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14-02-25 07:34陈玫玫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陈玫玫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率的教学,这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课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课本内涵,强化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让语文教学有实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强化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怎样上好语文课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会先思考从哪里着手。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会尽力避免重复性的线性思考,而进入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他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思考: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我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以一般的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在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环节。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务实有效的课堂

如何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有效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为打造有效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可以这样操作:请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教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深刻,从而为打造有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3.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设计巩固拓展课堂练习。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产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既享有了美,又明白了诗意,而且培养了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