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读教育学校环境优化思考

2014-03-12 23:26曾庆兵刘伟军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读学校班集体集体

石 军 曾庆兵 刘伟军

(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 广州510315)

中国工读教育学校环境优化思考

石 军 曾庆兵 刘伟军

(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 广州510315)

工读学校是教育矫治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学生的专门学校,是实施早期干涉的有效措施,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工读学校的教育矫治能力是工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了在中国工读学校五大方面实行“优化”,即家庭环境的优化、校园环境的优化、班级环境的优化、师生关系环境的优化和同伴关系环境的优化。通过改变工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观、是非观、人生观,达到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工读学校;教育矫治;环境优化;实践研究

一、家庭环境的优化

作为一名工读教育者,要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去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促使其改变育儿方式。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问题背后,隐藏着家庭的问题。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的能力从一开始(除去先天性问题)其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不过所处家庭环境的差异慢慢地让孩子在心理、智力、生理等方面出现差异。家庭成员的个性习惯、学识修养和培育手段、方法等直接写在孩子的身上。俗语说的“三岁定八十”,就说明了孩子幼年教育的重要性及幼年家庭教育给他们个性或其他方面带来的差异。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是说孩子到了读书年龄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这第一所学校的职能就完成了。从孩子成长的角度上说,其实家庭是人生的终身学校,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仍是责无旁贷的。然而,在接触到的情况中,我们很悲伤地看到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从细微的着装打扮到行为习惯到心理品德,让我们深感不安的是,在这些问题上,那些问题学生全然没有父母谆谆教诲留下的印记,反而有的只是父母劣行的痕迹和家庭不和的写照,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问题父母与问题家庭。

(一)问题家庭的类型

1.溺爱型家庭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溺爱也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见词了。现在家庭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4个老人加2个成年人加1个孩子。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就成了家庭中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在现代社会中。以前的家庭中孩子多,犯不着去溺爱哪一个孩子,可是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就是常态了。独子的稀缺性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千般依顺,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相得益彰”。这些家中的宝贝疙瘩到了学校当然也不会有所改变,依然如故地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记得有这样一位学生,本是个挺聪明的孩子(发现他上课只要专心听讲,就能很轻松地回答问题),可是在原校成绩却非常的糟糕(数学有过考个位数的记录),而且作业也经常不交。为此,原校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希望改善该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得到的却是家长的漠然。反而有一次,孩子因为和其他同学产生口角,该家长居然跑到学校吵闹。只能叹言,如此家长,如此学生。

2.过失型家庭

过失型家庭就是指父母中有人品行恶劣、行为不端或有人违法犯罪而被社会改造。这样的父母因其自身的问题往往不能正确教育孩子。孩子的第一课堂就是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第一教材。如果父母本身品行不是很端正的话,孩子在这样的示范面前,又如何学得优良的品行呢?学生A与学生B是一对“好朋友”,这对“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却是一些与社会上不良少年的交往,以及打架闹事。这两个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本身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很好。学生A的父亲整天游手好闲,还曾经犯事坐过牢,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不闻不问,放纵不管;一旦出事就恶言漫骂,甚至拳打脚踢;等过后依然如故,不加管束。学生B的父亲沉迷于赌博,可对孩子却是非常溺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其他的就从来不管。父母的言行孩子是看在眼里的,慢慢地也会出现在孩子身上。比如说,这两个学生经常会把“义气”二字挂在嘴边,而他们所谓的“义气”就是朋友被人欺负的时候帮忙打架,或者朋友要打架叫他们帮忙等等类似的事情,社会道德在他们眼里显得微不足道。而学校教育在这样的家庭教育面前更是显得苍白无力。

3.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的问题也是当今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这个社会问题恰恰也是造成现在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单亲家庭中的家长往往由于自己的曲折经历而形成不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有的家长会把婚姻破裂带来的伤害加注于孩子身上,有的家长会因此而觉得亏欠孩子,所以更加的溺爱,孩子往往会因家庭的分解和家长的消极价值观影响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小G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爱玩,爱吃,电脑游戏是他的最爱,只要一有时间一有钱就往电脑房跑。他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和妈妈两个人住在一起。平时他妈妈不是忙于生意,就是沉迷于打麻将,所以很少有时间管他。每天出门前就给他一些钱买吃的,而这些钱大多都流向了网吧和游戏机房。也正是由于缺乏关爱和管教,他和一些同样整天玩乐的少年慢慢走到了一起,学习也自然而然松懈了下来,甚至撒谎、逃课出去玩游戏。“妈妈啊!如果您能用打麻将的时间来和我聊聊天,如果您不是一直在我面前叨唠爸爸的不是,如果您忙的时候不是用钱来打发我的话,也许今天站在您面前的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了。”这是小G到工读学校之后的“哀叹”。

