航海工作特点,认为航海工作的特点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的特殊条件所决定:

(1)特殊的社会条件。船舶经常航行在辽阔的海洋上,平时负担着繁重的对外贸易国际运输任务,经常要出入外国港口,在一个航次中往往就需要进出多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港口,接触不同国籍的有关人员,因而海上专业具有涉外性,必须具备从事群众性外交活动的能力。一旦发生战争,运输船舶又无疑将成为军事上的一支运输船队。

政治上一定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不怕苦、不怕浪、不怕死。要有无限忠诚于祖国,敢于牺牲自己的共产主义高贵品质。具有必要的军事知识和素养,高度的警惕性,勇敢地处理突然袭击的能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及外语水平,熟悉与善于运用法规。

(2)特殊的自然条件。海上的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特殊的自然条件要求海员具有独特的风格,诸如高度的责任心,机智勇敢,果断坚决,团结互助,行动敏捷正确,生活严肃乐观,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自我牺牲革命精神,能正确地独立处理各种突然事故的应变能力;有强健的体魄,能游泳、操艇。

(3)特殊的劳动条件。现代船舶是一个活动着的巨型企业,它装有一整套极为复杂的动力装置及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船舶航行的准确性和动力装置运转的性能又与外界复杂的自然条件有关,驾驶员和轮机员的任务就在于确保船舶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任务。就其劳动条件而言,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是行政指挥、技术管理、体力劳动三位一体的结合。因此,驾驶员、轮机员必须能说能做,能文能武,胆大心细,理论知识面要广,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要强,要善于做人的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和指挥艺术。

第二,提出了对航海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必须无限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同时对航海事业具有浓厚志趣,自愿为之贡献毕生的精力。

(2)尤其高级航海技术干部,必须熟练掌握航海技术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海上工作的技术要求并不断推动航海科学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3)必须具有健全的体魄,坚决、勇敢和机智的性格。

(4)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富于团结友爱“同舟共济”的美德。海上工作所要求的应变性、国防性和涉外性,要求海上工作必须实行有高度组织纪律约束的集中领导的工作制度;另一方面,为了顺利克服船舶在海上遇到的任何困难和突发事故,要求全体船员坚强团结与友爱互助。唯有如此,才能在海上使船员集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5)必须具备敏捷、准确的行动习惯与严肃乐观的生活素养。只有平时具有敏捷准确的素养,发生事故时才能保证不惊慌失措;只有平时具有严肃、一丝不苟的作风,才能适应长期而又艰苦的海上生活。

(6)海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涉外知识、必备的国际法律知识和一定的军事知识,并熟练掌握英语。

第三,关于当前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来源不能进行严格的选拔(编者注:指不能完全按照培养海员的条件来选择生源),给学校培养海员的工作带来一定先天性缺陷。(略)(2)学生管理没能体现未来海上工作的需要。(略)(3)学校的5年教学安排,还没有充分反映航海特点的要求。

1953年以来,虽然经过向苏联学习、教学改革等运动,教学工作较之新中国成立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由于对办航海教育具有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因而往往多停留在教育部统一领导的一般工业院校的共同点方面。尽管贯彻教育部指示是应该的,但对如何针对航海工作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如何突出海员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培养海员的特殊性格,则注意不足,措施不力。从而使从总的方面看来,学院海上专业的学生与一般工科专业学生无很大差别,教学环节也多未脱开工科专业的框框;而在培养目标方面,培养海员的理念不够明确,从而使学院的教学安排并没有很好适应航海的特点。

第四,关于改进海上各专业的培养训练的意见:(1)改进招生办法(略);(2)进行军事管理(略);(3)改革现行教学计划。

现行各海上专业的教学计划除船舶驾驶专业的某些专业课外,其他各专业基本上与全国其他学校相近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雷同。为适应海上工作特点的训练则很少安排,至于必要的军事教育训练则没有安排。这样就很难通过5年的学习过程,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海上工作要求的技术干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专业均属技术管理性质,除有与一般工科专业相近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与技术基础课程外,专业课门类较多,且要求同样必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但从这些专业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来看,实难做到在5年内完成教育部1962年5月在教育工作会议所要求的3200 总学时、28周学时来安排教学和训练工作。因此,只有从较大的方面来突破原定教学计划的框框,才能有效地实现培养符合海上技术干部要求的培养目的,而新的教学计划应该是基于下列几个原则:

