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艳敏
摘要:现代数学教学更着眼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每一种教学模式无不以变式教学为载体,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学生能力培养的这一过程。变式教学要求在课堂中通过变式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并形成完整的认知过程,因此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究问题的能力,是双基教学、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能力;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43
一、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掌握,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利用变式创设问题情境,展现和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和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在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过程中,真正落实强化双基。
在变式教学的设计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本身,更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同时利用变式加强知识技能的形成,也加强了学生对结论本质的认识,体现学习者现实的学习过程、认识过程,也是对双基内涵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要求。
二、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变式教学中,可以运用变式揭示知识发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创设变式问题情景或展示知识背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变式展示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三、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变式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数学活动过程。倡导通过丰富的变式引入相应的概念、结论,利用变式问题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形成数学意识,并在运用中孕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变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展开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内的体验和创造,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每个学生都有能从中得到各自的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学会数学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有效的数学变式,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变式的功能,强调数学概念形成的背景,重视介绍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五、丰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并且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学会学习的主题意思是:学生不但学到他们应学好的东西,而且在将来能更好地学习新事物,应帮助学生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如创造力、判断性思考能力、运用信息科学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使他们反思自己应怎样学习,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必须特别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是实现主动参与式学习、探究学习自主活动式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在的体验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学会数学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