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人教社语文教育专家周正逵指出:“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而根据新《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为:一是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二是汲取民族智慧,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前者侧重于言,后者侧重于文,两者统一于优秀的文言文文本中,不可分割!因此,由言及文,言文统一,应该是中学阶段教授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以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关注学生的习得,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我们使用了自制的《学生倾听及互动观察量表》,从学生习得的角度,看待本校张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本组成员参与听课的有四位,汇总表格如下:
等级: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基本符合,4-符合,5-非常符合。
一、倾听环节
内容1:当有同学或小组成员课堂发言时,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内容2:当有同学课堂陈述观点时,其他同学表示赞同或质疑,对同学的观点有回应。
内容3:当老师讲课时,同学能认真倾听,并有相应的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等)。等级
从量表中可以看出:本环节内容1、2完成较好,单个同学回答问题20次,课堂表现积极。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倾听,在对同学观点的回应上,有8次,属于回复和补充。在笔记环节表现相对较弱,各位老师具体观察点不同,因此,得出的印象也不同。
但可以看出,学生多满足于当下一词一句的理解,而不太注重积累,不愿意养成动手做笔记的习惯。起始年级此习惯应纠正,一旦不愿意动笔,就易形成眼高手低现象,最终影响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师生互动环节
内容1:学生明白教师发出的指令,并进行相应的回应(动手、动口、动脑等)。
内容2: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并进行积极的回应,主动发言。
内容3:学生能积极对教师的讲解进行回应,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
从量表中内容2的得分来看,本组老师一致认可学生的积极主动,师生真正互动有5次,有追问和回应。在内容1和内容3上,有分歧,这与具体的观察位置有关,同时也说明,合作共同体还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内化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能积极呼应,思维呈现还只是即时反应式,从内容1的观察看,没有有意识形成自身的积累强化,为下阶段的思维发展打下基础。从内容3的观察看,内化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点相融整合,提出新思考、新见解的能力还稍弱。
三、生生互动环节
内容1:小组成员明白在合作学习时间里要达到什么结果。
内容2:小组成员明白自己的任务、职责和角色。
内容3:当某一成员玩乐或走神时,其他成员对他进行提醒。
内容4:90%以上的合作时间是用在学习任务上的。
内容5:当一个成员讲话时,其他成员注意倾听。
内容6:当一成员进度落后或迟钝时,其他成员予以积极的支持与鼓励。
内容7:小组的学习资料和材料是共享的。
内容8:有学科小老师协助老师进行因材施教。
内容9:遇到争论的时候能够友善地处理。
内容10:提供对别人发言的反馈,也接受别人的反馈。
在生生互动的环节里,本组成员普遍认可本环节有待加强。其中,内容4、内容7与内容8基本都不认同,即小组中互帮互学的高级阶段基本还没有实现,从内容1、内容2、内容3、内容6上看,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还没有实现良性循环。
从整个量表所反映的情态看,本节课在师生互动环节做得好,最弱的环节应该是生生互动环节。本节课很好地运用了各种课堂提问的形式,如诵读、追问、趣问、曲问等形式,给答问的学生以等待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更缜密地思考问题,尤其对于较难的题目,有足够的耐心和铺垫。积极强化学生的答问,能给学生一种成功的、自我实现的情感,能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对不准确的答案也给出了相应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只是在有效组织讨论方面有所欠缺。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上,张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如使用创设情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这在课堂起始阶段的提问中比较明显。 再如适当运用诵读。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体会文本或铿锵有力,或音韵和谐,或辞藻华美的语言美,通过朗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情感的碰撞。
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小组讨论法,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整堂课上,所有学生都在思考,应属难能可贵。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通过这种交流,达到一种思维上的碰撞,获得知识的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习得,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资料:
1.林忠港《文言文教什么?如何呈现?——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语文学习》2013年第1期。
2.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2年第9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
简评:刘大櫆在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发展中是承先启后的人物。他认为,在文章中思想内容虽然居于首要地位,但艺术形式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意义,这种语言的美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体会到这种妙处,就必须不断吟咏诵读,“因声求气”,这是学习和欣赏文章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