(1)必须明确以培养海员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过去兼顾过多的做法。

(2)各专业均应设置军事课程及训练。

(3)加强各专业实际技能的训练,如驾驶专业的船艺实习,轮管、船电专业的手艺,无线电专业的手法通讯等;而驾驶、轮管两专业在毕业前海上实习资历均应达到52 周。

(4)各专业均需加强英语课程及有关经济、法律课程。

(5)相应地延长学习年限为5年半或6年(如每周学时可安排54 学时,则5年半可达到培养训练要求)。

(6)各专业学生在学习2年后仍需进行专业条件的复查,不合格者坚决转其他非海上专业学习,以保证毕业生质量。

依据上述要求,大连海运学院为了进一步适应今后远洋运输的需要,加强英语及军事训练和实行半军事管理,拟订了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设备管理3 个专业改为6年制的教学计划,经交通部报经国务院于1963年10月以国文办字726号文批准,但以后没有执行。

二、“以我为主”进行教改试验阶段

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结果引发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在上级和学校都有所警觉的情况下,相继采取多次调整、改革措施。但航海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架构仍未突破苏联模式。在历次调整改革中,由于还要求执行我国工科院校有关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定,因此航海类专业的办学特色还是受到冲击,有被淡化的倾向。1964年,在交通部下发《全面改革航海类专业教学计划》指示的要求下,1965年1月,学校在总结1964年两次校外调查的基础上,决定以“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对航海类专业的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并开展了有关准备工作。从向苏联学习到“以我为主”的全面改革,这一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是学校坚持航海类专业办学特色迈出的新步伐,是学校走自主自立道路的新开始,更是10年(1953—1963年)教学改革进程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据以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修订,新修订的航海类各专业教学计划,冠名为“大改方案”。

(一)制订“大改方案”的背景及其名称的由来

1.毛主席发表“春节讲话”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当天是甲辰年春节,后来称此会为“春节座谈会”),刘少奇、邓小平等16 人参加。毛主席在座谈会上就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革等有关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即“春节讲话”。

2.坚持特色办学理念

1965年2月,院党委书记彭德在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言时强调指出:“我校教改的方向是对的,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即“以我为主”“管用养修”“面向专业、面向海洋”(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大连海事大学校史》P215)。在以后的一次报告中还讲道:“叶剑英同志对军事院校的指示中提出‘以我为主’的方针,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要认真地向军事院校和其他兄弟院校学习。”同时,1962年11月学校向交通部上报的《调整专业及改进海上技术人才的培养训练的报告》中,关于航海类专业特点及改进培养训练航海技术人才的方案中的一些设想和指导思想在当时师生中进一步取得了共识。

3.组织校外调查

为深入贯彻“春节讲话”精神和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我国海洋运输大发展的需要,摸清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反映及安排使用情况,成了学校当时的紧迫任务。1964年6月,学校组织了由副教务长杨彪率领的9 人校外调查工作组,赴沪、穗两地的19 家企业、院校和30 艘船舶,进行了45天的专门调查。调查访问期间,举行了62 场座谈会,进行了28 次专访,接触学校毕业生219 人,企业领导、船舶政委等有关同志百余位。12月,无线电系校外调查组再赴上述两地,就远洋船舶报务员培养问题做专题调查。调查工作受到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朱田顺和北方区海运管理局李维中局长的肯定。

通过两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主要用人单位航运企业对学校海上专业毕业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反映和他们的工作表现,使学校进一步意识到,因受苏联教学经验框框的束缚和执行有关对工科院校规定的影响,海上专业的教学计划,不但学制长,而且基础课程等的设置和内容类同一般工科院校,针对性差,专业课内容重设计制造轻管用养修(管理、使用、保养、维修),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操作等,致使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海上特定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两次调查,不但为海上专业进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还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学校对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4.开展课程“解剖”

为了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调整课程内容,在传达学习1964年11月交通部教育司《关于贯彻高等学校理工科工作会议精神的几点意见征求稿》的基础上,从航海系开始进行了一门课的“解剖”,接着向其他系铺开,要求每系搞一到两门课程,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共“解剖”了“海法”等8 门课程,从而发现了各门课程存在的内容多而杂、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我国的生产实际等问题。

