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014-03-10 06:56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年级组人际比例

关 颖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天津300191)

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关 颖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天津300191)

人际支持是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成分。在对天津市150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家庭对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作用凸显,但爸爸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甚至排在同学之后;学校老师在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同学、兄弟姐妹等同龄伙伴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人给予人际支持的学生年级高比例越高。建议充分认识人际支持在预防犯罪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家庭的基础作用、老师的协调作用、同伴的互助作用,重视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空白和网友对小学生的影响。

中小学生;社会支持;人际支持;未成年人犯罪;犯罪预防

在诸多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中,不良人际影响,比如父母行为不端、与有劣迹的朋友交往等等,被认为是未成年人产生犯罪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也反映了未成年人的社会交往需求和人际依赖关系,以及引导不利误入歧途的现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从未成年人的人际支持中寻找对其影响的积极成分,或许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些新的启示。

一、人际支持: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成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是在人际互动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

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角度的认识有所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张文宏、阮丹青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2]贺寨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指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被认为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的缺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同时在社会层面上,社会支持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3]

易进在对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其内容特征主要有:“满足自尊需要的支持,即有利于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的言语或行为;信息支持,即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指导;工具性支持,如分享、实物帮助和其他形式的亲社会性行为;陪伴和共同娱乐;情感支持,如向身处困境的人们给予情感安慰,等等。”[4]

我们在这里谈及的中小学生的社会支持,是上述广义的社会支持的具体化,主要是由他们周围与其有接触的人们作为支持者,在彼此交往活动中给予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际支持是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成分,这种人际支持既包括来自支持者的对现实问题的化解,比如心情不好时得到安慰、告知内心的秘密、遇到困难时求助,也包括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被认同、受到尊重等情感支持,比如能让其感到自信、有依靠、共度闲暇等等。了解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状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多层面需求,对于帮助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减少诱发犯罪的不利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实证分析

2013年下半年,笔者主持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等单位联合进行的“天津市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以分层定比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天津市城乡中小学三至八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505份,其中小学中年级占33.2%,小学高年级占32.8%,初中占34%。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部分,集中涉及人际支持的内容包括:“平时你最愿意跟谁在一起?”“心情不好时谁最能安慰你?”“你认为谁对你影响最大?”“在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最让你感到自信的人是谁?”“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遇到困难时你最愿意向谁求助?”等7个指标,同时列出中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妈妈”、“爸爸”、“老师”、“同学”、“兄弟姐妹”、“网友”、“家中老人”、“其他人”、“没有人”等9个选项,请被访者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选择。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中小学生主观认定的人际支持现状做一基本分析,以期为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生人际支持基本情况

经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统计,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基本情况(表1):

表1 中小学生人际支持情况(%)

这组数据表明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网络有几个突出特点:

(1)从总体上看,家长、同龄伙伴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人际支持。7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妈妈居首,同学其次,爸爸第三,其他依次是老师、兄弟姐妹、其他人、家中老人、网友。

(2)妈妈在7种情况中有5种比例最高,但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比例低于老师,遇到困难时最愿意向妈妈求助的比例低于同学。

(3)同学在7种情况中被求助的比例最高,另有4种比例仅次于妈妈,但是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比例仅位居第五甚至低于网友,最让中小学生感到自信的人的比例位居第四,低于爸爸、妈妈和老师等成年人。

(4)老师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比例最高,超过妈妈、爸爸1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在8种人中最愿意跟老师在一起的比例极低,排在第六位,内心的秘密最愿意告诉老师的比例排在最末。

(5)爸爸在总体上给予孩子的人际支持相对较弱,在7个方面中有4个方面的比例没有超过一成。但是最让中小学生感到自信的人选择爸爸的仅低于妈妈1.1个百分点,在全部有关爸爸的比例中排在首位。

(6)值得注意的是,在“影响最大”的人中,选择网友的比例高于同学、兄弟姐妹、家中老人和其他人,排在第四位。

这组数据对我们的启示是,不同支持者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作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生存困难的排解需要全方位人际支持。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人际支持差异

