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楠,李 群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教改形势下提高医学院校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
王晓楠,李 群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实验教师是医学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关系到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实验教师工作现状,就实验教师适应教改形势、提高教学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实验教师;教学能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并且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
实验教师是医学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体,其良好的实验教学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环节[1]。随着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培养综合性、应用型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要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
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师多为专科学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加上多年来得不到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对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技术知之甚少。近年来尽管一些具有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中来,但由于实验教师大多不直接参与实验教学,仅从事课前实验准备或其他外围工作,与学生没有直接的教学关系[3]。这些辅助工作相当繁琐,常常占据了实验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甚至课余时间。长此以往,导致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同时,处在教学一线的实验教师在定位时,通常和学校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分割开来作为二线人员,晋升、聘任时与后勤人员归为一类。实验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部分,导致学校只重视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而忽视为实验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出国交流等深造机会。实验教师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位置,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压抑感,并可能导致其工作懈怠,甚至人才流失。
理论课教师队伍通常由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不断思考学科发展方向,引领学科建设;而实验教师队伍通常由教研室担任理论教学的高级职称教师负责管理,他们常常忙于理论课教学和教研室的科研活动,没有精力去思考实验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虽然形式上实验教师由高级职称教师负责管理,但在学术和技术发展方面,实验教师队伍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医学生只有在学校的实验课中接触到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才能在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后得心应手,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这就对实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可以从高学历的实验教师中选拔一支素质高、技术全面、结构合理的实验骨干教师队伍,参与实验课教学,与学生直接接触,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每年评选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并设立各种奖项和奖金,调动广大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这也是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实验室工作异常繁琐,需要各层次人员相互协调才能完成。高职称、高学历的骨干实验教师可进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如选择和设计实验内容,管理大型精密仪器,主持科研课题研究等;低职称、低学历的实验教师可从事仪器设备的保养、校验及实验准备等工作;中间层次的人员可在高层次人员的带动下,在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增进交流与学习[4]。只有层次分开,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使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是科学之本,而实践教学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科研工作与实验历来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我校除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外,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科研活动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鼓励高学历实验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究。高学历、高职称实验教师也要勇于承担科研任务,变压力为动力,带领学历或职称偏低的教师一起申请研究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转变人们认为实验教师只会上实验课的偏见。同时,实验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工作感到现有知识的不足,也会不断努力进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在提高学历过程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其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思想品德等方面均会有所提高。长期参加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既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验教学水平,又能加快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5]。
为了使实验教师更好地适应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其多参加一些会议,如学术研讨会、论文答辩会等,帮助实验教师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动态,学习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另外,还可以定期安排实验教师到其他高校实验室实习、调研,使其开阔眼界、积累知识,更好地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服务[6]。
通过定期培训、专题研修、做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使实验教师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中长期的学历教育和短期的技能培训,不仅能促进实验教师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开发他们的潜能。
总之,学校要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和学习活动,使其满足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优秀的医学人才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有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医学院校除搞好课堂教学外,还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医学院校应转变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实验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潜能,为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1]胡燕.加强中医药学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21-22.
[2]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41.
[3]高平.论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95-96.
[4]蔡晚拴.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J].河南教育,2008(12):25.
[5]李慧,张静武,缑慧阳.高校实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益处[J].实验室科学,2010,13(4):171-172.
[6]嵇启春,段中兴,孙继武.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举措[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16-18.■
G451.2
A
1671-1246(2014)07-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