5.观摩课堂讲授和展览教具模型

继通过“课程解剖”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后,1965年2月,学校又组织部分院系领导赴京参观解放军军训器材展览会,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回校后发动教师制作了303 件教具并组织展出。7月正式举办了院自制直观教具展览会,展品已达835件(套)。14 门观摩课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教具模型,课程中一些难懂、复杂内容变得形象化、简明化,取得了初步效果,其中“磁罗经自差”共制作了14 套教具,使用后还减少了授课时数。与此同时,还制作了在生产实际中有应用价值的工具,如“磁罗经自差校正指导盘”和“配载仪”等。同时,还开展了学习郭兴福,废止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观摩课活动。教具展览会的举办和观摩课的示范,引起了上级和各界的关注,交通部教育局组织了由部属院校和部分航运企业等33 个单位、180 多人组成的参观团,驻校10 天进行参观学习。带队的部教育局长在总结会上说,这次名义上是参观学习,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个现场会、促进会,既学了经验又鼓了干劲。辽宁省教育厅也组织了省内20 所高校的170 多名教师和干部来校参观。众多兄弟院校的教师干部,共同学习探讨教学改革话题,使全院同志深受教育和鼓舞。

展览和观摩活动的举行,是学校两年来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系统总结。

6.实行半军事管理

1954年,学校被高等教育部和国防部确定为国防性质的学校,并明确了学校特定的招生条件。1956年,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学校又被国家确定为军事训练试点单位,对学生实行军事训练试点,这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传统办学特色的继承和发展。1957年6月,按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国防部《关于暂时停止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生军训试点问题的通知》一文的要求,学校停止了军训试点工作。1963年4月,交通部从培养高素质海员的要求出发,向教育部提交了《关于改进大连海运学院航海专业教育工作的函》,从提高高级海员素质出发,就改进大连海运学院航海教育提出四个需要国务院解决的问题:一是严格招生条件,保证学生质量;二是改革现行教育计划,延长学制;三是实行半军事管理和加强政治工作;四是适当改善学生待遇。1963年10月28日,国务院以国文办字第726 号文下发《国务院关于大连海运学院三个航海专业的招生、学制和实施半军事管理等问题的批复》。具体意见是:关于大连海运学院三个航海专业的招生和学制问题,同意按教育部的意见执行;关于该校实行半军事管理和学生生活待遇标准问题,基本上同意按交通部的意见执行。根据国务院上述指示,学校于1964年9月恢复对学生实施半军事管理。

“大改方案”的提法,是引用1964年10月交通部组织传达的《高教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中的用词,其中提到:必须普遍实行小改,小改要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有重点地进行中改的试验,进一步研究大改的方案,并在条件具备时进行试验。(根据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交通教育五十年年鉴》)

(二)“大改方案”的总体框架设计

1.缩短学制

1954年8月、9月,交通部、高教部曾分别以(54)交教字23-57 号、(54)工教唐字1077 号文通知学校,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船舶驾驶等专业的学制改为5年制;1963年10月航海类三个专业经国务院批准改为6年制(未实施),1964年又制订过5年半和5年加1年预科等教学计划(也未实施)。这次定为4年。

2.明确培养目标

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原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明确改为海洋船舶驾驶员、海洋船舶轮机员。原“船舶电气设备专业”,改为“船舶电工专业”,培养目标为海洋船舶电机员。原“无线电导航及设备专业”改为“无线电通讯及设备专业”,培养海洋船舶无线电员。

3.加强海员素质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1)实行半军事管理。第一学年设4 周军事训练,平时进行半军事管理,并开设86 学时海军军事知识课。

(2)进行海上训练。第一、第二学年的暑期各安排4 周,进行操艇、驶风、帆缆、游泳等项目的海上训练。

(3)增加上船实习时间。海洋船舶驾驶专业,上船实习时间增为55 周(水手劳动20 周、生产实习10 周、毕业实习25 周)。

(4)安排社会主义教育(劳动)18 周。

4.减少学时

各专业的教学总学时数,从3400 多,减到1700 学时左右,课程门数从25~29 门减到16 门左右,课内外周学时在45 学时左右。各专业不设“普通化学”,驾驶、轮管两专业不设“普通物理”课。假期安排15 周左右。