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摆在面前,一个个惨痛的事实让人扼腕叹息。但另一方面,我们惋惜地看到,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工读学校来,既是一种无奈,也是最后一搏。其间,有不少家长对工读教育能改变他的孩子存在质疑,对孩子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过多的将责任推到孩子原来所在的学校,把自己孩子的现状归结为原来学校老师的失职、学校的氛围和其他孩子的影响,而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审视。作为工读教师,在学校开展的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家是学生始终要回归的地方。如果家不能有效地改变,那么就算他在工读学校改变再好,当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耳濡目染,也一样会被打回原形。能否有效地改善家庭环境,改善亲子关系,直接关系到工读学生能否转化成功。

(二)家庭环境的优化

首先,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互动和合作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多次的家访,通过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通过让家长感受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真真实实的改变,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学校的状况,不断拉近家校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让家长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的真正原因,发现孩子心中真正的诉求。优化家庭环境,常用的方法有:(1)情景再现。这是结构家庭治疗学派的策略,是指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得到现场演示,从而观察矛盾冲突的过程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并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心理剧表演,只不过是家庭成员已经发生过的不良事件。表演可以根据情况还原角色,或者交错角色,目的是让家庭成员在再次的家庭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良交往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家庭互动。(2)再建构。策略派家庭治疗注重再建构。我们看到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我们对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的理解上。重新建构行为概念,改变治疗前的消极概念,能够使工读生及其家庭成员改变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关注的角度,为家庭成员改变以往的不良交往模式、建立新的交往模式确定基点。例如,把孩子看做“过于活跃”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行为不良”。(3)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悖论心理治疗的策略,是一种治疗的过程与治疗目标完全相反的一种方法,与传统顺其道而行之的方法相反,要求来访者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悖论干预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保持不变而改变”。悖论治疗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是:当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不愿意放弃问题行为时,就鼓励他们故意夸张、放大问题行为,使他们自己都觉得荒唐,从而产生领悟,起到“刹车”的作用;与此相反,有些行为属于合理的行为,故意不让做,会促使来访者和家人设法去做。(4)调整界限。界限是用来保护和提高个体、亚系统和家庭完整性的情感界限。每个家庭成员之间、亚系统之间都有界限。调整界限就是通过改变工读生家庭成员之间亲疏远近关系来改变偏差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也是结构家庭治疗学派的一种策略。(5)艺术表达。经验性家庭治疗提倡运用一些表达技术来提高家庭的沟通能力,使每个家庭成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这些表达技术包括家庭雕塑、家庭木偶剧、家庭艺术治疗、合作家庭绘画和格式塔治疗技术。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共同的参与,融合家庭的氛围。(6)父母训练。这是行为家庭治疗学派的策略,其原理仍旧是利用刺激—反应的联系来训练父母的不良行为,以新的、正确的行为代替之前的不良行为。

二、校园环境的优化

全校一盘棋,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优点的舞台。工读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现实情况,也都有各自为政的理由,但各自为政存在着很多的隐患。至少在学生看来,有很多行为是班级自身的行为,而并非是学校的要求,它们在学生眼中的威严和执行力度都会大打折扣。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大局观,把自己所带的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份子,班级和班级之间通力合作,努力构建属于整个校园共有的文化。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工读学校的每个班级都积极地投入到学校所开展的道德构建工程、亮点工程和社会化教育工程中,在共同的旗帜下,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去评价,学生以班级为整体参与其中,让自己的才华在集体的竞争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道德构建工程、亮点工程和社会化教育工程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搭建了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团组织的引导和全体老师的教育培养下,学校2005―2007年共有42名学生写了入团申请,其中4位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学校每月的标兵评比给学生的进步、发展和自信心的确立提供了可能性;学校开展每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书香校园教育、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人文与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班级开展爱卫月、礼仪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活动;开展校长杯足球赛、棋类比赛、第二课堂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共青团广东省委全体机关干部和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领导来校调研和开展教育活动,广东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部分法学研究生来我校开展“与法同行、健康成长”主题活动;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关工委讲师团多次来校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和实践活动,创设丰富的、充满文化情境的学校环境,进一步优化工读学校的校园环境。

