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与改革:初步的理论探讨

2014-03-18 20:01胡杰成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探讨民意改革

胡杰成

摘 要:尊重民意是成功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改革民意具有整体性、多元性、发展性、高涨性等。在改革过程中尊重民意应以法制为基础、以民主为方式、以引导为保障。

关键词:民意;改革;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06-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成为促进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同时,当前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深化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成为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关键挑战。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尊重民意是成功迎接这种挑战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渠道之一。本文将围绕民意与中国深化改革的关系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

一、尊重民意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尊重民意是贯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1]。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订,改革路径、方式、步骤、重点等方面的选择,必然需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愿。

(二)倾听民意有助于反映改革措施及推进存在的问题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揭示出一个深刻的改革规律,即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2]。托克维尔的著作警醒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认真倾听民意,有助于深入了解群众的改革意愿、诉求,反映现行或准备推行的改革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完善相应的改革措施及防范对策,保证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三)倾听民意有利于广纳民智为破解改革难题寻找出路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就曾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1]。政府引导与群众创造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进入改革“攻坚期”,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凸显,有效的顶层设计必然需要广泛吸纳群众智慧。面对一些改革难题,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难免造成改革决策脱离实际,通过问计于民,吸纳群众的智慧,将十分有益于优化改革方案,提升改革成效,甚至有可能为某些改革困局寻找到有效出路。

(四)倾听民意是均衡各方利益成功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加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分化也上升,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进入改革“深水区”,面对群众多元化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必然需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协调兼顾不同利益,防止利益失衡和矛盾激化。

二、改革民意的主要特征

(一)整体性

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还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现实成效、尚存的问题等,都决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改革的态度、意愿等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倾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存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的诉求等。目前中国社会各界普遍较为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反腐与法治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促进生态和谐等。

(二)多元性

由于人们的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存在差异,他们对于改革的态度、诉求、愿景等必然也体现出分化与多元性,甚至有可能对于同一改革主题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目前一般老百姓主要关注收入、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改善,党政干部更关注改革顶层设计、政绩考核制度改革等,企业界人士特别希望推进行政审批、行业垄断、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即使同一群体内部也可能存在分化,如知识界对于改革就存在众多不同倾向的见解。

(三)发展性

围绕改革问题的民意诉求也存在层次性、发展性,从基本生存需求,到小康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再到公民权益保障、生活环境优良,然后到政治民主、个性自由、自我实现等,群众的诉求会随改革的逐步推进、发展程度的逐步提高而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之初,广大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是尽快摆脱贫困、保障基本生存;现阶段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群众可能会越来越追求政治民主、个性自由等。

(四)交错性

改革民意的交错性意味着,并不是围绕所有的改革议题,社会中的不同群体都属于固定的不同“阵线”,群体之间对于一项改革的意见一致,对于另一项改革的意见可能相左。例如城市中的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在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上,两者利益一致;但如果涉及到将非户籍居民纳入当地社会福利体系,两者就存在利益竞争。这要求政府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凝聚改革共识,获取改革支持。

(五)高涨性

无论是网络民意表达的热烈景象,还是一些权益表达行为的增加,都表明中国目前进入了一个民意高涨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广大群众对于改革的种种期待超过了政府推进改革的步伐。这根源于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影响加深、传媒沟通手段日新月异、国民文化程度提高等,广大群众的主体意识加速觉醒、权利意识迅速增强、改革诉求快速上升。改革民意的高涨对政府有效深化改革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改革民意的表达方式

(一)通过正式组织表达

现行体制为人民群体提供了多种制度化的、以正式组织为渠道的利益表达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通过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确保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了广泛的政治参与。各级政府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会、共青团员、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维护群众权益的作用。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公益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等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渠道。endprint

(二)通过大众传媒表达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匿名、平等、广泛参与的公共交流空间,网民通过论坛、博客、QQ/MSN、微博、微信等丰富多样的渠道,积极主动地就一些热点问题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发表意见,已经对许多公共事务发挥出相当大的影响。网络表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个别人出于私利操纵网络舆论,不少非理性观点、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空间,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一些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一直是群众表达自身意愿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融合,这些传统媒体的民意表达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通过维权行动表达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复杂化,群众权利意识上升,通过街头抗议、上访、罢工等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的现象增加。在农民工权益方面,因为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伤赔偿与职业健康等问题,时常有农民工采取堵马路、围堵工厂、罢工等方式进行维权。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些地方规划上马的化工项目、核电项目等,引起了当地群众对身边环境安全的担忧和公开的抗议行动,并最终造成项目计划改变。各种维权抗争行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情绪化、极端化的危险,干扰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现象。

(四)借助民意调查表达

民意调查是一种运用科学调查方法,对民众的意见、态度、观念、行为等进行了解、统计和分析的活动。在现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民意调查也是民众表达意见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高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媒体、民间组织等方面的民意调查机构与活动都较为活跃,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改革决策提供了有益的舆情支撑。随着改革民意调查的普及性、客观性、针对性、及时性的进一步提高,它将在表达民意、服务改革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深化改革应如何尊重民意

第一,以法制为基础。虽然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也是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但执政党和政府必然要在中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倾听民意、吸纳民意,对任何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张都必须坚决反对,对任何影响国家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影响民族团结、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倾向都必须坚决制止,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惩处。同时,尊重民意也需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

第二,以民主为方式。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尊重民意本身是我党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也必须构建一系列具体的民主化制度机制。应进一步完善党政系统、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正式组织表达渠道,规范大众传媒等表达机制,加强科学的民意调查,以此扩大公众参与,让各个社会群体的意见和愿望都能得到充分表达。还应完善和创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操作程序,克服少数人决策或者部门决策的弊端。

第三,以引导为保障。民意值得敬畏,也需要引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党和政府应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崇尚理性与科学,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引导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还应对一些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极端意识形态、腐朽思想、社会谣言或操纵舆论的行为等进行依法处置。

第四,以决策为目的。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尊重民意最终要落脚到改革决策。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态度、意愿、倾向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较量,执政党和中央政府必然要具备充分的权威性,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对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具体措施进行顶层设计,保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13:25-117.

[2]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4.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探讨民意改革
改革之路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改革备忘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剂型改造的理论探讨
基于电子商务影响的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研究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体会
改革创新(二)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图景理论探讨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