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育才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14-02-25 12:34石国华
成才之路 2014年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物理培养

石国华

摘 要:教师从注重训练,为学生夯实发现问题的基础;指导学法,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方面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初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强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育才途径,悉心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把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成才。据此,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进行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初中物理教学是引领学生走进物理科学的第一步,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物理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单向流动过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的现状,留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养成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习惯,使学生敢于向教师、教材、权威质疑,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享受探究成功的快乐。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然,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水平,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而且更能反逼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

(1)加强训练,为学生夯实发现问题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物理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三大基石。只有把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有底气进行质疑,从而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只有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在顺利进行实验探究中科学地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迁移所学知识,运用一系列的物理思维方法,所以,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就不可能有提出问题的意识。从认知结构角度来看,一个富有问题提出意识及较强问题提出能力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在物理学习中,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能对物理学本质有更好的体验,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定比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相对比较扎实,其物理学思维方法也相对比较灵活,其学习动力及持续的学习兴趣也相对比较强烈。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加强训练,夯实学生发现问题的三大基础。

(2)指导学法,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提出:“(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①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物理学的探究对象是一些生活中和实验中的现象,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很重要。例如同样出现在玻璃上的水雾,为什么夏天出现在玻璃的外面,而冬天却出现在玻璃的里面呢?为什么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能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呢?水在沸腾时的声音为什么比沸腾前还小呢?“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只要学生养成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习惯,就会从生活、社会中不断汲取科学探索的原动力。

②逆向思维提出问题。逆向思维是指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逆向思维常常更能发现新问题。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常规的思路去寻找方法,即采用正向思维,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需要进行逆向思维,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比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是到处存在摩擦力的,设想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③比较归纳提出问题。比较不同概念、不同规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联系或区别;比较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冲突和类似物理现象间的异同,从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电流和电压时可以与水流、水压作类比,就可提出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

④认知冲突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内容,都可通过认知冲突来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学生间就会互相提出问题,再通过合作探究辨析,改变诸如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等错误认识。

(3)营造环境,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为此,教师要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和心理环境,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①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情境引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为学生搭建提出问题的平台。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是最基本的手段。如在学习电学知识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低碳”理念下家用电器的节能措施调查;在学习光学知识后,可进行“光污染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探究”。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可创设很多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②创造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理是需要教师细心呵护的。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态度决定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发问要表示注意,要和颜悦色地去倾听,要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向教师进行质疑。如果学生提出问题过程中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应安慰学生,耐心启发学生理清思路。学生提问有误时,教师首先应表扬其大胆提出问题的行为,再婉转地加以纠正,最大限度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教师都要有回应,即使一时不宜回答,也应机智地作出说明。

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提问的气氛和环境。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权威观念,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大胆地提问和讨论。青少年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

最后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提问时间。这一点可能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思维是个过程,发现问题,特别是有意义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学实践证明,会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是优秀生,成绩越差的学生从来都没有问题。教师要有耐心、有智慧、留足够的时间给学困生去发现问题,艺术地启发他们提出问题,这是“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要求,也是教师成长成熟的表现。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并进而成才的有效途径。虽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可能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而使他们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居树山.初中物理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华章,20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物理培养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