三、班级环境的优化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在这个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认可,人格受到充分的尊重,受到良性的熏陶,这是我们班级环境优化的重点任务。概括而言,班级环境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这就是说,集体不是一般群体,集体一旦形成,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要使这个集体真正和谐,发挥其力量,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集体舆论。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开展集体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以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人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积极的、正确的舆论能起到明辨是非、祛邪扶正、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错误的舆论则会起到混淆是非、涣散人心、毒化风气的不良作用。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育和引导正确积极的集体舆论,最终使班级具有扶持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在正确的舆论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

(三)以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人

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会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会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首先,要广开交往渠道,促进人际交流。交往和交流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交往与交流,才能促进思想与感情的接近、沟通与理解,才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其次,要优化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人际关系质量,培养学生的爱心、热心、善心、责任心,这是班集体建设中的迫切任务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和积极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集体成员自觉克服消极的个性行为,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和发展各自的智力和能力优势,让他们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四)以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

一个班集体中必须由一部分热爱集体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形成集体的核心。通过他们团结、带动其他集体成员,沟通信息,协调动作,开展集体工作。但是,要注意避免出现总是让一部分人去管理、支配另一部分人的情况,要通过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带动所有集体成员积极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集体的荣辱与个人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地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些“小领袖”式的学生干部,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教师不可替代的。

(五)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引领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级工作的主要操作者。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班主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关键因素。班主任的学识水平、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艺术和方法等,对建立和谐班级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古人感叹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只有当班主任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时,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其次,“爱”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出师爱呢?具体地说,表现在“尊重、关怀、理解”三个词。确实,关怀、理解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要多方面关怀和理解学生,一个班集体有了互相尊重的基础,在充满关怀、理解和信赖的气氛中一定是和谐的。再次,“赏识”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前提。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对学生怀有深厚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体会到温暖激励之情,其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加强烈,就会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共同推进班级建设。最后,“信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关键。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四、师生关系环境的优化

消除歧视和偏见,克服标签效应,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以前的观念中,多多少少会有一种观念:这些孩子都是原来学校的害群之马,来这里就是要磨练,就是要严格,他们理应、也必须为自己曾经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付出自己的代价。在这种观念的左右下,作为教育者,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对于学生的各种需要不能高度的重视,甚至于熟视无睹;作为学生,也会对学校产生敌对情绪,在他们眼里,学校就是监狱,学校管理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折磨他们。师生之间没有感情的维系,也没有相互的理解。日常的管理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困难。学生的改变往往是表里不一,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双重人格。

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都是被歧视的对象,社会上很多人对他们都有偏见,他们身上仿佛是被划上了一个永远都无法擦掉的符号,好像是被贴了标签。这种消极的评价,使得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了有色眼镜,也认可了自己就像评价中的那样,是永远不会变好的。进入工读学校后,我们的老师必须努力去克制消极的想法,不要让这些孩子再度受到歧视。在这里,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把孩子们看成是迷途的羔羊、需要救治的病人。形成这样的认识和观念之后,我们对于学生的态度就会有本质的改变。我们不会去厌恶学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不会因为这个病人满身恶臭就掩鼻走开;也不会去埋怨、指责比较顽固的学生,一个称职的医生,如果去埋怨这个病人怎么得了这么怪的病,那也太过可笑。观念的改变带来行动的改变,也直接改变了处理事情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对学校的认可自然就加深了,对于老师也就多了一份感激,很多时候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与老师分享;另一方面,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判断也会变得更加准确,教育辅助也就能做到对症下药。

五、同伴关系环境的优化

有效利用同伴关系中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影响,为工读学生净化出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朋辈成长环境。在工读学校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如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行为规范等,明确指出学生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使大家心中清楚,行动上有准绳。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学生在家里很多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管不得、惹不起的情况,要重点做好如何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和明白:大家在一个班内,都是兄弟姐妹,要亲如一家,人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彼此关爱,共同提高。一个班内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往往容易形成几个小的“帮派”,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首先要非常严厉地批评参与的人员,并结合家长开展工作,家长也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并予以积极配合;然后再对那些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地开导,最终将矛盾化解,使学生和睦相处。这种事情一般多发生在刚入校不久,以后就很少发生了,平时在班内也不允许搞拉帮结伙。在“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竞选等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积极树立各个方面的榜样典型,并在班级开展“贴对子”活动,让表现好的同学与后进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优化同伴关系、利用榜样力量去感化和疏通后进生的心结,让他们打开心扉,发现问题,并在朋辈们的影响下,去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013-12-30

石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主要研究青少年问题、中国工读教育和中小学德育。

曾庆兵,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主要研究中国工读教育。

刘伟军,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工读学校班集体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我爱我的班集体
关于工读学校学困生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警犬集体过生日
虚拟工读学校作用不“虚拟”
恢复工读学校很有必要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