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分析

2014-03-18 06:52徐丹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

徐丹丹

摘 要:生物共生与区域旅游合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的生成与优化,并提出提高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培养和利用有利的共生环境,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界面等促进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共生理论;武陵山区域;区域旅游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44-04

引言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3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0—2020)》,标志着武陵山片區的发展正式上升成为了国家级战略规划,这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武陵山片区拥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开展,武陵山片区内都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战略目标,区域内对旅游业高涨的开发热情,使得旅游发展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国内学者对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伍鹏[1](2002)从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探讨了湘鄂渝黔边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王兆峰[2](2003)、张海燕[2](2003)刘训华[3](2009)等探讨了武陵山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旅游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区域营销战略。刘长生[4](2005)认为短期内张家界是首要增长极,怀化和吉首是副增长极,但在长远看来,怀化具有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增长极的潜力。尹华光[5](2005)等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规划进行了探讨。张英[6](2007)认为应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模式,推动武陵山区域旅游的发展。鲁明勇[7](2011)建立了博弈分析框架和模型,分析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主体的博弈行为,并提出了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王志章[8](2012)认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好观念创新、组织机构、地方立法、协作目标、市场一体化、协作机制与路径等具体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引入共生理论,试图对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的生成与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这对提升武陵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强化合作,实现武陵山区域内旅游合作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探索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领域、新模式与新机制,使其早日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社会。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机理

(一)共生理论

“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学。1879年,德国的真菌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ry)从生态学的角度提了“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具体指的是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在生物的长期发展进化中,彼此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外在环境,相生相养,各自获得一定利益的关系[9]。目前,共生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已经被众多的学者所认可,并在社会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共生界面即是这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共生是指单个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共生模式组成的共生关系。其中,共生单元是形成一个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存在于某种内在联系下的质参量,也是共生系统能量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共生模式,又称为共生关系,由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联系以及共生程度逐步提高而形成,反映了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及其共生环境所起的作用。共生关系从其行为模式(Mi)来说存在: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对称互惠共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从其组织模式的紧密程度(Pi)来说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Mi)和(Pi)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以下16种共生状态S(见下页表1)。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外生条件,由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

表面上看,共生关系的存在集中体现在共生单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的生产与交换,实质上共生能够带来净增加的能量,在一定的共生模式下,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也是共生关系共同进化与发展的动力。 共生进化是共生模式的内在要求,从共生系统内部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激励的模式,促使共生体的活力进化。在这种活力进化的过程中,使各共生单元自我进化,获取比较优势,从而为共生单元和整个共生体提供良好的进化路径。相依相存、共存共荣、共同进化是共生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说,对称互惠一体化的共生模式是实现合作性竞争“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是共生体进化的方向。

(二)区域旅游合作共生

1.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条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是指为了整体市场和总体经营的预期目标共同意愿,区域内或区域间各旅游地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共生关系由以下条件构成:(1)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具有相似性或者互补性,空间地理位置条件与联系便利;(2)在政治、文化或经济方面或者是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与信息等要素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交流,存在确定的共生界面;(3)由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来决定区域合作共生方式。同质区域旅游地可以强化共有优势,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效应;异质区域旅游地则取长补短,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4)具备良好的共生环境稳定共生模式的形成。

2.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共生机制是由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生界面相互作用演化而形成的动态过程。有利于持续稳定区域内旅游合作的共生关系发展。因此,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应当首先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自主、平等、互惠、互补、互利”为原则,以“共同拥有、共同开发、互利共赢”为目标,对区域内的协调、组织和制度进行协商与谈判,构建一个为区域内各共生单位共同发展的平台,为旅游者提供和谐理想的旅游观光空间,实现对称互惠一体化的区域旅游合作共生。

二、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分析

(一)区域背景

武陵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际区域。根据2011年10月,中办发[2011] 95号文件的界定:武陵山区系指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相邻地区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共达17.18万km2。根据《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1年,武陵山片区内人均GDP为11 85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8%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 13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2%,按照最新貧困标准2 300元计算,贫困发生率达到45%左右,远远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山同脉、人同宗、民同俗,环境及自然资源禀赋大同小异。武陵山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景观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国家列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主要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从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来看,张家界、铜仁、湘西州、恩施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较好,表2显示了2011年武陵山片区内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状况。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厚社会文化条件,其独特的产业支柱地位使得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格局也得到了优化与升级。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武陵山区独具的先天优势还尚未转化成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主要优势,相邻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产品趋同、质量低下,缺乏产品特色等问题,也使该区域范围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为低下。