为了解不同年级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差异,统计中将全部调查对象分为三个年级组:小学3、4年级为中年级组,(简称“小中”),小学5、6年级为高年级组(简称“小高”),中学7、8年级为初中组。统计中以年级分组为自变量与人际支持指标进行了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全部7个指标不同年级组之间均呈非常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01)。不同年级组情况百分比分布(表2):

以上述统计结果为依据,为直观了解不同年级组在人际支持方面总体情况的差异,各年级组平均百分比(图1):

图1 各年级组学生人际支持情况平均百分比(%)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获得人际支持情况的总体趋势趋同。具体来看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从妈妈、爸爸、老师等成年人那里获得人际支持的比例明显下降,即年级越高比例越低;二是与上述趋势相对应,从同学、兄弟姐妹等同龄伙伴和其他人那里获得的人际支持的比例明显上升,即年级越高比例越高。

从提供人际支持的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年级亦存在差异。

(1)平时最愿意跟谁在一起?妈妈是小学生的首选,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选择超过了一半;而中学生选择同学的则高出妈妈12.9个百分点;选择爸爸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均大大低于同学和兄弟姐妹的比例;各年级组选择老师的比例都很低,甚至低于家中老人。

表2 不同年级学生人际支持情况比较(%)

(2)心情不好时谁最能安慰你?在中小学生中都是妈妈占比例最高,小学两组均在四成以上,初中达到近三成;其次是同学,三组都排在第二位;能得到爸爸安慰的小学中年级比例略高于其他两组,小学高年级不如家中老人,初中组不如同学;值得注意的问题是11.7%的初中生心情不好时没有人安慰。

(3)谁对你影响最大?与其他指标明显不同的是,对中小学生提供人际支持最多的妈妈在孩子心目中并非影响最大,在小学中年级组甚至低于爸爸;而老师的影响突出出来,在三个年级组都排在第一位,分别高出妈妈12.8、10.1、5.9个百分点,高出爸爸11.4、12.5、9.4个百分点。这组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网友对小学生的影响相对较高,两组都在一成以上;二是回答没有人影响的都在两成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学生对人际影响认识的模糊。

(4)在空闲时间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三组中小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妈妈,达到三成左右;其次是同学、兄弟姐妹,三组差异不大;爸爸只有一成左右,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组选择爸爸的比例甚至低于家中老人。

(5)最让你感到自信的人是谁?排在首位的小学中年级是老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都是父亲;而妈妈在小学两组都排在第二位,在初中组低于同学,排在第三位。年级越高从妈妈、老师那里得到自信的比例越低,而从同学、兄弟姐妹等同龄伙伴那里得到的自信越多。

(6)内心的秘密最愿意告诉谁?小学中年级告诉妈妈的最多,达到近四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大幅降低,小学高年级减少11.6个百分点,初中比小学又减少9.9个百分点;告诉同学的小学两组仅低于妈妈,比例均排在第二位,初中排在首位,超过妈妈近一成;告诉兄弟姐妹的三组比例均排在第三位,均高于告诉爸爸的比例。

(7)遇到困难时最愿意向谁求助?小学中年级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妈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排在首位的都是同学,分别高出妈妈9.1和2个百分点;小学中年级和初中排在第三位的是爸爸,总体上看,年级越高遇到困难愿意向爸爸求助的比例越低;小学高年级向老师求助的比例相对较高,仅次于同学排在第二位,分别高出妈妈、爸爸3.6和6.3个百分点,小学中年级和初中老师均低于妈妈、爸爸、同学的比例排在第四位。

(三)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倾向性问题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初步分析,在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意愿上反映了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总体上看,家庭对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作用凸显,但爸爸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甚至排在同学之后。

二是学校老师在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家长和同学、兄弟姐妹等同龄伙伴的作用不可低估。

三是“没有人”给予人际支持的比例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即年龄越高比例越高。

三、强化人际支持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积极作用

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心理状况和行为选择。以往对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研究发现,那些学业不良进而逃学、辍学的孩子,曾受到来自成人社会尤其是老师、家长的指责、奚落、怒骂、怨恨、悲叹等诸多不良情绪的刺激,以及周围同学的歧视和排斥。这种情况必定会使他们感到压抑、苦闷。为了减轻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在同龄人中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家庭不幸、学业失败、心理压力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在团伙中强烈的认同感给了他们畸形的自信和自尊,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惜“为哥们两肋插刀”,所以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等往往都是结伙而为。全国未成年犯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中,有29.8%是因为“朋友义气”,另有45.5%的人说对自己不良影响最多的是“朋友”,62.5%的人表示自己犯罪与“要好的朋友”有关。[5]也就是说,当未成年人境遇不良而难以从家庭、学校、同学等渠道得到帮助的时候,来自不良同伴的全方位的人际支持,让他们暂时获得了心理需求和物质需要的满足。

