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琴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借用蜜蜂采蜜的事实,鲁迅先生形象地点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多读才能“酿”出好文章。
针对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非常喜欢”阅读的中小学生达40.1%,“比较喜欢”阅读的占50.7%,二者合计为90.8%,而“不太喜欢”阅读的占7.9%,“不喜欢”阅读的仅占1.2%。由此可见喜欢阅读的比例相当高。
从学生外在因素层面看,造成上述状况的产生,极为可能的一个解释就是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压力日趋增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对学习压力增大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则不难发现,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因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
从学生内在阅读心理看,阅读首先要从印刷或书写的文字符号上感知文字信息,而后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一连串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联想等,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意义。所以阅读一般要经历感知文字、了解大意—理解内容—抽象意义三个阶段。
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小学语文教材的情节性、形象性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极为重要。课堂上,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能较好地作用于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进而活跃思维。当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的注意,就显得很有必要。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是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亦如此。《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在深入对话下引发的情感共鸣,是彼此心灵的碰撞,有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这群体阅读是以学生阅读为基础的。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只有当学生在他的记忆贮存中找到与此相似的信息组块后,才能够进行匹配与识别,而匹配与识别的过程,就是大脑中的相似组块和课文中的信息通过相似运动而相互激活、相互联系、相互调制的过程。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差异性的存在,所以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他们的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以教师分析、学生记忆为特征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完全有悖于学生的阅读心理机制,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因而我们得避免烦琐的分析,真正把阅读的课堂还给学生。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意味着语文教学虽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文课堂教学,它还有课外的东西。对此,张志公先生有切身的体会,他说:“我的知识三成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七成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也正因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且在各个学段均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阅读目标,并在小学三个学段一脉相承,如课外阅读总量由不少于5万字(第一学段)至不少于40万字(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不少于100万字,逐渐提高,这充分说明相对课堂教学来说,课外的阅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要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教师得更新教学观念,实施课堂教学高效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设情境以融情,这是实施高质量阅读课堂教学的前提,进行在开放中对话、强体验求感悟的课堂教学,这是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