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反思

2014-03-10 13:37余田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支持力直尺弹力

余田军

“反思”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被人提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交代得非常清楚。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反思,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一、从自然界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物理是一门具有双重性质的学科,一方面它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认清物理学科的双重性,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抽象的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师应更加关注“还原自然”式的课堂,在自然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比如,在讲授《匀速圆周运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在PPT上展示风扇、齿轮、钟摆等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不同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这种运动方式?3.运动中物体上的各点的速度相等吗?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这一单元的知识,所以学生很难将这些问题回答得很全面。

当学生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对上述三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由于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肯定能对上述问题回答得更加全面。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有些例子为什么自己刚开始想不到,听完课后就能想到”,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刚接触问题时是如何想的,学完后是如何想的。

二、由简入深,创设问题,引导反思

物理本身是一门讲究层次感和逻辑感的学科,这就要求初学者在学习时必须由简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学习,最终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而在这个由简入深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应是传统的灌输式,而应以引导学习为主,并根据学习目标的推进,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学生学完一节内容后,就可以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比如,在讲授《弹力》时,教材中对这一节的学习目标主要有:1.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判断方向。依据此学习目标,教师设定如下知识内容:

第一个知识点:思考双手弯曲塑料直尺,或用手拉伸弹簧,直尺或弹簧会发生什么变化;思考跳高运动员靠什么力量跨过一定高度的横竿;思考弓箭手如何将弓箭射出。这三个小问题都比较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弯曲、弹力、具有弹力的弓。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这三个小问题有什么联系,弹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由于学生刚接触弹力,所以回答不会那么深刻,比如有的学生翻开课本将定义念出,有的学生则简单地回答弹力就是有弹性的力等。至此第一个阶段的问题及反思就结束了,这一步问题及反思都比较简单,却为下面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知识点:仔细观察松开弯曲的直尺的情景;仔细观察跳水运动员借助跳板跳出后,跳板的运动情景;想象弓箭射出后,拉弓的线的运动情景,它们之间在过程和结局中有什么共同点,这些运动过程中是否产生力?学生仔细观察后会得到答案:共同点是发生形变后,最终会变成原状且都是渐渐恢复原状的,运动过程中确实产生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现在对弹力的认识和之前对弹力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弹力就是有弹性的力”这一观点对不对。学生肯定对自己刚开始的看法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可以将弹力的定义展示给学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并让学生思考弹力产生的条件。至此第二个阶段的问题及反思结束。

第三个知识点:提出问题:“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当教学进入第三个知识点时,学生对弹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且明白压力与支持力都是弹力,接下来就是判断压力的方向,面对上述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想到一种场景,物体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这时压力和支持力明显是垂直于接触面的,据此学生很有可能会肯定上面的问题,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悬在半空中的线受到的弹力方向如何?筷子斜放在碗中,与碗接触的两个点所受的支持力方向怎样?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判断物体的弹力方向是随着接触面和绳的不同而不同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持力直尺弹力
直尺和缝衣针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一样长吗?
浅谈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三角板“牵手”直尺
对下滑物块的给力分析
弹力球
人的内力做功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2010年高考海南卷物理第5题答案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