(二)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的生成

共生系统生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充分必要条件是[10]:

1.构成区域共生体的主质参量i,j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互相兼容,并能互相表达:Zi=f(Zj)或Zj=f(Zi)。

2.主质参量i,j所生成的共生能量Es>共生生成的能量损耗Ec。

3.主质参量i,j之间同质度不得低于某一临界值。

4.主质参量i,j之间至少可以生成一个共生界面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同时相互交流的动力>阻力。

5.主质参量i,j相互占有对方的信息量,即信息丰度,超过某一临界值。

从上述的条件可以看出,对于组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来说,各方的参与合作主体的主质参量、同质度(或者亲近度)、各方参与合作主体的主质参量占有对方的信息量以及合作所能产生的共生能量是生成共生系统的关键。

通过长期以来对武陵山区的共同开发,区域内各民族对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认同感。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其本身就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因此,如何进行紧密、高效与务实的合作,共同发展,使各方参与合作的主体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共生能量),将成为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重要主题。

(三)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的优化

三、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合作对策

(一)提高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加强区域文化整合,培养共生意识

武陵文化的形成是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分不开的,武陵民风、民俗原始纯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民族区域文化的一座宝库。实现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模式,就必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同时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立足武陵山区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自觉将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把土家、苗家文化抽象品牌按照市场需求和旅游要素的配套条件具体化、产品化,构建衍生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依托民族地区各地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建筑、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或专门性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同时通过城乡文化互动平台,加大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自的既有客源优势,成为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的伙伴,并以团队互帮互助的形式,最大范围地开展合作,将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相互拉动的有效平台。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培养和利用有利于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环境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等级。根据“六中心四轴线”的空间结构规划,武陵山区域首先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鼓励人口向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6个中心城市及少数次级中心城市集聚;其次要构建区域内的交通与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增强各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与信息的运载能力,缩短各地区的通达时间,通过增大“流空间”来填补“场空间”的不足;再次,构建区域内的“经济圈”如“张家界经济圈”、“铜吉怀经济圈”、“黔恩龙经济圈”等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总体空间结构。

要素的流动与资源配置、价格信号的传递,市场机制往往具有明显的优势。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分工与合作也可以由市场主导来完成。引导资本流入,鼓励人才流动,加速劳动力在共生界面的流动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粘滞信息畅通化。信息的粘滞会弱化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互相学习,厚化各参与主体间的共生介质,降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共生收益。

同时,在挖掘武陵文化的同时要保护该区域文化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区域内应通过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以自然力恢复生态为主,人力种植恢复为辅,帮助该区域恢复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植被。加大区域教育投资,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同时深入宣传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让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保护自然环境习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发扬光大。

(三)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畅通物流,拓展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界面

武陵山区深处内陆、交通不便等条件始终是制约着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短板。要切实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引进一批如中旅等实力雄厚的旅游巨头企业入驻开发。按照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关系,依托重点核心景区,并以之为中心,将其周边相对零散的一般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若干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环线精品路线。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造大声势,遵循旅游客源市场培育规律,既要巩固扩大国内市场,更要瞄准港澳台以及海外市场。设计一系列主题鲜明、结构合理的旅游线路,构建一个理想的网络格局,产生巨大的集聚功能。着力开发黄金线路,进一步拓展新的旅游市场,把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及红色旅游有机融合起来,增强武陵山区旅游的趣味性,放大张家界旅游市场的辐射效应,最终形成以张家界为龙头、湘西—铜仁与恩施—渝东南地区为两翼的大旅游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伍鹏.湘鄂黔渝边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4.

[2] 王兆峰,张海燕.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03,(12).

[3] 王兆峰,刘训华.旅游产业集群下的区域营销战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5).

[4] 刘长生,简玉生,尹华光.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5] 尹华光,晏海清,尹美菊.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1).

[6] 张英.武陵山区域旅游开发合作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7] 鲁明勇.区域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为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8] 王志章.武陵山片區区域旅游发展的协作路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 Ahmadj.V.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10] 袁纯清.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下高职语文好课标准研究
共生理论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探讨
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模式研究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