按照差异交往理论的基本原则来解释,一个未成年人在与行为不良的同龄伙伴接触时,也在与其他行为正常的同龄伙伴交往。然而,由于他所接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也由于他接触有不良行为的同龄人的程度超过了他接触正常同龄人的程度,所以才产生不良行为。如果他同罪犯交往,而且同罪犯交往的频繁程度、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同一般人的交往,那么他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正当渠道的人际支持,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成年人的合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多方面帮助,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强化家庭的基础作用。对成长中的中小学生而言,家庭首先是其赖以生存、得到最多人际支持的场所,家庭成员应当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和给予孩子最多帮助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等成年人的依赖逐渐减弱是客观现实,但依然在全部人际支持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当下,尤其需要解决的家庭问题:一是父亲缺位问题。从中小学生回答“你认为最让你感到自信的人是谁”的问题中我们看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组父亲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这种父亲给予的精神力量与其他具体问题从父亲那里得到较少帮助形成巨大反差。这一方面说明父亲对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亲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需求的忽视,以及并未很好地履行父亲应尽的职责。这种状况提醒我们,父职教育尤其需要予以重视,以促进父亲给予孩子更多的人际支持;二是家庭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父母养育孩子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并非无师自通。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对孩子人际支持的积极作用,国家机关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依法给予家庭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领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只有父母的自身教育素质提升,才有可能于细微处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家庭才有可能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这也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基础工程,应当予以重视。

第二,强化老师的协调作用。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从总体上看,老师对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作用相对较小,这是始料不及的,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对学生的人际支持中无所作为。因为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小学生心目中,认为老师对其影响是最大的比例最高,这一结果表明老师的权威性很高。老师的工作特点是面对学生群体,或许在满足个体学生的具体需求方面不如家长、甚至不如学生,但在帮助家长和学生发挥积极作用方面则有独特的协调作用。比如向家长传递学生在校表现信息、促进家校合作、指导家长理性面对孩子、给予家长具体帮助孩子的理念与方法等等;通过组织学生活动、融洽学生之间关系、增强学生互助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积极的人际支持,发挥同龄伙伴彼此关心、爱护、沟通、交流作用等等。以间接的方式给予学生的人际支持,老师的作用无可替代。

第三,强化同伴的互助作用。本次调查资料所显示的同龄伙伴对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作用之大,与以往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所显示的结果有很强的一致性。所不同的是,从中小学生的人际支持的具体方面,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同伴作用的细节,以及在不同方面同龄伙伴的具体优势和劣势。比如中学生最愿意和同学在一起、心中的秘密最愿意告诉同学、遇到困难最愿意向同学求助等比例均高于成年人,心情不好时最能得到安慰和空闲时间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是同学的比例仅次于母亲;相对而言,从总体上看,同学的影响作用远不及父母和老师等成年人、同学所给予的自信感觉的比例也明显低于成年人。这一结果提醒老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中小学生与同学及其他同龄伙伴交往的积极作用,主动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同时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和利用网络工具促进彼此互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起到引领、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交往的作用。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向孩子学习,在与其沟通中直接或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强化成年人对中小学生影响大、给予他们自信更多的优势。

此外,本次调查反映的中小学生人际支持的空白尤其需要引起重视。那些心情不好时没有人安慰、没有人让其感到自信、心中的秘密不愿告诉任何人的学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尤其需要给予特殊的关爱,以预防在其自身薄弱环节被不良因素击破,这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着力点。另外,网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相对较高,如何减少其消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也值得关注。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01).

[2]张文宏.阮丹青.城市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03).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01).

[4]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2).

[5]关颖.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警示:重视同伴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1(06).

2014-02-07

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家庭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和青少年问题。

猜你喜欢
年级组人际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