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凤新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学生正是通过阅读各种资料收集信息,接收知识,培养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一是阅读,一是写作,就像是一个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离开了阅读,写作也就无从谈起。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几乎花去了教师一大半的精力,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从二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感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兴趣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如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鲁迅的《孔乙己》可以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二是按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各有不同。教师推荐课外读物应注意因人而异,喜爱文学的可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好奇心强对理科知识兴趣浓厚的可多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则建议他们多读一些名人传记,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好,为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打下基础,而阅读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三是注意容量适当,循序渐进。再好的美味,暴饮暴食的结果只能是消化不良,令人反胃。在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中,既要注意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又要注意不能一次要求太多,这样学生才能读得了,读得好,而且兴趣倍增;如果让学生望而生畏,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四是注意不断刺激,巩固深化。初中生年龄较小,兴趣来得快,消失也快,教师应注意在培养的过程中围绕读书活动采取板报、专刊、故事会、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得以巩固和提高。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
阅读的方法很多,技巧也不少,教师应在学生阅读之前及时传授。首先应让学生掌握“速读”与“精读”这两种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篇课文开始应通读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思想感情,然后开始“精读”,精读的时候要随时圈点、勾划、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关键的词句、精美的词语、生字新词应圈点、勾划,疑难之处,心有所感的地方,应批注。这种阅读方法要在教师具体反复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对于课外阅读,学生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确定“精读”或“速读”,读完之后,要把一篇或一本书的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速读”和“精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两种阅读方法,前者可以增加阅读的广度,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后者则能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前人的思想精髓。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有些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一些的地方、隐含在字底的含义,他们就未必能领会。教师必须在这时给学生以指点,三言两语,要言不烦,能使他们领悟就行。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扣紧重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联想,疏通思路;要给予方法,传授技巧。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多争论,切忌目标不明,字词句篇,一股脑儿往学生脑里灌,只重知识不问方法,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阅读成了学生最厌烦,最无聊的功课。
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应及时予以纠正。
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阅读。现在学生课外阅读功利性很强,一切为了考试而读,例如,有的学生作文不理想,就买了一大堆作文选刊、作文大全、作文指导之类的读物,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乱读一气,其结果是作文能力没提高多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读没了。
其次,是懒汉式的阅读。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得有多大提高,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既不动笔,也不动脑,过眼烟云,看完就了,这种阅读,时间一长,既浪费了时间,又消磨了意志,对这种懒汉式的阅读必须适当予以控制。
再次,是偏离航向的阅读。有些学生阅读积极性似乎特别高,埋头伏案,废寝忘食,学习成绩却江河日下。这种情况以阅读文学作品类的居多,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的阅读已经偏离正确的航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不去探究文学作品是怎样刻画人物,表达思想的,不去欣赏作品的精美语言和新奇构思,而是一头钻进了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被迷得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这类学生阅读的作品以武侠、侦破、战争、科幻、爱情等题材的作品居多,有的甚至是品位极低的通俗读物,更可怕的还有的是文化垃圾,对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却不感兴趣。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否则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但是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就为终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