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作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1]。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仅靠书本上学到的语言知识无法保证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多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际障碍和困惑。因此,在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逐渐渗透与语言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及文化习俗。只有通过“语言+文化+功能”的教学模式,才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日语交际所需文化知识的学生,也为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陈俊森之说: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是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文化习得与语言学习是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2]。语言习得可以帮助文化习得,文化习得则可以促进语言学习。文化上的积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普遍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很少在基础阶段开设日本文化课,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日本文化习俗与语言表达习惯。即使学会了正确的语法、句型,也不了解语言的具体使用情境。其结果造成了学生文化底蕴浅薄、交际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精读课教学中更多地融入文化因素,有意识地、适量地进行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逐渐渗透与语言情境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才能让学生逐渐了解日本独特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日语语言现象的领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要环境是课堂,没有实际体验与日本人交际的机会。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内容,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了解和熟悉日本文化的机会与环境。采用多种方法与途径导入文化,逐渐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吸收,同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从目前高校日语教育现状来看,基础阶段的教学安排没有考虑到日本文化导入问题,把类似“日本社会文化”、“日本事情”、“日本国家概况”等相关日本文化的课程大多安排在了三年级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进行日本文化渗透。例如在初级阶段前期,采用通过照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直接法教学手段,简单介绍日本文化相关的词汇、习俗等,让学生发现与本国文化不同之处。到了初级阶段后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情景会话、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思维与语言表达习惯,培养日语运用能力。
所谓实用性原则,就是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日常交流保持关联性,让学习者通过文化的导入,更加正确、恰当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将所学课文中的句型,与实际日常会话等结合起来,适时加入相关日本文化元素。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与关心,避免文化导入的空洞性、抽象性,从而促使文化的导入和语言教育的统和。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对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阐释,注意针对文化点,而不能讲求文化面,以免过多过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具体如下:(1)词汇教学: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进行直观讲授,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印象。(2)句型教学:通过设置不同语境的训练,采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日本式”思维方式,让学生从语言表达方面体验日本文化。(3)文章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有效导入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日本社会。
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即使日语语言能力很好,但由于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的缘故,并不能够完全认识和理解日本的日常文化现象。通过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学生既可以发现和觉察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还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文化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日本人的心理,进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使用教材为原版日语教材《初级日本语》[3],共由28课组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日本文化的介绍和导入。
在讲授第8课《朋友家①》时,可以通过图片直观地讲授“和室、玄関、畳、床の間、生け花、軸、座布団”等词汇,让学生发现中日房屋构造的不同,了解日本人的诸如在和室内不穿拖鞋,跪坐于榻榻米上的生活习惯,避免日后到日本人家做客时出现尴尬状况。在讲授第11课《镰仓观光》、第23课《京都之旅》的时候,可以借助教师本人的旅行照片以及网络资料,介绍日本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顺便介绍日本人出差、旅游归来时都会赠送同事、朋友当地土特产的礼尚往来习俗。
在讲授第4课《休息日》、第25课《成人节》时,可以利用日本的日历介绍日本的主要节日及过节习俗。结合课文内容,介绍5月5日为日本的传统节日——男孩节,日本人有挂鲤鱼旗,摆放武士盔甲,寄予孩子健康成长,威武勇猛的习俗。同时公立5月5日又是日本的端午节,日本人在这一天有洗菖蒲浴的习俗。在日本,20岁被视为成人,在享有选举权、吸烟、饮酒的自由之外,同时要为自己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为了庆祝成人节,每年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被定为法定节日,年满20的女孩子,会穿上称之为“振袖”的传统华丽和服,参加成人节庆祝活动,留下美好的纪念。
在讲授第1课《请多关照》和第6课《购物》的时候,可以使用影像教材《エリンが挑戦!日本語できます。》[4]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日本人在初次见面时的寒暄用语、日本便利店的布局与多功能性。通过让学生模仿演练,实际运用和掌握日语寒暄形式,提高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影像资料介绍日本传统的文化知识与当代的大众文化。
在讲授第13课《购物(2)》和第14课《生病》时,首先给学生播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视听教材《ヤンさんと日本の人々》中的相关内容,介绍日本人的赠答习惯和看病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实际操练和运用本课出现的授受表现“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的用法。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日本人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并且常怀感恩之心的行动意识。诸如此类的情景会话以及角色扮演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这种接近实际生活的演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提高对日语学习的兴趣,除了以上介绍的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方法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播放适合该阶段语言接受能力的动漫或者影视作品,以此来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文化、习俗等,将语言学习与了解日本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以上为笔者在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中,针对《初级日本语》的课文所采用的几种文化导入方式。结合日本文化导入的精读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语言知识的讲授创造了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了解、巩固并运用了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后与日本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储备相关文化知识。
若想将语言与文化结合到一起讲授,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提高自己的日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变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得当的方法进行文化导入。只有熟知中日两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才能够熟练运用日语,客观地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日本文化,并对两国文化有独特的理解与评价。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78-79.
[2]陈俊森,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38.
[3]東京外国語大学留学生日本語センター.初級日本語[M].凡人社,2011.
[4]国際交流基金.DVDで学ぶ日本語ェリンが挑戦!日本語できます[M].凡人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