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子彬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由课文《我很重要》的引入语引起的思考
岑子彬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分析课文《我很重要》的配套教参书中创设的引入语不符合现实课堂的原因,提出一个适合该篇课文的引入语。
课文;引入语;语文
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收录了一篇哲理性散文——毕淑敏的《我很重要》。配套教参书建议教师在创设引入语时采用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重要吗?”的方式来切入课文。如果学生回答“:不重要!”那么,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参书中创设的课堂引入语,是编者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写的。笔者在备课时也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引入方式,于是在授课伊始就问学生:“从小我们就经历了许多失败,在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否定自己,特别是刚从中考的失利中走来的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个不重要的人,自己是渺小与微不足道的,别人永远比自己优秀。因此,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自己重要吗?”笔者以为,学生会按照事先创设的情景回答“不重要”,然后笔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告诉他们“我很重要”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学生却出乎笔者意料地回答:“很重要!”只有极个别学生小声说:“不重要。”虽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笔者预设的样子,但是在愣了几秒钟之后,笔者迅速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也顺利地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下课之后,笔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回答?笔者采用的是教参书上的引入语,可是得到的答案为什么和预设截然相反?笔者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为:几十年来,我们所接受的传统说教都是“我不重要”,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即使你已经在相关领域内有所成就,也只能谦虚地说是因为运气好,诸如此类。对于自己,并没有认真的分析与充分的认识,更谈不上对自我重要性的认识。这也不奇怪,传统观念认为如果提倡“我很重要”,会导致个体产生自负情绪,而不是自信情绪,结果就是个体的“我”不断膨胀,盲目自大,甚至目中无人,社会将一片混乱。所以,万万不可以说,至少不可以大声宣称“我很重要”。
笔者认为中职生会大胆表达“我很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中职生从小被家长忽视,被教师忽视,被同学忽视。所以,他们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机会极少,或者说根本听不进去。他们很少有机会被家长、教师念叨:“你的成功是暂时的,你要时刻保持上进心,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和别人相比,你还很渺小,比你成功的人有很多……”中职生过去总是处于一种失败的状态中,很少品尝过成功的滋味,因此不会有人对他们进行传统说教:如何成功,面对成功该怎么办,等等。
脱离了传统的说教,少了束缚,中职生乐于接受多元化的信息,他们性格外向,更喜欢表述和张扬“我很重要”,而不像父辈那样遮遮掩掩、含蓄而不敢表达。中职生喜欢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遮掩,他们的表达是直接的、大声的。
且不说现在的中职生当中有多少人是独生子女,单单说他们缺乏父辈那样艰苦奋斗的环境,就足以说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谦虚、奉献、以大局为重等,在中职生那里缺少生长的土壤。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我是最厉害的”“谁也比不上我”“我的世界只有我”,集体观念已经变得很淡薄。“以自我为中心”会使中职生逐渐萌生出一种“我很重要”的观念,甚至演变成“我最重要”,时间久了他们就会认为“其他人都要围着我转”“社会缺了我不行”。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喜欢和别人对着干,“你们都想我这样做,我偏不干”。所以,当别人期待他们回答“我不重要”时,他们便会与之“作对”,偏偏回答“我很重要”。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胜利,教师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从教学实际来看,课文《我很重要》预设的引入语是失败的。也许这样的引入语在以前是适用的,但现在看来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与实际情况。那么,该如何创设一个适合这篇课文的引入语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主旨。这篇课文处于以青春年华为主题的现代文阅读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我的珍视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课文通过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说明“我很重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和揣摩,使学生自尊、自信,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善于认识自我价值。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的中职生要么缺乏自信,要么过度自我膨胀,因此,今后的教学可以从“我很重要”与“我最重要”的辨析来引入课文。“我很重要”是个性意识的觉醒,而“我最重要”则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前者是自尊、自信,从而热爱生命,实现自身价值;后者是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让学生辨析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继而纠正以往的看法与做法。■
G420
B
1671-1246(2014)07-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