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两专业的削减学时变化情况如表14 所示。

表14 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两专业的学时变化

(三)各专业的“大改方案”(根据大连海事大学文书档案1965Y1-364 卷各专业教学计划(大改方案))

1.海洋船舶驾驶专业

培养目标:又红又专又健的海洋船舶驾驶员。

学制:4年。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是一个以“管理、使用、保养、维修”为中心内容的专业,其工作性质又具有突出的涉外性、军事性,要求具有较高的独立工作和指挥水平,有较熟练的实际操作本领。学生毕业后,在德、智、体各方面(经船员考试合格)要达到能胜任现代化远洋轮船二、三副驾驶员工作的水平。

具体要求:在德育方面(略)。

在智育方面,要具备必要的航行知识,又会实际操作,熟悉对船舶的管理、使用、保养、维护,基本上要达到定位准、操船熟、避让好的要求,能够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

(1)了解船艺操作并能从事水手劳动。

(2)掌握驾驶技术,能正确使用各种近代航海仪器,进行定位和导航,并能正确进行海上避让。

(3)掌握海运业务,了解必要的海运章程与海事法规。

(4)掌握外语(英语),具备必要的会话与阅读能力,并为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提高外语水平,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体育方面,要有坚强的体魄,能适应海上生活,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并能胜任海上劳动。必须保持良好的视力。掌握各项海上体育活动技能。

课程设置如表15 所示。

表15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课程设置(1965年2月制订)

2.轮机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又红又专又健、能文能武的海洋船舶轮机员。

学制:4年。

具体要求:在德育方面(略)。

在智育方面,具备必要的业务理论知识,并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技能,能正确而科学地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船舶动力装置,确保其可靠地运行和处于正常的技术状态,并能及时而合理地排除各种故障,以保证船舶能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

在体育方面,具有坚强的体魄,会游泳,能适应海上生活,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

课程设置如表16 所示。

表16 轮机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965年2月制订)

3.船舶电工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又健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应具备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在国外航行的复杂政治斗争中坚持正确方向,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任何紧急关头能坚守岗位,为祖国争光。在业务上要具备必要的船舶电工知识,又会实际操作,熟悉对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能够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要求有坚强的体魄,适应海上生活,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

学制:4年。

具体要求:在德育方面(略)。

在智育方面,完成船舶电机员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电机员的基本功。具有管理、使用、保养、维修船舶电气设备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体育方面,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能够在海上严寒酷暑、大风大浪的自然条件下与船舶特殊工作环境下工作,有较好的游泳技术,并会操艇。

课程设置如表17 所示。

表17 船舶电工专业(船电专门化)课程设置(1965年2月制订)

4.无线电通讯及设备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又健的海洋船舶无线电员。

海洋船舶无线电员的工作性质除了作为远洋船舶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涉外性及军事性外,根据船舶电台的工作人员机要性及独立性的特点,还要求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并严守国家机密。

学制:4年。

具体要求:在德育方面(略)。

在智育方面,具有必要的业务理论知识,并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能正确无误地完成通讯业务;能科学地管理、使用、保养及维修船舶无线电通讯设备;能保养及维修船舶无线电导航设备及扩音设备,确保其可靠运行及良好的技术状态;能及时排除设备的一般电路故障,以保证船舶的正常通讯联络和航行安全。

(1)熟练地掌握报务及通讯业务,在毕业时达到二级报务员规定的要求。

(2)能应用简易的测试仪表,科学而合理地排除无线电通讯及导航设备可能发生的一般电路故障,掌握经常保养及维修的技能。

(3)掌握外语(英语)知识,能阅读有关国际通讯文件、外文技术说明书及具备简单的专业会话的能力。

在体育方面,要有坚强的体魄,适应海上生活,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必须锻炼良好的反应能力及灵活的腕力。

课程设置如表18 所示。

表18 无线电通讯及设备专业课程设置(1965年2月制订)

续表

1965年4月,学校将前述4 个海上专业的“大改方案”报部审批。8月交通部批复:关于你院海上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缩短学制的“大改方案”,经我部报高等教育部核转国务院核示,现接到高等教育部八月十四日(65)高教段字501 号批文:“我部原则上同意大连海运学院设置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工和船舶无线电通讯等四个专业学制缩短为四年,并即进行学制改革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注意改进基础课程的安排,逐步使教学改革方案趋于完善。”(见大连海事大学文书档案1965Y1-364 卷交通部交教学(65)字68 号批文)对当时搞大改,也有同志提出会不会降低教学质量,会不会重犯1958年曾经产生的缺点和错误等疑虑。

“大改方案”是以校外调查为抓手,解放思想突破框框的产物,是校企合作激发的智慧结晶,是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结出的硕果。本阶段以“以我为主,全面改革”为指导思想的教改试验,由于在坚守突出专业特色思想上的一些片面认识和理解,因此“大改方案”存在基础削弱、理论学习不足、实习劳动过多、假期较短等欠缺;还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把教学改革当成政治运动来搞,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损害了一些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但“大改方案”的诞生,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思想,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功“突破”。

(四)“大改方案”的实施

“大改方案”在1965年9月入学的4 个海上专业开始执行,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终止,历时1年。

(五)培养工农兵学员

20 世纪70年代初,我国远洋运输运力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外贸和援外任务的迫切需要,当时主要依靠租用外轮来增加运力。有鉴于此,周恩来总理指示,力争1975年基本改变主要依靠租用外轮的局面(见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交通教育五十年》)。这就迎来了我国远洋船队大发展和急需大量航海人员的可喜局面。

大连海运学院在正常工作秩序和办学条件遭到“文革”严重破坏尚未得到恢复和改善的情况下,奉命依据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转发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文件精神,招收工农兵学员,在万般困难中恢复了办学。

1972年首招航海类专业普通班,学制两年(加预科半年),1973 级—1976 级航海类专业普通班的学制改为两年半。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吸收和参照了“大改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其课程设置。

1972—1976年,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招生1056名,轮机管理专业招生808 名,船舶电工专业招生320 名,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招生147 名,共计2331 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响应祖国召唤,投身远洋运输等工作岗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工专业75 级教学计划,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72 级教学计划(根据大连海事大学文书档案1972Y1-55 七二级教学计划中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教学计划)。

1.海洋船舶驾驶专业

培养目标: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导,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船舶驾驶科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新型海员。

学制:两年半。

教学安排的原则:

(1)总的指导思想是,遵照毛主席“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导,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为纲,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使学校真正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2)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前提下,坚持调查研究,结合我国海运事业,特别是远洋事业飞速发展的急需,务使教学符合经济基础的需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搞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根据海运事业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遵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原则,坚持开门办学,争取实现两上两下的安排;坚持学军、学农走“五七”道路。

(3)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必须加强党对教育革命的一元化领导,在校内外的教学过程中都必须十分注意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和监督,师生都要虚心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课程设置如表19 所示。

表19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课程设置(1975年制订)

2.轮机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遵照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条件,把学员培养成为“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制:两年半。

具体要求: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确定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认清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热爱社会主义。做抵制资产阶级思想、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带头人,永葆工农兵的本色。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远洋运输事业,为祖国的远洋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加强敌情观念,提高革命警惕。加强组织纪律性,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随时准备参加反击侵略者和“解放台湾”的战斗。

政治统帅业务,要努力学好业务课。培养学员具有科学管理与维修柴油机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使学员具有自学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课程设置如表20 所示。

表20 轮机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975年制订)

3.船舶电工专业

培养目标:遵照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和“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把学员培养成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搞马克思主义,不搞修正主义,干社会主义,批资本主义。敢于顶风斗浪,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为中国和全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具有能从事安装、调试、管理、维修船舶电气化及自动化设备的科学理论和劳动技能,具有健全体魄和勇敢顽强、排除万难、又红又专、能上能下的新型工人。

学制:两年半。

课程设置如表21 所示。

表21 船舶电工专业课程设置(1975年制订)

4.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

培养目标:遵照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和“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伟大教导,培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身体健康的远洋船舶报务员。

学制:两年(外加预科半年)。

基本要求:工农兵学员是教育革命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作用。遵照毛主席“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和“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教导。

具体要求(略)

课程设置如表22 所示。

表22 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课程设置(1972年制订)

注:* 船舶无线电报务专业72、73 级招生,74、75 级未招,76 级改为3年制的船舶无线电通讯专业(陆上专业);**拉练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形式,包括徒步行军、宿营、队列训练等内容。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轮机教学计划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船舶轮机常见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